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急诊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12-09 05:22卜菜英林小菊李春晓黄春燕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急诊护理并发症

卜菜英 林小菊 李春晓 黄春燕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入组时根据不同护理措施分为对照组(n=50例)和研究组(n=50例)。对照组护理措施为常规护理,研究组护理措施为急诊护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并发症率相比,对照组比研究组高,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采取急诊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改善疾病预后。

【关键词】急诊护理;急性脑卒中;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1-0180-01

急性脑卒中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因急性脑循环障碍引起弥漫性、局限性脑功能缺损,受不量生活习惯、脑血管相关性病变等因素影响,易导致疾病诱发,损伤患者脑部[1]。因该疾病发病急,若病发后未及时治疗,易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本次研究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中采取急诊护理干预,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2018年06月~2019年06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入组时根据不同护理措施分为对照组(n=50例)和研究组(n=50例)。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5:25例,年龄区间在52~76岁,平均年龄则为(58.69±3.12)岁;研究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4:26,年龄区间在51~75岁,平均年龄为(58.47±3.09)岁。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接到急救电话后,立即安排救护车,快速评估患者病情,确保呼吸通畅,建立静脉通路,给予对症处理。研究组则采取急诊护理:(1)快速制定护理路径,对循证资料进行分析,制定出诊、病情评估、急救护理以及转运路径计划表,要求患者在进入急诊科后半小时内完成病情评估、诊断以及急诊救治决定。(2)院前急诊护理,接到急诊电话后,确保在1~5分钟内出车,并提前在救护车内备好监护以及抢救器械等相关物品,及时通过电话询问患者家属发病时间、用药情况、病史以及当前意识状态等,给予病情初步判断,指导家属采取基本救助措施,切忌随意搬动或者提高患者头部。(3)到达现场后,快速观察患者瞳孔状况,检测各项生命体征,以GCS评估结果为依据,确定抢救方案,建立静脉通路,并给予静脉甘露醇,以有效减少患者颅内压。若患者血压水平较高,先降压处理。如果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后,立即转运入院。(4)转运护理,转运中,对于昏迷患者可将头部偏向一侧,采取平卧位姿势,避免误吸。若患者伴有脑出血症状,抬高头部30°左右,避免窒息,同时,对患者头部加以保护,防止头部震荡。尽量减少搬动,预防脑栓诱发情况。同时,与急诊科取得联系,告知急诊科室患者情况,并要求急诊科提前准备抢救仪器、药物,相关科室待命,并安排接诊人员等候。(5)开通绿色通道,在急诊科办入院,半小时内做好评估评估、手术准备,便于为手术争取时间,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血压等指标,调整生命体征,给予取栓准备,将血压维持在110~120/60~70mmHg左右,防止血压过高、过低,引起再灌注损伤、脑供血不足。完成术前准备后直接送到手术室,不经过病房做术前准备,大大缩短患者术前时间。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并发症率进行比较,包括下肢静脉血栓、应激性溃疡和尿路感染。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检验标准p<0.05。

2 结果

2.1两组并发症率对比

对照组50例患者,4例(8%)尿路感染率为、3例(6%)下肢静脉血栓、4例(8%)应激性溃疡,并发症率为22%(11例);研究组50例患者中,1例(2%)尿路感染、1例(2%)下肢静脉血栓、1例(2%)应激性溃疡,并发症率为6%(3例)。两组比较结果为(x2=10.631,p=0.00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急性脑卒中具有病情急、病情发展快和病死率高等特点,需在发病3~6小时内立即抢救治疗,以有效降低疾病风险,改善疾病预后。以往,临床上在治疗急性脑卒中疾病时多采取常规急救护理,疗效相对一般,急救速度较慢,易使患者耽误最佳治疗时间,不利于疾病预后,严重时还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急救护理相对于常规护理而言,护理流程具有规范性、针对性,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急救工作,从而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时间,一定程度上减少疾病病死率和死亡率[2]。通过制定护理路径和院前急救准备工作,抵达现场后正确评估患者病情,便于及时诊断和治疗,为患者赢取急救时间。而现场有效的急救措施,能维持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减少并发症。利用回程时间,再次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制定急救方案,确保接收、诊断以及急救工作之间连贯性。入院后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及时抢救,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入院后做好取栓手术准备,为手术争取时间,控制血压,避免血压过高过低引起再灌注损伤,有助于减轻脑组织损害,避免病情恶化。。本次研究显示,研究组并发症比对照组低,数据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采取急诊护理,可有效缩短急救时间,减少并发症,改善疾病预后。

参考文献

[1] 唐莉, 冯健兰, 杨雨竹,等.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J]. 國际护理学杂志, 2019, 38(12):1830-1833.

[2] 孙晋生, 孟宪丽, 孙超, 等 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抢救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17(22):280-281.

猜你喜欢
急性脑卒中急诊护理并发症
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价值探讨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自我效能理论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急性脑卒中合并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浅谈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主动脉夹层患者应用急诊护理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