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反馈式健康宣教应用于母婴同室产妇护理中的临床意义

2020-12-09 05:22姜燕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健康宣教

姜燕

【摘要】目的:探讨反馈式健康宣教对母婴同室产妇护理的效果。方法:采用我院于2018年8月-2019年11月这一期间收治的90例母婴同室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机组随机化法将产妇划分成对照组(45例)与研究组(45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为产妇进行反馈式健康宣教,观察并对比两组产妇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妇负性情绪少于对照组,产后恢复状况和母乳喂养状况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产妇健康教育效果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母婴同室的产妇应用反馈式健康宣教模式进行护理,能够减少产妇负面情绪,提升产妇恢复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反馈式;健康宣教;母婴同室;产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1-0169-02

女性从怀孕至分娩,会在生理和心理产生巨大改变,尤其对于分娩中产妇而言,所遭受的痛楚更会对其身心造成影响,因此产妇需要得到及时有效的关心和照顾来缓解身心压力和痛苦。产妇在分娩时身份发生变化,一时难以接受母亲的身份,加之分娩后照顾新生儿的重担压在身上,会让产妇产生不良心理。且产妇对婴儿喂养、照顾等知识掌握不足,会产生挫败感和不安感,在心理上更加烦躁、郁闷,影响产后身体恢复,因此要对产妇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帮助产妇掌握自我护理和护理新生儿的知识和能力[1]。相关研究表明,有效的护理方式可以提升产妇的分娩质量,稳定产妇围产期的身心状态,在产后健康教育中,为婴儿和产妇进行相关保健护理,能够减少产妇产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利于母婴预后。对母婴同室的产妇而言,反馈式健康教育的使用,可以降低产妇产后不良情绪,反馈式健康教育宣教可以有效利用和产妇交流时间,并将结果进行反馈,能够充足掌握产妇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帮助产妇提升健康知识认知度[2]。本文为母婴同室产妇进行反馈式健康宣教,并对健康宣教结果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文报道。

1 条件和方式

1.1 基本条件

采用我院于2018年8月-2019年11月这一期间收治的90例母婴同室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机组随机化法将产妇划分成对照组(45例)与研究组(45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为产妇进行反馈式健康宣教。对照组中,年龄区间是26至40岁,年龄平均值是(28.15±2.47)岁;平均孕次(1.34±0.89)次,平均孕周(36.36±1.28)周,胎盘平均重(3.12±1.01)千克;初产妇、经产妇例数分别为23例和22例,顺产和剖宫产例数分别为25例和20例。研究组中,年龄区间是27至39岁,年龄平均值是(27.14±1.55)岁;平均孕次(0.28±0.96)次,平均孕周(32.84±1.79)周,胎盘平均重(3.23±1.22)千克;初产妇、经产妇例数分别为24例和21例,顺产和剖宫产例数分别为22例和23例。对比后可见,两组产妇基础资料并无显著差别,研究可比(P>0.05)。

1.2 方式

对照组:为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基础产后健康教育知识的讲解,以口头的方式向产妇介绍分娩知识,并利用沟通、活动的方式减缓产妇心理压力,对新生儿基础护理进行指导,并向产妇进行产后饮食和哺乳指导等等[3]。

