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过程的土地整治生态管护研究

2020-12-09 05:35农兆云
写真地理 2020年41期
关键词:土地整治全过程

农兆云

摘 要: 土地的综合整治直接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生产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当前,土地整治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每年我国都投入大量的专项基金用于土地整治生态管护,但是土地整治生态管护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基于全过程的土地整治生态管护进行分析,从土地监测、整治管护、全程监管三个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举措,希望对土地整治生态管护的深入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 全过程;土地整治;生态管护

【中图分类号】S2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41.014

引言:当前我国正处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土地整治生态管护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土地分配利用问题,关系到社会民生,引发了各方聚焦。在进行土地整治生态管护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矛盾争议,严重阻碍了整治工作的顺利完成。本文针对土地整治生态管护问题,从多较多提出了整治措施,希望有所帮助。

1 构建完善监测体系,做好监测工作

政府相关部门,尤其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做好土地整治的相关监测工作,比如对重点城市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对标准样地监测点的土地质量检测及对土地整治项目的施工检测等,采用科学方法全面检测,并对每一项检测做好分析报告。

利用现代科技技术进行实时全面检测,将各种监测数据及时记录下来,并做好归纳整理分析,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不同层级部门间的交流沟通,实现信息共享,为土地整治生态管护工作的研究提供精确有效的信息,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整治管护方案奠定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要构建完善的监测体系。明确规定清楚监测对象及其对应的监测方法与内容,制定监测标准,加强监测内容与监测成果间的联系,最大程度发挥监测成果的价值,为土地整治生态防护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2 全面推进土地整治生态管护工作

2.1 做好规划,有效规避风险

土地整治生态防护工作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单位应认真遵循上级部门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当地人民群众与干部的意见,依据当地的具体情形制定出一份详细的方案,并上报给上级部门审批。方案初次审核通过后,还应咨询专家学者等社会公众的意见,要经过多次修改完善,最终形成定案,并进行公示。此外,还应加强风险意识与能力培养,做好风险规避。只有做好对整治管护主体的培养工作,才能有效的做好各种风险防控,做好整治工作。之前的整治管护工作把所有重心全部放在土地上,忽略了对负责人员各种素质的培养,因此工作事倍功半,进程缓慢,存在许多隐患问题。现在应积极吸取教训,采取宣传、培训等各种手段,尽快让相关负责人员树立风险意识,熟练掌握各种风险的预警、甄别、防控与治理技能,并将这些技能充分的融入土地整治、生态管护的全过程之中,最大程度的减少各类隐患的发生,保障整个工作的顺利进行。

2.2 高效推进整治与管护工作

全过程的土地整治生态管护项目多且广,对工程质量要求较高,真正实施起来难度较大。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抓管理、抓质量、抓环境这三方面来解决。抓管理方面,可以根据项目特点与当地经济社会状况制定一个健全的工作机制,将责任与工作内容具体划分到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确保每一环节及每一道工序都有人员管理负责,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重點环节如资金使用、人员分配等要做好监管反馈,重点管理。抓质量方面,在整个过程中严把材料质量与工程质量关,对质量问题“零容忍”。在监督和验收中,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坚决予以严厉的处罚,限期整改,从源头上确保工程整体质量。抓环境方面,重点要做好宣传教育、监督检查工作,为土地的整改生态管护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生态管护是土地整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明确的管护负责人、充足的管护资金及完善的制度保障是做好生态管护的关键。在土地整治的全过程中,落实好管护负责单位及负责人,使其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责任义务,明白自身所肩负的任务的重要意义。另外,充足的资金是前提,确保资金供给,对资金的使用做好监管,做到物尽其用,让每一分钱花的有价值有意义。健全的管护制度体系是保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清晰明确全面的管护制度,让一切工作有法可依。

3 加强全过程土地整治生态管护的监管力度

土地整治生态管护牵扯的利益群体较多、环节多、内容广,这为其监管工作增加了难度。土地整治生态管护项目的监管同样贯穿于全过程之中,从项目的设计规划、决策、立项到项目的建设与后期的管护都要进行监管。由此可见,土地整治的监管比较复杂。

要做好监管工作,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首先从法律、法规角度出发,加快制定土地整治生态管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不断进行完善,使其形成一整套法律法规体系,为监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确保土地整治工作健康运行。其次,从信息技术角度出发,加快将“3s”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技术引入到监管领域,提升监管效率与水平。提升监管负责人员的各项素养,将科技手段融入到工作之中,这不仅会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监管的科学性。再者,从参与方角度出发,积极吸引社会公众参与其中,形成全过程的多方监管,借助网络等手段拓宽监管渠道,调动群众积极性,让群众全面参与到其中,增强监管力度与监管效果。最后,从监管尺度方向出发,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制定清晰明确的执行力度,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更新,便于让监管负责人按照土地整治相关定额、标准的执行力度要求进行实际操作,避免出现监管尺度失误情况。

结语:全过程的土地整治生态管护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后代的长远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做好该项工作是政府相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刘晓丽.基于全过程的土地整治生态管护[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0,37(10):51-56.

[2] 姚冬莲.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及配套制度完善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9.

[3] 江姗姗.D市土地整治项目资金绩效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8.

[4] 林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的土地整治体制机制改革研究[D].浙江大学,2018.

[5] 潘玉翠.政府及农民主导模式下土地整治农民有效参与及效益评价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8.

[6] 王伟娜.我国农村土地整治模式优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8.

猜你喜欢
土地整治全过程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全过程民主立法
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在工程中的应用
风电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探讨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重庆市2015年贫困村土地整治项目扶贫成效评价
浅析山东省临沂市耕地保护与利用
基于统计学理论的中国土地整治框架体系
光山县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助推精准脱贫方法研究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
农村土地整治中的理论与实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