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水质环境例行监测的质量控制与保证措施

2020-12-09 05:35张亚亭
写真地理 2020年41期

张亚亭

摘 要: 在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可持续的发展战略,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对河流水质环境保护也愈发重视。但在一些县镇地区,水质环境污染问题比较严重,甚至还威胁到了居民饮用水安全。基于此,本文就河流水质环境例行监测的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展开探讨,以期为今后的水质环境保护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河流水质环境;例行监测;质量控制与保证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41.041

0 引言

河流水是人们得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农业生产及发展的基础与保障,河流水质的优劣更是与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随着我国发展进程不断推进,一些县镇在生态环境方面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尤其是水质环境污染。由此可见,做好河流水质环境例行监测工作,并加强对监测质量的控制与保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河流水质环境例行监测采用的实验方法及分析软件

1.1 选择水质监测的指标

能展示当地水质的指标有很多,且不同指标能将水体中不同物质的情况表现出来,指标的数值也能体现出水体中该物质的浓度。由此可见,选择合理的指标来优化水质监测工作非常有必要,经调查研究发现,温度、溶解氧以及pH值等,均为河流水质监测中比较重要的指标。其中,①温度为最基础的数据指标,指的是水体温度,单位通常为摄氏度(℃)。随着水体种类的不同,其温度也有所不同;另外,受季节变化影响,水体的温度也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变化,变化幅度可达到0至30℃。②溶解氧也被称为分子态氧,计量单位为每升水中的氧气毫克数,能够对水体自净能力进行权衡,监测结果显示水体的溶解氧水平下降时,那么表明水中好氧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能力也在降低,厌氧生物会不断增多,使得有机物新陈代谢的速率降低,进而增加了还原作用产生的相关产物。③pH值方面,由于自然界中与水溶液有关的现象均与pH值有所联系,因而在工、农、医等领域,pH值都是需测量的一项重要数值,并且在化学系统中,酸碱度也是水体非常关键的因素之一,其决定这水体的电解度。由此来降低氯化氢(HCl)或硫化氢(H2S)等毒性,可防止出现泄漏的危险[1]。

1.2 水质的采样与分析

监测水质的方法有很多,并且采取的监测方法不同,断面的布置位置也不一样,监测的断面可分为背景、出入境、控制等形式,并且断面可从总体上完成水系条件及水质情况。因此在确定不同断面的位置时,应确保能将水质污染的特征客观体现出来,保证监测工作便捷、安全。在开展水质的采样与分析工作时,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对于出现不同功能区的水体,需安置一个以上的监测断面;②布置监测断面时,应选取不同的方式,尽可能保证适用于采样工作;③在利用相关参数时,应将水文与监测的断面重合起来,以此实现多功能监测。④布置断面时应充分考虑到附近居民的长远发展,以免各项条件限制而产生的束缚。⑤在河流近入海口的地方布置监测断面,以对水质情况进行观察[2]。

1.3 统计分析软件

SPSS软件是一款非常强大的统计分析软件,其可完成统计学运算、分析,数据挖掘以及决策支持等一系列任务,并且该软件对计算机的硬件要求不高,因而应用比较广泛。其中,SPSS软件主要通过窗口来向外界展示功能,沟通的形式为对话框,用户可根据自身实际要求及条件合理选择。此外,该软件也可通过表格的形式来管理软件记录及数据,将数据导入后再进行计算,可得到完备的计算程序,充分满足非专业人员的需求,并且也可用文本的形式来保存软件的输出结果。本文中涉及到的数据计算及分析工作,也是经由SPSS软件完成的。

2 河流水质环境例行监测质量保证

2.1 设置平行试样

设置平行试样是获得精确结果的前提,可将该组式样作为对照组。通过设置平行组,能够对取得式样的不同之处进行分析,并对室内的标准差作出要求,即使有条件与要求不符,也可将问题的根本原因找出并做好记录工作。

2.2 质量控制图

在质量控制图中,极差等控制图为其主要组成部分,数值也是呈动态变化趋势。在制作质控图时,考虑到操作人员的不同,不可避免会出现一定误差,因而需尽可能选择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3]。

2.3 做好全过程控制

河流水质环境监测为比较漫长的一个过程,因而在实际工作时,应确保贯穿全程的操作活动具有系统化的特点,并加强事先控制。在监测全程,会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通过做好事先控制工作,可有效减少具体操作时因误差而进行纠正的过程。

3 河流水质优化选点及水质评价应用

3.1 河流水质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在开展河流水质监测工作时,为确保具备充足的数据量,需尽量收集相关指标,这些指标在此过程中也会被纳入变量的范圍,因此,采集的指标数量如果比较大的时候,不但会增加计算的量,而且还有可能使计算工作变得更为复杂,进而出现高度集中的信息重叠的情况,影响到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进行优化与改造时,应尽量减少与变量相关的数量,不断改造其变量情况,从而解决信息重叠等问题。

3.2 建立起村镇水质应急监测体系

突发性水质污染指的是水体中进入了大量有毒有害的物质时,此种污染的扩散性比较强,不仅会破坏水环境,影响到水资源的正常使用,而且严重时还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通过研究以往的突发性水质污染,发现多数情况下是由不可抗力因素引起的,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县镇工农业活动的不断发展,突发性水污染情况也日益增多。为了有效控制污染的出现,减少污染造成的损失,首先应建立起相关应急部门,完善应急部门的形式及管理体系,加强村镇水质应急监测,进一步提高水质监测管理的效率及质量。

4 结语

总之,河流水质例行监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活动,通过优化县镇河流监测点,积极做好水质监测指标选择、水质的采样与分析、水质优化选点及水质评价应用等工作,可使乡镇的居民、企业在河流水质保护工作的发展上,不断朝着科学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畅.饮用水源地环境自动预警监控体系能力建设工程[J].绿色科技,2018,7(22):52-53.

[2] 刘玉.河流水质环境例行监测的质量控制与保证措施[J].长江技术经济,2020,13(06):3-4.

[3] 王旭涛.新形势下水生物监测体系构建的思考[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9,16(10):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