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外安全转运的护理管理

2020-12-09 05:22欧阳慕榕尤敏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危重患者急诊科护理管理

欧阳慕榕 尤敏

【摘要】目的: 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外安全转运的护理管理。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急诊科危重患者6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实验组患者30 例;对照组患者33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后,采用自制量表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统计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7%,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5%,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8%,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2%,(p<0.05)。结论: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减少院外转运的不良事件,提升其转运安全性,建议研究推广。

【关键词】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外安全转运;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1-0217-01

院外危重病人转运指的是通过特殊、经济的初步处理后,为了保证患者活得更针对性的治疗,将患者在多个科室转运的过程。危重病人转运过程中的护理工作对稳定患者的情绪和生命体征有重要的价值作用[1]。本文針对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外安全转运工作要点进行分析,阐述综合化护理干预方式对急诊科危重病人转运的应用作用。现将相关病例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急诊科就诊患者3786人(总人数3786人、抢救人数24人、收住院人数204人、院外转运63人);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其中6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了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实验组患者30例,男性12例,年龄为23岁-49岁,平均年龄为(36.2±4.54)岁,女性18例,年龄为21岁-58岁,平均年龄为(43.2±5.25)岁;对照组患者33例,男性14例,年龄为28岁-57岁,平均年龄为(35.4±6.25)岁,女性19例,年龄为29岁-62岁,平均年龄为(39.2±4.2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既往史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常规预检分诊,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必要时遵医嘱测血糖、血氧饱和度,采集血液标本、大小便标本送检等常规护理操作。遵医嘱按照常规临床护理规范进行护理,整个工作流程中护理人员及时观察患者的生理、情绪变化,预防不良事件发生。

实验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将安全转运工作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制度建设和流程管理,建立应急处措施,减少意外发生;②对患者进行动态评估和安全分机处理方式,结合现有科室的特点,确定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外转运制度和流程,建立完善的应急措施。③做好细节交接和护理人员综合培训工作,主要有突发事件处理、仪器使用等。保证急诊科患者员院外转运的安全质量[2]。

1.3观察指标

分析差异性的干预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的患者干预满意率以及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进行描述,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进行描述,进行t检验。统计结果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总满意率对比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对比见表2

3 讨论

多项研究表明,急诊科患者院外转运过程容易发生呼吸、循环系统等不良事件。很多患者在转运中没有得到良好的护理干预,反而出现了新的病症[3-5]。本次研究选取本院收治急诊科危重患者6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了两组。给予不同干预措施,分析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的患者干预满意率以及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研究表示,实验组不满意1例(3.34%),满意,29例(96.66%),对照组不满意5例(15.16%),满意28例(84.84%),(p<0.05);实验组无明显异常27例(90.91%),对照组无明显异常17例(50.00%),(p<0.05)。综上所述,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减少院外转运的不良事件,提升其转运安全性,建议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 郭爱兰.急诊危重患者院外转运的护理安全管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06):762-763.

[2] 于春艳,高雪. 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外安全转运的护理[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4,35(02):123-124.

[3] 陈文红,赵树娟,孙晔. 急诊科患者院外转运专职护士岗位设置效果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2014,49(09):1087-1090.

[4] 杨丽,陈兰. 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外安全转运的护理管理[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08):240.

[5] 石颖,吴靖,麦咏欢. 急诊危重患者院外安全转运护理进展[J]. 中外医学研究,2018,16(07):184-186.

猜你喜欢
危重患者急诊科护理管理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分析急诊科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治疗的临床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诊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研究微创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危重患者皮肤压疮护理预防
无创通气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危重患者32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