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环地质调查在生态修复中的要点分析

2020-12-09 05:35刘磊
写真地理 2020年41期
关键词:生态修复

作者简介:刘磊(1989-),男,土家族,湖南常德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地灾调查、地灾治理及矿山生态环境保护。

摘 要: 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生态环境成为了有关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因为在社会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再加上社会与经济长久稳定发展又需要生态环境的加持。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有关部门就将生态修复工作重视了起来,通过切实可行的方式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进而有效提高我国自然生态质量,并推动我国社会与经济长久稳定发展。那么本文就对水工环地质调查在生态修复中的要点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希望可以为有关部门的工作带来帮助。

关键词: 水工环地质调查;生态修复;长久稳定发展

【中图分类号】TD16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41.005

虽然我国社会与经济正在快速发展,但是若纵观我国经济发展效率,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显而易见,那就是在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效率逐步降低。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我国生态环境出现了问题,越来越多的经济项目受环境限制无法有效实施,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也受到了影响。那么为了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在发展过程中有关部门就开始利用水工环地质调查技术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进而有效提高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并推动我国社会与经济长久稳定运行。

1 水工环地质调查在生态修复中的意义

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背景下,水环境污染已经成为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生态问题,因此在发展过程中若要对我国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修复,首先需要重点关注的就是水资源保护。所以在生态修复工作中水工环地质调查就成为了有关部门合理开展工作的得力“助手”,利用这一方式进行生态修复可以有效提高生态环境修复效率与质量,同时还可以为有关部门的修复工作提供有效帮助。总的来说,水工环地质调查在生态修复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段笔者就对水工环地质调查在生态修复中的意义进行总结[1]。

1.1 水文地质调查工作

有关部门在开展生态修复工作时一定要注意,那就是在工作中一定要重点关注水工环地质状况调查分析,因为这一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进一步提高生态修复工作质量。虽然看似水资源的作用只是为动植物提供生命源泉,但是其实际作用以及影响范围却十分广泛,因为水资源会对生物、土壤、空气等多方面造成影响,所以在管理与调查过程中就需要利用现代化的方式开展工作,以保证在管理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利用切实可行的调查模式开展不同维度分析工作,以保证可以在生态修复过程中制定出合理的防治与修复方法。有关部门在利用水工环地质调查开展工作时,可以通过切实可行的方法对所要修复的区域基本情况进行深入调查,以保证在管理过程中可以将修复工作方向明确出来,进而为有效开展治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并将相应的水资源问题进行合理规划与总结。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就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合理有效的生态修复工作,一是要对相关资料进行总结与整理,以保证在工作中可以进行更加有效的综合分析,在综合分析过程中还需要利用现代化技术开展工作,比如利用数字化与信息化的方式进行数据整理,并通过大数据对未来的发展变化进行分析,进而直观了解到水资源问题出现与恶化的原因。二是要在管理过程中对来源、补径排关系进行总结分析,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对水资源枯竭与污染问题进行分析,并了解到污染与枯竭的关联性,同时还要将地表水与地下水补径排关系进行有效梳理,以保证在梳理过程中将相应的配置工作进行合理安排,同时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使自然空间生态系统可以得到合理调配。三是在管理过程中认真对地下水进行调查分析,进而在管理分析过程中根据相应的空间结构建立出直观的三维空间模型,并在模型上制定出相应的保护计划[2]。四是在管理过程中有关部门还需要对地形、地貌等自然地理形迹进行了解,以保证可以通过地形地貌深入了解到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同时将相应的地质作用进行总结分析。

1.2 工程地质调查

在生态环境修复工作中,有关部门一定要将工程地质调查工作重视起来,因为在管理过程中工程建设所包含的内容较多,因此就需要通过更具专业性的方式开展工作。那么有关部门在工作中就要将工程地质调查与勘察分析重视起来,以保证在工作中可以有效分析出管理区域中的结构空间,并将可能会阻碍生态修复的问题总结出来。与此同时,有关部门还可以根据相应的地质条件对工程进行有效分析,以保证工程地质调查能够更具综合性,最终对工程地质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同时为相关治理工作提供更加精准的参考资料。在当前这一社会环境中,工程建设需要更加专业更加详细的资料才能进行有效建设,那么在管理过程中就要在工程资料中融入生态保护与修复内容,以保证在数据整理与总结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生态保护效率,并将易发、多发、常见的地质问题明确出来。

