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心内科患者中医护理对于失眠症状治疗效果

2020-12-09 05:22荣康宁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心内科中医护理

荣康宁

【摘要】目的:分析心内科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对于失眠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0月于我院收治的心内科患者20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中医护理模式,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患者失眠症状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睡眠质量评分和失眠量评分显著低于对比组(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7.00%,明显高于对照组73.00%(P<0.05)。结论:针对心内科患者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可以降低患者失眠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对患者的康复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心内科;中医护理;失眠症状;治疗效果研究

【中图分类号】R452.9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1-0188-01

心内科住院患者在治疗恢复过程中,极容易出现失眠症状。经研究调查发现,有65%以上的心内科住院患者会出现失眠症状[1]。患者的睡眠质量差就会导致病癥恢复效果减弱,给身心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2]。此次研究分析了针对心内科患者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模式对于失眠症状的治疗效果,现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0月于我院收治的心内科患者200例。纳入标准:在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的基础上确诊为心内科,需要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排除标准:排除精神病患者、无法准确表达生理感受的患者以及心肝肾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10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为35-88岁,平均年龄(61.924.41)岁,男性患者67例,女性患者33例;实验组年龄36-87岁,平均年龄(60.245.56)岁,男性患者69例,女性患者3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和消毒工作,进行必要的药物指导,并向患者介绍失眠产生的主要因素,叮嘱患者戒烟戒酒,睡前不能喝咖啡因含量较多的饮料。保持室内温度在23~26℃,维持病房安静。

1.2.2实验组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模式:(1)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及时观察患者情绪变化;(2)随时观察周围的环境,尽量降低周围人员的流动,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手术氛围;(3)根据心内科患者的症状对症下药,采用药膳,为气血两虚患者提供龙眼、红枣,为阴虚患者提供银耳百合粥,为阳虚患者提供狗肉、洋葱[3]。(4)利用中医情志护理,通过“喜”缓解心中的郁闷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可以组织开展病友交流会,观看喜剧电影等活动。(5)运用耳针护理缓解失眠症状,选择心门、神门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6)中药药枕:将夏枯草、夜交藤,合欢花,草决明和晚蚕砂匀量装入布袋制成枕芯枕于头部,通过药物的发散作用达到宁心安神的作用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失眠量评分(分数越高,患者睡眠质量越差)和护理满意率进行观察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获取患者资料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的睡眠质量评分和失眠量评分显著低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的总满意率为97.00%明显高于对照组7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3 讨论

当下心内科患者的失眠发生率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心脏疾病带来的疼痛和心理焦虑引发的。严重的失眠症患者会影响其精神状态,削弱心脏疾病的治疗效果。常规护理虽然对失眠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并不能达到理想效果[4]。在中医理论中,失眠称之为“不寐”,主要是由于气血两虚、阴阳亏损造成的,通过药膳、情志护理、耳针护理等中医理疗手段能够有效改善混着的气血盈亏,战胜心理压力,提升睡眠质量[5]。

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的睡眠质量评分和失眠量评分显著低于对比组,护理满意程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心内科患者护理中采取中医护理的模式可以提升失眠症治疗效果,降低失眠症状的出现概率,对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因此,中医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患者的失眠症治疗中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都荣,姜兵,刘斯立.艾灸联合中医健康教育在更年期失眠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08):244-246+250.

[2] 伦智勇,高尚.点穴疗法及中药足浴护理改善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观察[J].双足与保健,2019,28(20):1-2+5.

[3] 李延芳.中医情志护理的双心医学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07):74-75.

[4] 沈娟,高宁,孙明丽,张莉,潘磊,张园园,郭海玲.三联中医护理技术在心内科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36):4629-4633.

[5] 何晓景,赵菊伟,杨卫芳,王娇.心内科实施中医护理的措施与成效[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19):65-66.

猜你喜欢
心内科中医护理
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优质护理对心内科住院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
分析情景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法联合应用于心内科护理教学价值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浅谈心内科护理存在的风险和应对策略
尪痹的中医护理体会
某院心内科前列地尔注射液病历点评
中药熏蒸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