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卫星摄影测量技术在矿产开采执法监察中的作用研究

2020-12-09 05:35杨海燕
写真地理 2020年41期

杨海燕

摘 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国家对矿产资源开发项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的矿产资源开发项目中,利用遥感卫星拍摄设备对矿产地区进行监控测量已经十分普遍。这种测量方式能够满足测量矿产数据与地质数据的工作要求,避免传统测量中因设备或人工操作引起的问题,保证测量效率与准确性。本文主要对无人机设备性能进行分析,并以遥感卫星拍摄为基础,探讨了以空三加密、点测法、DOM与DEM等为核心的矿山监测开发新技术,希望可以对矿产开发项目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 矿产开发;开采监测;空三加密

【中图分类号】P2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41.048

1 遥感影像

遥感影像是接收被测物体的电磁辐射强度信息,接收方法一般是主动接收,将接收到的信息转换成图像的形状,并以照片或数字图像的形式表示。遥感图像包括单波段图像、多波段图像和彩色合成图像。多波段图像是多波段遥感在同一区域同步拍摄的多个波段的不同图像,与单波段图像相比,多波段图像具有很多信息,包括多波段图像的影响,而且频谱分辨率高,通过增强技术可以提高通过获得彩色合成图像而得到的地面大小。由多波段单色图像合成上层目标的彩色合成图像,广泛应用于地球物理研究、环境监测、资源研究等领域。在处理遥感图像信息的情况下,利用图像的光谱特征、空间特征或时间特征。除了这些图像的特征外,色调还与物体的光谱特征有关,其他元素的一些特征与物体的空间特征有关。物体的大小与物体图像的比例有很大的关系,物体的形状是这个物体的特征,图像的纹理是由图像颜色的变化带来的,对视觉的印象是不同的,观察者可以帮助辨别物体和这种现象可以。有多种方法可以提取图像。详细分析了图像信息的分析。

视觉翻译最重要的特征是影响图像的特征和空间特征,圖像的特征是图像的颜色,空间特征指向图像的形状、大小、形状和位置,所谓视觉翻译就是一个图像的图像和空间特征。它是结合其它非遥感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理性的推理。很久以前,视觉翻译的知识就变成了一种人机交互的方法,是人工开发的,在照片上慢慢翻译。应用图像处理技术,增强图像的发展,逐步提高图像在计算机屏幕上的视觉效果。这是视觉翻译。介绍了视觉翻译的原理和方法。

2 推动测绘技术的进步

2.1 提升空间数据获取能力

通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提高了空间数据采集能力,极大地提高了空间数据采集能力。构建了遥感数据处理平台。这一基础是建立在我国自己的地面数据观测服务体系之上的。在国家973和863技术的支持下,发射了50多颗大地测量卫星,包括气象卫星、导航定位卫星和科学实验室卫星。形成了风云、资源、减少环境等一系列私人地球观测卫星系统。实现了对地多平台观测,获得了地表不同分辨率的光学和雷达图像。观测数据用于监测地球大气环境的变化,如大气成分、植被变化和自然灾害。数据储存累积了1500万平方公里覆盖地球表面的数据。

2.2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在航空摄影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遥感技术的发展更加激烈,特别是在发射人造卫星之后。目前的遥感技术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实现信息的精确采集、存储和处理。遥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遥感的种类有很多,如照相机、光谱扫描仪、成像光谱仪、微波辐射计等。信息发送部分主要接收信息并发送到接收中心。信息处理部分可以合成和编辑获取的信息,普通信息处理部分包括颜色合成1和数字图像处理装置。遥感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不直接与学科联系。感知客观信息(通常是反射、辐射、发射的)。通过传输和处理,提取出人的信息。遥感包括拍摄、陆地、卫星、空中和航空成像测量等技术。

遥感技术以其光谱特性分为电磁遥感技术、声学遥感技术和物理场遥感技术,遥感信息技术已从可见光技术发展到红外和微波技术。从单波段到多波段,多角度,多波段。时间,也许是极点;从空间维度到时空维度:从静态分析到动态监测。RS为GPS提供信息源,GPS为RS提供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图像处理)技术,GPS是对GIS制图的有力补充。实现了GPS原始地图数据的实时更新,RS综合应用是充分利用GPS技术特点的新技术。它能快速、准确、经济地为人们提供所需的信息。这三种技术的结合为地形测量提供了精确的模式和数据。

3 应用中的重点环节

3.1 充分利用卫星摄影接收资源

一是坚决执行摄影计划。根据紧急情况的特点和安全要求,综合考虑卫星轨道、气象条件、接收资源、负载性能等因素的制约,合理选择卫星类型,利用卫星运行、中继运输等手段完成任务充分计划。它的特点,以确保及时拍摄。例如,某地区发生地震后,根据形势调查和历史经验,造成震中多处山体,震后天气多云,不利于光学卫星的拍摄。所以需要用雷达卫星射击。第二是加速对摄影数据的反馈。突发事件对时间的要求很高,从计划到数据反馈处理,每个周期都会优化过程,减少时间消耗。对于数据反馈环,需要利用第一次发送到地面接收站的时间,合理调度接收资源,充分利用卫星本身的传输功能。其次,对地面固定接收站到数据处理中心的数据反馈链进行了优化,通过自动转发软件的部署,实现了终端到终端的传输,改善了数据传输。效率。

3.2 快速高效的摄影数据处理

第1,提高数据处理是效率的关键,虽然每个遥感卫星控制单元都有自己的数据处理系统,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突发事件的影响,如设备的劣化导致数据存储效率的下降,而数据处理算法的不断提升。第二,保存数据。发生突发性自然灾害时,突发事件后形势分析,确定突发事件,并采取辅助措施。第三,消化数据的潜力。它与实际应用中的具体需求紧密契合,体现了不同类型卫星的优势,相互利用,相互配合,充分补充潜力。

3.3 建立高效的沟通渠道。

应急调查图案件的安全性往往出现在垂直和平行的环节上。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建立密切合作的工作机制,保持畅通高效的沟通渠道。职能部门将主动对各类航天监视资源进行监督,建立行业单位名单,保持正常状态下的规范化工作协调机制,提升相互理解能力的现状,共享需求报告,紧急情况下的信息交换和各种数据资源。

4 结语

利用设备结合相关监测技术能够有效的进行矿区监测工作,其数据较为准确,实现了实时监测矿区开发情况,能够保证监测效率,最大限度降低监测误差,将设备应用在地区监测项目中会更为广泛。

参考文献

[1] 席海星.试论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J].城市地理,2014(20).

[2] 史先领.遥感及航空摄影测量中的新技术探讨[J].北京测绘,2014(04).

[3] 杨青山,范彬彬,魏显龙,包琦,许正鹏,喻帆.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新疆矿山储量动态监测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