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手术患者术中压疮发生及手术室护理人员压疮风险评估能力的影响

2020-12-09 05:22赵玲娜卢慧君刘苏娟马磊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风险评估

赵玲娜 卢慧君 刘苏娟 马磊

【摘要】目的:将品管圈活动运用于手术中患者的护理当中,深入探究其对压疮发生以及术中护理人员压疮风险评估能力产生的影响。方法:任意选择自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来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0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状况以及护理人员的压疮风险评估能力进行对比。结果:通过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较低,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五个维度的认知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因此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品管圈互动可有效降低患者压疮的发生,同时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压疮风险评估能力,因此具备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手术压疮;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1-0197-01

引言

手术压疮则是因为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体位无法改变导致部分组织长时间压迫,进而出现血液循环不畅,部分皮肤或者皮下组织由于缺血或者缺氧而导致损伤。伴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医疗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各种较为繁琐的手术、特殊体位手术以及高龄手术逐渐增加,手术压疮时常发生,不仅加剧了患者的病情,延长康复时间,同时大大降低了患者满意度,现阶段手术患者出现压疮的几率成为评估手术护理质量的关键指标。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任意选择于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0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各有40名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8名,女性患者33名,在上述的患者当中,行脑外科手术患者21名、普外科手术29名、胸外科手术12名以及骨科手术18名。

1.2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手术护理,主要护理工作为就控制好手术室内的温度,确保其温度在21-25℃之间,并且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实验组:实验组患者在予以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品管圈活动,主要护理内容如下:1.组织相关人员成立品管圈小组,通常情况下该小组由8名成员构成,其中由主管护师担任圈长,护士长担任辅导员,其余为小组成员,并明确本次研究主题,旨在降低患者手术过程中压疮的风险,并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压疮风险评估能力。2.现状分析,对患者进行术前宣传教育,麻醉评估、术中观察以及皮肤护理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通过了解发现,引发手术压疮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手术前未对患者受压部位进行全面评估,加之术中体位摆放不正确等等,因此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耐心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讲解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认知水平,积极配合相关人员的护理工作[1]。3.加大护理人员压疮风险评估培训力度,按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培训主要内容围绕压疮的预防措施以及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如何正确使用,得分越高则说明压疮风险越高。4.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术中压疮管理制度,同时规范管理流程。在组织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对手术室压疮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同时规范压疮管理流程,纠正不当的护理行为。在管理制度完善后护理人员在术前巡视病房的时候均会对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填写压疮风险评估监测表,在手术过程中加大压疮管理力度,将护理措施落实到实处,并按照才做规范及要求严格执行,尽可能减少压疮的产生。手术完成后对受压位置的皮肤进行检查,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解决措施,并且在对病房护理人员交接时,将患者压疮部位的皮肤作为重点详细说明,并予以全程追踪。

1.3观察指标

分别对两组患者术中压疮的发生状况以及护理人员压疮风险评估能力进行全面观察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使用统计学SPPS23.0软件对两组患者观察的最终数据信息进行整体分析。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状况对比

本次研究将压疮发生状况主要分为六个等级,分别为无压疮、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以及不可分期。通过观察发现,对照组中无压疮患者35名(87.5%)、Ⅰ级压疮患者2名(5%)、Ⅱ级压疮患者2名(5%)、Ⅲ级压疮患者1名(2.5%)、未出现Ⅳ级以及不可分期压疮患者。实验组中对照组中无压疮患者39名(97.5%)、Ⅰ级压疮患者1名(2.5%)、未出现Ⅱ级、Ⅲ级、Ⅳ级以及不可分期压疮患者,相比之下,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手术护理人员压疮风险评估能力对比

在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对压疮风险评估能力主要包括五个维度,分别为压疮基础知识、危险因素、正确使用评估量表、压疮分级诊断、术中压疮的预防等,通过对比发现,对照组患者中压疮基础知识评分为12.64±3.53、危险因素评分为10.38±4.12、正确使用评估量表评分为11.59±2.68、压疮分级诊断评分为13.57±3.28、术中压疮的预防评分为12.19±2.52;实验组患者中压疮基础知识评分为14.99±3.20、危险因素评分为12.99±4.21、正确使用评估量表评分为13.29±2.67、压疮分级诊断评分为15.45±2.88、术中压疮的预防评分为13.77±2.53,五个维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品管圈活动的进行转变了以往传统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同时对控制护理质量的手段和方式进行了优化和创新,促使更多的护理人员参与到质量管理当中,共同协力提升护理质量[2]。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将品管圈活动运用于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当中,通过对比,实验组护理人员对压疮的认知水平明显增强,并且大大减少了手术压疮的发生,进一步强化护理人员的压疮风险评估能力,究其主要原因,鉴于部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压疮风险防范意识不高,对手术过程中预防压疮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无形当中就增加了压疮的风险,通过运用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激发护理人员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按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并予以指导,有效强化护理人员压疮风险评估的规范性,加强其防范意识,与此同时还有助于护理人员独立思考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可想而知护理人员的压疮风险评估能力也随之得到了较大改善。

总而言之,将品管圈活动运用于手术患者的术中护理当中,降低压疮发生率,同时对护理人员压疮风险评估能力的提高产生重要的推動价值,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杜盼盼.品管圈活动对手术患儿压疮发生及护理人员压疮风险评估能力的影响[J].新疆医学,2020,50(06):624-627.

[2] 高菊玲,胡翠莲,李雯婷,刘超敏,彭钦.品管圈活动降低手术患者急性压疮发生率[J].护理学杂志,2015,30(12):44-47.

猜你喜欢
品管圈活动风险评估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黄体酮肌内注射部位硬结发生率的效果分析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痰标本留取率中的应用效果
铅锑冶炼污染场地周边土壤铅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风险评估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局限性及其对策研究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品管圈活动在压疮高危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