研究组:为产妇进行反馈式健康宣教,具体内容为:①产前健康教育:大部分产妇都存在情绪焦虑的状况,针对产妇不稳定心理,医护人员要从产妇的生理和心理双方面进行关注和疏导,通过对产妇的沟通和交流,使产妇体会到温暖,并满足产妇的合理需求。按照产妇的不同个性,使用不同的疏导方式,并在交流过程中,以真诚的态度和亲切的话语进行沟通,让产妇感受到安全感。分娩前告知产妇进行营养补充,将分娩知识和注意事项以及产程会发生的并发症状向其讲明,并于术前签订相关同意书。②产后健康教育:产妇完成分娩后,护理人员向产妇宣教哺乳知识,包括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和优越性,如母乳中富含丰富的蛋白质、无机盐、氨基酸、乳糖、铜和脂肪等成分,不但可以防止腹泻,还能加强婴儿免疫力和抵抗力。且母乳喂养能够加强产妇机体的反射功能,促进子宫收缩复原,抑制产后出血,利于产后恢复等等。并将会发生的不良反应,如乳房肿胀、疼痛等告知产妇,通过纸质或多媒体形式向产妇宣教母乳喂养方法。若产妇没有母乳,则要向产妇讲解奶粉喂养的注意事项,叮嘱产妇科学喂养,防止婴儿喂养产生不良现象。③出院后健康教育:向产妇宣教产后计划生育知识以及节育措施,医护人员为产妇进行卡介苗和乙肝疫苗接种,叮嘱产妇在家里适时开窗通风,让产妇处于温湿适宜的环境内,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早下床活动。叮嘱产妇为新生儿进行皮肤和口腔护理,告知产妇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等。告知剖宫产产妇产妇相关康复知识,将缓解切口疼痛的方法告知剖宫产产妇,让产妇充分认知自行排尿的必要性,并告知产妇自我观察恶露状况。护理人员在平时的检查和巡视当中和产妇进行有效的交流,对产妇的各时间段情况进行掌握,并详细记录反馈信息,按照信息内容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案。对产妇的倾诉护理人员要耐心倾听,并详细、谨慎的回答产妇心中疑问,帮助产妇缓解不良情绪,消除负面心理。④新生儿护理:告知产妇如何更换尿布、衣物,避免对新生儿皮肤造成伤害,面对面指导产妇如何测量婴儿体温,如何对婴儿进行正确淋浴方式,如何对婴儿肚脐进行护理,指导产妇对婴儿进行正确撫触,并告知产妇密切关注新生儿黄疸状况。指导产妇和新生儿进行适当交流,促进母婴关系,加深母婴感情[4]。⑤制订反馈表,包括产妇产后护理、出院指导、下床活动、新生儿护理等选项,每个选项制定四个等级。第一个等级代表可以独自完成得很好;第二个等级表示可以很好完成,但需要别人帮忙;第三个等级代表要和产妇家属一起完成,产妇无法独自完成,但依然掌握大量健康知识;第四个等级代表不能独自完成,而且对健康知识并不了解。⑥健康教育反馈,护理人员每天回收反馈表,并按照反馈内容对产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判断,对产妇掌握不足的知识点进行加强教育[5]。

1.3 参考标准

对两组产妇负性情绪、产后恢复情况、母乳喂养情况、产妇健康教育效果和产妇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并分析。负性情绪包括抑郁和焦虑两方面,分别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进行评价,分数越高代表负性情绪越严重;产后恢复情况包括疼痛程度、出奶量、精神状态、睡眠四方面;母乳喂养情况包括较好、一般、较差三方面,母乳喂养率为较好率和一般率之和;产妇健康教育效果包括产妇护理认知水平、产妇自我护理操作能力、婴儿护理认知水平、婴儿护理操作能力四方面。护理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方面,总满意度为非常满意度和基本满意度之和。

1.4 统计学方式

通过SPSS软件(18.0版本)做统计,包括计数和计量两方面,分别用百分比和(x±s)显现,并通过卡方和t检验,若P<0.05,表明组间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2 效果

2.1两组产妇健康教育效果的比较

研究组产妇健康教育效果优于对照组,两者存在较大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产妇负性情绪的比较

研究组产妇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两者存在较大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两组产妇产后恢复情况的比较

研究组产妇产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2.4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情况的比较

研究组产妇母乳喂养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2.5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研究组产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3 讨论

