米非司酮在胎盘植入和胎盘粘连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2020-12-09 05:22王颖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11期
关键词:胎盘植入米非司酮

王颖

【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胎盘植入和胎盘粘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2月本院胎盘植入和胎盘粘连患者7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行剖宫产手术,对照组术中给予钳刮、缝扎、宫腔纱填塞、含服米索前列醇、静脉滴入缩宫素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术后立即服用米非司酮。结果:在总有效率对比中,研究组94.74%较对照组76.32%更高(P<0.05)。在产后24h出血量与胎盘排出时间比较中,研究组指标均较对照组更低(P<0.01)。结论:胎盘植入和粘连患者应用米非司酮具有显著的效果,适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胎盘植入;胎盘粘连;米非司酮

【中图分类号】R714.4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1-0151-0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剖宫产与人工流产等宫内操作屡见不鲜,致使胎盘植入和胎盘粘连的发生风险也随之攀升,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诱发产后出血、宫内感染、继发感染等并发症[1]。传统治疗胎盘植入和胎盘粘连的方法为化疗药物或子宫切除术,然而化疗药物不良反应较多,子宫切除术会使患者丧失生育能力。因此,探寻一种高效、安全且对患者生育成功无明显影响的药物治疗胎盘植入和胎盘粘连十分必要。2018年1月~2020年2月本院对38例胎盘植入和胎盘粘连患者应用了米非司酮治疗,收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2018年1月~2020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胎盘植入和胎盘粘连患者,共计76例。入组条件:符合《妇产科学》9版中的标准;分娩方式为剖宫产手术;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研究方案已充分告知患者知情;研究方案已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对研究中涉及的药物过敏;凝血障碍;器质性功能不全。76例患者以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患者的年龄为23~43岁,平均(32.6±2.8)岁;孕周为37~42周,平均为(39.5±2.6)周;有剖宫产史5例,人工流产史12例。研究组38例患者的年龄为23~42岁,平均(32.5±2.6)岁;孕周为37~42周,平均为(39.8±2.3)周;有剖宫产史6例,人工流产史12例。上述一般情况对比中,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兩组患者均行剖宫产手术,对照组术中发现胎盘粘连后首先给予徒手剥离胎盘,若仍有粘连,再以卵圆钳夹住残留的胎盘组织,必要时用刮匙搔刮子宫,无明显出血后进行缝合处理。若胎盘剥离面出现渗血,在宫腔填塞纱布,并于术后24h后取出。针对胎盘植入的患者,首先使用钳子清除胎盘组织,对于出血患者不可强行处理,应给予逐步剥离清除。完成后缝合活跃的出血部位,宫腔内以纱布填塞,24h后取出。同时,选取 400μg米索前列醇(生产厂家:由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68)进行舌下含服,静脉滴入20U缩宫素(生产厂家: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232)。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术后立即服用米非司酮(生产厂家: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170),2次/d,50mg/次,持续治疗1周。

1.3观察指标

⑴治疗5d后,通过超声检查提示结果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显效:超声下未见组织残留,回声正常,胎盘组织自然排出。有效:宫体缩复,宫腔内残留组织缩小,但仍有部分未排出。无效:宫腔内残留组织未见排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计为总有效率。⑵对比两组产后24h出血量与胎盘排出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产后24h出血量与胎盘排出时间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结果对比以t检验;临床疗效计数资料以(n,%)表示,结果对比以x2检验,检验水准α= 0.05。

2 结果

2.1两组胎盘植入和粘连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在总有效率对比中,研究组94.74%较对照组76.32%更高(P<0.05)。见表1。

2.2两组胎盘植入和胎盘粘连患者产后24h出血量与胎盘排出时间对比研究组胎盘排出时间与产后24h出血量均较对照组更低(P<0.01)。见表2。

3 讨论

胎盘植入和粘连是妇产科常见的病理问题。有研究发现,若子宫内膜在胎盘种植部位出现缺失或发育不全,则会导致胎盘绒毛在子宫壁肌层种植,甚至深入肌层,继而引起胎盘植入与粘连这种病理现象。据相关调查显示,胎盘植入与粘连是导致产后大出血的重要原因,严重危及了产妇的健康与安全[2]。目前,针对各项生命体征稳定、胎盘部分植入或粘连、出血量少的患者可给予保守方案治疗,以便保留子宫与生育能力。然而,传统保守化疗治疗药物不仅疗效欠缺,且安全性较差。

米非司酮属于一种抗孕激素,能够增强子宫的收缩能力,以及对前列腺素的敏感度。同时,该药还可以抑制绒毛增殖与增生,诱导或加快绒毛凋亡,提高绒毛与蜕膜的纤溶活性作用,促进细胞外基质水解,以便于绒毛剥脱,植入胎盘组织坏死、吸收或脱落,继而达到治疗胎盘植入与粘连的目的[3]。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在总有效率对比中,研究组94.74%较对照组76.32%更高(P<0.05),产后24h出血量与胎盘排出时间均较对照组更低(P<0.01)。可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米非司酮能够抑制绒毛增生,促进其凋亡,不仅疗效可靠,且加快了患者的康复进程,降低产后出血风险,保障生殖健康。

总之,胎盘植入与粘连患者应用米非司酮具有满意的效果,适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泽慧.米非司酮治疗部分胎盘植入和胎盘粘连临床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17):110-111.

[2] 谷金富,谭虹.米非司酮治疗胎盘植入和胎盘粘连的临床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21):118-120.

[3] 刘青梅.米非司酮治疗胎盘植入及胎盘粘连的临床疗效[J].医学信息,2019,32(z2):150.

猜你喜欢
胎盘植入米非司酮
凶险型前置胎盘39例临床分析
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晚期妊娠胎盘植入效果观察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胎盘植入的临床效果
凶险型前置胎盘22例临床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分析
中药汤剂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甲氨蝶吟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分析
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引产中的安全应用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胎盘植入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