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临终关怀护理中的人性化心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2020-12-09 05:22刘爽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11期
关键词:人性化满意度统计学

刘爽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心理干预在老年人临终关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9)。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以此为标准,对患者应用人性化心理干预护理,以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为指标,比较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下发挥的临床效用。结果: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86.57±7.64)显著优于对照组(78.43±6.59)以及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老年人患者临终关怀护理中,实施人性化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为其取得最佳的预后,价值显著,可借鉴。

【关键词】老年人临终关怀护理;人性化心理干预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1-0244-01

临终关怀护理并非治愈疗法,主要应用在生命期还有几个月的患者当中,通过对常规护理工作进行改进,进而从患者自身角度出发,根据患者临床所需、病情发展的特点来为其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此来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减轻患者产生的疼痛,延缓病情的发展以此达到相应的治疗目的。在临床当中,具体应用对象主要以老年群体以及晚期癌症患者为主,此间,还要注重患者的心理疏导,提升患者对死亡的认知,在家属的协助下尽可能缓解患者对死亡产生的恐慌,使其能够平稳的心态面对整个流程[1]。有研究显示,临终关怀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2]。因此,本文为探讨人性化心理干预措施在老年人临终关怀护理当中实施的效用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78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9例,男24例,女15例,年龄65~87岁,平均年龄(76.38±6.73)岁;对照组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66~85岁,平均年龄(75.26±6.54)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患者的合理饮食、病房打理、日常卫生护理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临终关怀、人性化心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对患者头面部及肢体躯干进行进行按摩梳理、使患者保持放松,播放视频或轻音乐以减少患者痛苦。②医护人员给予患者更多的交流和关注,评估其心态,结合患者具体原因来予以乡里干预,消除患者产生的恐慌,帮助其树立信心、缓解期恐惧心理。③与患者家属构建良好的沟通关系,强化家属认知,在家属的协助下加强对患者的鼓励和关怀,给予患者呵护、温暖,使患者受到家人的关爱,保持乐观心态,提升临终生活质量。

1.3观察指标

(1)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进行评估,共20个条目,100分为满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高;(2)护理满意度由患者家属打分,满分100分。<60分为不满意;60~89分为一般满意;90~100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度=(一般满意+非常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参照P<0.05。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估情况

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67.12±5.36)与对照组(68.03±5.41)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86.57±7.64)显著優于对照组(78.43±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详见表1。

2.2比较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临终关怀旨在帮助临终老年人以安详宁静、乐观的状态接受死亡。该过程较为繁琐,需要医护人员及家属共同参与,以满足临终老年人的愿望与需求。人性化心理干预注重老年患者的精神、心理,消除其内心的恐惧,使其乐观、坦然地度过生命的最后旅程[3]。相关研究显示[4],人性化心理干预对临终老人关怀中可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是人性化的体现。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评分(86.57±7.64)显著优于对照组(78.43±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临终关怀护理当中人性化心理干预的实施,有助于患者临床护理质量改善,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老年人护理需求。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74.36%(P<0.05),可见,人性化心理干预不仅可稳定患者情绪、乐观的面对自身的情况,同时增加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家属对于临终关怀护理的人性化心理干预也高度认可,效果显著,这与赵曦霞[5]研究结果相类似。

综上所述,在老年人患者临终关怀护理中,人性化心理干预的应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增加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韩燕,尤佳.临终关怀对老年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26(7):70-72.

[2] 李超.人性化心理干预在老年人临终关怀护理中的应用[J].生物技术世界,2016(03):176.

[3] 张艳娟.老年患者临终关怀现状与展望[J].齐鲁护理杂志,2015,(7):61-63.

[4] 包乌仁,屈莹.蒙古族老年人临终关怀照护态度[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1):2828-2829.

[5] 赵曦霞.人性化心理干预在老年人临终关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养生保健指南,2017,(13):123.

猜你喜欢
人性化满意度统计学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2021国庆档总票房43.85亿元 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内科老年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大数据的统计学基础分析
统计学教学与实验实践的一体化整合初探
省属地方高校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