分娩是女性的生理过程,对产妇自身和整个家庭而言,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事件,相关研究表明,产妇在分娩后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如果没有得到有效处理,会在日后发展成抑郁心理,降低产妇生活质量,所以要及时为产妇进行相应护理干预。在产妇护理措施当中,母婴同室获得一致好评,母婴同室可以增进母婴交流,减少产妇不良情绪,大部分产妇均会要求母婴同室。在母婴同室中,产妇会更加注重对婴儿的护理工作,更快适应母亲角色。但是大多数母亲对新生儿的知识了解不够充分,在对自身的护理方面也不甚了解,因此要对母婴同室产妇进行相应护理干预[6]。

母婴同室是缓解产妇产后不良情绪的主要方式,母婴同室后,产妇和护理人员共同对新生儿进行护理,产妇会在护理过程中发现问题,遇到困难,护理人员会及时给予健康宣教,利于加强产妇对护理知识的掌握。母婴同室护理时,工作人员除了对产妇护理新生儿进行指导之外,还要指导产妇对自己的护理。传统健康教育是护理人员对产妇进行单纯的填鸭式知识灌输,产妇接受度较低,无法对不良情绪起到显著缓解作用。最近几年,医学界在母婴同室健康宣教方面进行了深度研究,目的是寻求更加有效的方式来满足母婴双方的护理需求,在健康宣教的改革之下,反馈式健康宣教应运而生,和传统健康教育相比,反馈式健康宣教十分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度,是传统健康教育模式的改進[7]。该种健康宣教模式更能增强护患交流效果,帮助护理人员对产妇的心理情绪进行深度了解,在对产妇进行健康宣教后,通过反馈表帮助产妇更加了解健康知识,满足产妇需求,更加能够体会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反馈式健康宣教模式下,在对产妇进行教育之后,通过反馈表的形式了解产妇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找到产妇认知上的不足,可以在之后的教育中加强教育。且通过反馈教育效果,可以了解产妇恢复情况,利于在宣教过程中把握侧重点,能够强化和产妇的沟通效果,更深度的了解产妇心理情绪,充分展现了现代教育理念和医学的充分结合。反馈式健康宣教的优势在于:该种教育模式可以让产妇在学习护理知识以后,利用反馈表掌握自己对健康知识的程度,护理人员对反馈表进行分析总结后,对产妇进行再教育,针对知识掌握薄弱环节进行加强教育,不仅能够让产妇感受到对知识的渴望,加强学习主动性,也能帮助护理人员提升健康宣教效果[8]。

从本文研究可知,为母婴同室产妇进行反馈式健康宣教,在产妇健康教育效果、产后恢复和母乳喂养情况、负性情绪和护理满意度方面的数据均优于常规护理效果,足见反馈式健康宣教对母婴同室产妇的优越性和重要性。

综上,在反馈式健康宣教护理模式下,产妇健康教育效果有所提升,且母乳喂养状况良好,产妇护理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多燕,孟疆.反馈式健康宣教在产妇产后护理中的运用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7):22-23.

[2] 王晓红.反馈式健康宣教对母婴同室产妇负性情绪及认知度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25(09):141-143.

[3] 沈春涛,张灵.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应用反馈式健康宣教的效果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0):141+143.

[4] 陈艳芳.反馈式健康宣教在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0):190-191.

[5] 潘红芳.反馈式健康宣教在母婴同室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意义探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20):204-205.

[6] 曾宇玉.反馈式健康宣教在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中外医疗,2013,32(29):143-144.

[7] 刘玉红,张良,张瑞青.反馈式健康宣教在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3):119.

[8] 李雨利,郑艳.反馈式健康宣教在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1):5-6.

猜你喜欢
健康宣教
健康宣教对改善心内科患者不良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临床护理路径在开颅手术患者术后健康宣教中的应用
多元化健康宣教模式对护生关键能力的影响研究
加强宣教对提高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对输液室患者实施图片式拔针宣教的效果研究
手术室护士对围手术期病人进行健康宣教体会
一例扩张型心肌病安置三腔起搏器CRT—D的护理
产后母婴同室床边护理以及健康宣教融洽医患关系的体会
10例狂犬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翼状胬肉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及健康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