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对胃穿孔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2020-12-09 05:22谭凤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11期
关键词:胃穿孔胃肠功能中医护理

谭凤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对胃穿孔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胃穿孔患者作为护理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全部患者分别纳入参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鸣音恢复、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满意率(97.78%)高于参照组(86.67%),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胃穿孔术后患者加用中医护理,利于缩短其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提升患者对护理方式满意程度。

【关键词】中医护理;胃穿孔;胃肠功能;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2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1-0234-01

胃穿孔属于长常见胃肠疾病,患者发病后需要及时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以此减少感染等并发症,加快患者恢复速度。以往主要采用病情观察、用药指导和饮食指导等常规护理方式,但此类护理方式作用有限,对患者术后恢复促进作用不明显。而随着中医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各项中医护理措施落实,加快可患者恢复速度[1]。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对胃穿孔术后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方式满意度,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0例胃穿孔患者进行护理,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且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创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45例,参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20-71岁,平均年龄(46.9±2.1);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21-70岁,年龄均值(47.1±2.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差异不明显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主要措施包含病情观察、用药指导、疼痛护理、体位护理、健康宣教、饮食指导以及心理干预等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在参照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具体措施:①灌肠:术后第二天根据患者情况配置灌肠汤进行灌肠处理,1次/d,同时护理人员向患者详细介绍灌肠目的和实施方式,指导患者保持适合体位,并注意灌肠液温度和灌注速度,减少患者不适感。②中医按摩护理:使用轻柔力度对患者四肢进行按摩,促进四肢血液流动,并于手术创口周边皮肤进行按揉,3次/d。取足三里、三阴交穴位交替按摩,连续进行5次,每次中间间隔1min;③耳穴压豆:选取肝、胆、胃和大、小肠等相应耳穴,使用王不留行籽进行穴位贴压,并以手以此轻压穴位豆粒,以穴位产生轻微痛感为宜[2]。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种护理方式下患者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气和首次排便时间,时间越短护理方式对患者病情改善效果越理想。

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方式满意率,使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由患者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评分等级分为非常满意(≥90分),较满意(70~89分)和不满意(<70分),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数(%)表示,采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

两组患者满意率对比,观察组为97.78%,参照组满意率为86.67%,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和饮食方式变化,导致胃穿孔患者发病率不断上升,而胃穿孔属于一种临床常见消化系统急症。临床中针对胃穿孔主要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术后配合使用相应护理措施加快患者恢复速度,帮助患者快速恢复胃肠功能。以往在胃穿孔胃肠手术后主要采用病情监测、用药指导和疼痛护理等干预方式,可减轻手术对患者影响,减轻患者不适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患者恢复速度。有关研究表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相比于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常规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在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具有明显使用優势[3]。中医护理中包含灌肠、按摩以及耳穴压豆等措施。其中,灌肠措施具有良好行气止痛和通腑荡积效果,可促进胃肠吸收。穴位按摩具有疏通经络作用,并且配合进行相应穴位按压可发挥健脾和胃效果,利于加快患者胃肠功能恢复速度。耳穴压豆法中通过贴压耳穴,可调节胃肠功能,促进肠胃蠕动,临床使用效果良好[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鸣音恢复、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以及患者满意率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可见实施常规护理方式后,联合使用中医护理,利于改善术后胃穿孔患者胃肠功能,患者认同度更高。

综上所述,在胃穿孔术后患者护理中,相比于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联合使用中医护理,可提升对患者胃肠功能改善效果,促使其快速恢复,患者对护理方式满意程度更高,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燕.中医护理对胃穿孔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06):85-86.

[2] 孙妮娜.中医护理技术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临床研究进展[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02):230-231.

[3] 黄妙平,杨小兰,林翠虹.腹腔镜下急性胃穿孔修补术期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9,9(20):67-69.

[4] 张霞.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胃溃疡合并胃穿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河南医学研究,2017,57(23):4410-4411.

猜你喜欢
胃穿孔胃肠功能中医护理
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胃穿孔的疗效及对胃肠动力恢复的影响
益生菌与常规抗病毒治疗联用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疗效及对机体胃肠功能的影响观察
细致化护理对胃穿孔修补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一顿火锅吃出胃穿孔
系统化护理对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评价
科普急性胃穿孔的手术治疗
大腹皮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对比不同护理模式对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