1.3 环境地质调查

在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环境地质条件分析,这一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进一步提高工作有效性,同时还可以对相应的环境进行分析总结评价,以保证在治理过程中可以有效了解所治理区域的详细情况。在实际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就可以利用环境地质填图、环境地质勘查等方式对所治理区域进行有效的地质调查分析。通过切实可行的管理工作来整理出相应的生态修复资料,以保证可以在后续工作中能够根据相应的资料有效开展生态修复工作。

2 基于水工环地质调查有序开展生态修复工作

在生态修复工作开展过程中有关部门一定要重视生态修复工作,因为生态修复工作中的修复技术是生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实际情况将修复工作分成生息场地与生息环境质量两个部分,与此同时,对于不同环境下的生态修复手段也会被分成不同的类型,其中就包含原地封保護、已开发地域生态环境恢复、其他地域生态环境补偿等。并且在修复过程中其特征也会随着不同的影响因素进行区分,如陆地与水域。

2.1 根据水工环地质调查问题,构建多方机制

在生态修复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根据空间、资源、环境等各方面要素开展相应的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以保证在工作中可以通过相应的影响因素对三维结构进行分析,通过详细的分析可以有效提高对环境承载能力的评价效率,同时还可以将所要治理环境的空间资源潜力总结出来。那么在实际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就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开展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以保证在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下能够进一步提高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应用质量。因此在调查前就需要建设出相应的信息管理平台,这一平台的作用就是通过分析总结能够更加智能、绿色的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并为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技术帮助[3]。

2.2 生物修复

在生态修复工作中不仅仅需要合理的对环境进行分析,还需要更加切合实际的治理方法,以保证可以通过治理方法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那么在修复过程中有关部门就可以利用生物修复技术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这一修复方式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生物对污染物进行降解,进而在发展过程中对环境进行有效修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一修复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被污染生态环境中[4]。

2.3 物理与化学修复

在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还可以利用物理和化学的方式开展工作,这一工作开展的主要方式就是利用温度、阳光、化学制剂等方式对被污染环境进行治理,通过这样的方式将被污染水资源中的污染物转化成为无害物质。

2.4 植物修复

植物修复的方式在生态修复工作中经常出现,这一修复方式就是利用植物对被污染环境进行治理,通过植物根系将土壤环境进行调和,最终达到生态环境有效修复的目的。

2.5 高度重视水工环地质调查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作用

水工环地质调查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要高度重视水工环地质调查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只有通过详细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才能精准查明生态环境现状,进而为制定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措施(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3 结束语

通过以上总结可以了解到,在当前这一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应如何有效开展。那么在发展过程中有关部门就需要利用合理的方式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以保证在治理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治理效率,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进而为我国社会与经济长久稳定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参考文献

[1] 黄莉,翟思宇.水工环地质调查在生态修复中的意义研究[J].华东科技(综合),2019,(12):1-1.

[2] 王新贺.水工环地质调查在生态修复中的重要性[J].地球,2018,(11):93-94.

[3] 魏芳.生态环境保护大背景下水工环地质勘查要点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20,No.544(4):244-245.

[4] 陳小巍,杨辉鸿.分析水工环地质调查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策略[J].世界有色金属,2019,No.529(13):250+252.

猜你喜欢
生态修复
贵州石漠化生态修复进程中的生态道德问题各因子相关性分析
辽河生态廊道景观恢复之路
景观都市主义思想下的“废弃景观”修复研究
滨水驳岸景观生态修复及空间艺术设计策略
天津海域牡蛎礁区生态修复示范区域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