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胸术后患者气道排痰的护理干预分析

2020-12-09 05:22王芳杨艳高珊吴云涛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

王芳 杨艳 高珊 吴云涛

【摘要】目的:对护理干预应用于开胸术后患者气道排痰护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样本即为来源于在我院行开胸术的82例患者,并分为参照组(采纳传统护理)和观察组(采纳护理干预)各41例,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就肺不张、低氧血症、气管切开吸痰、纤支镜介入吸痰发生率而言,观察组分别为2.44%、4.88%、0%以及2.44%,均显著低于参照组的14.63%、19.51%、7.32%以及24.3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就胸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而言,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参照组的,t=8.574,7.26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开胸术后患者气道排痰护理中的效果满意,值得借鉴。

【关键词】开胸术;气道排痰;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1-0177-01

胸外科手術有可能损伤患者的肺部组织,并且胸腔引流管的使用会导致患者术后呼吸道、胸腔内分泌物会大大增加,受到疼痛的影响,患者无法进行有效排痰,导致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大大增加。本院将护理干预应用于2018年9月-2020年3月期间行开胸术的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并与传统护理进行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样本即为来源于我院2018年9月-2020年3月期间行开胸术的患者82例,其中男性、女性分别为40例、42例;年龄19~73(45.68±4.87)岁;采用随机奇偶数字方式将上述患者1:1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2组患者在基线资料做t检验或χ2检验,差异不明显,P值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比。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采纳传统护理,主要包括:加强病房环境护理,进行饮食、生活指导,遵医嘱科学用药以及生理基础护理等;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采纳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心理指导

通过和谐、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对患者介绍手术效果、预后情况;通过视频播放、开展病友交流会、发放书面健康教育资料、专题知识讲座等多种方式来对患者说明术后排痰以及配合护理的重要性。

1.2.2 人工气道吸痰

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粗细的一次性、多侧孔吸痰管,通过表浅吸痰法保持10.64kPa-15.86kPa的负压[1]进行吸痰。

1.2.3 物理排痰

指导患者掌握有效咳嗽的技巧和方法,在其咳嗽或者深呼吸时要指导患者双手按压伤口两侧,以降低切口的振动和张力;针对有疼痛恐惧的患者,需要遵医嘱应用止痛药物或留置持续镇痛泵;通过体疗叩背、刺激性咳嗽、加压胸壁法等方式促进患者痰液的排出[2]。

1.2.4 雾化吸入配合排痰

指导患者采取半坐卧位,针对咳嗽无力、病情危重患者则需要将床头抬高30°,雾化量需要循序渐进,雾化时要严格掌握合理的时间,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1.2.5 肺功能训练

指导并鼓励患者通过吹气球法、腹式呼吸以及咳嗽运动[3]等多种方式来进行肺功能训练,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1.3 统计学处理

对研究相关数据结果进行完整的收集,并统一导入版本为SPSS23.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用χ2检验来进行2组总有效率(%)的比较,用t检验来进行2组正态计量数据的比较。检测P值大小,以0.05(α值)为判断标准,如果所检测P<0.05,则表示数据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排痰效果对比

就肺不张、低氧血症、气管切开吸痰、纤支镜介入吸痰发生率而言,观察组分别为2.44%、4.88%、0%以及2.44%,均显著低于参照组的14.63%、19.51%、7.32%以及24.3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胸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对比

就胸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而言,观察组分别为(101.57±30.27)d、(12.05±8.95)d,均明显短于参照组的(137.68±41.26)d、(17.25±11.39)d,t=8.574,7.26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胸外科手术的时间一般较长,对患者造成的创伤也较大,不同程度的破坏了患者胸廓的完整性,再加上肺膨胀不全、疼痛等因素的影响严重限制了患者术后排痰,甚至会引起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对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康复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胸科术后需要重点关注的护理问题就是呼吸道管理,而气道排痰护理则是其中一项最基础的护理干预内容。本次研究中应用了护理干预,通过心理指导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排痰恐惧,人工气道吸痰、 物理排痰、雾化吸入配合排痰等措施的应用能够使患者气道纤毛的清除功能显著增强,能够有效提高排痰效果,肺功能训练有助于患者肺功能的术后康复,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吸痰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肺部并发症,对提高手术效果至关重要。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就肺不张、低氧血症、气管切开吸痰、纤支镜介入吸痰发生率而言,观察组分别为2.44%、4.88%、0%以及2.44%,均显著低于参照组的14.63%、19.51%、7.32%以及24.3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就胸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而言,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参照组的,t=8.574,7.26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应用于开胸术后患者气道排痰护理中的效果满意,能够有效促进排痰,对维持呼吸道通畅以及减少肺部并发症等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易毅,张劼.振动排痰护理方案用于开胸术后排痰效果及预防肺部并发症的效果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9(21):2674-2675

[2] 蔡飒.开胸术后气道排痰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5):255-256

[3] 王凌瑞.为行开胸手术后的患者采用振动排痰机与人工叩背法进行排痰护理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5):66-67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