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高支模技术应用中常见事故原因及对策分析

2020-12-09 05:35孙永江
写真地理 2020年41期
关键词:混凝土

孙永江

摘 要: 在建筑发展过程中高层建筑成为主要趋势,建筑存在多样布局、复杂结构,较高层高和较大跨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施工人员的施工难度。所以在高层建筑建设中经常使用高支撑模板,相较于普通模板更加宽大。高支撑模板有着较强适应性和较大承载力,能够将是公众的问题有效解决,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会存在高支撑模板不稳发生坍塌事故的情况,这将损害人们生命以及财产安全,相关部门应该重视这些问题,有效排查安全隐患。本文基于此对混凝土高支模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 混凝土;高支模技术;常见事故

【中图分类号】TU75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41.113

目前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人们生活节奏随之加快,建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建筑设计更多样化和高层化。高层建筑能够缓解城市用地面积不足的情况,但建筑高度增加,加上内部结构更加复杂,会使用难度系数较高的高支撑模板。在近些年频繁发生高支坍塌和高空坠落等事故,在这样的情况下,使用人员需根据相应规范操作應用高支模技术,并遵循施工中的安全行为准则,根据正确顺序按照高支模板,在完工后进行合理拆卸,以此降低安全事故出现的几率。

1 高支模技术应用意义

现阶段建筑物的层数更高和跨度更大,施工中更广泛的应用高支模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高支模技术成为一项主要技术。高支模技术能够缓解高空作业困难,技术具有先进性和可靠性,能够将施工质量和效率提升,以此保证顺利开展高层建筑施工工作。应用高支模技术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发展,在高层建筑施工中这一技术成为主要核心技术。

2 高支模技术应用常见事故原因

2.1 违规搭建

一些施工单位为保证施工进度,没有根据相关流程来搭设高支模。高支模工程的危险系数较高,在搭设高支模方面我国制定相应规范程序,开展施工工作前,应该制定施工专项方案,在总工签字后,需要通过专家认证,才可以搭建高支模。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会存在“先搭后批”情况,没有经过审批,施工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在高空进行作业,没有根据正常顺序随意搭建,这会使高支模出现不稳情况,严重时会产生坍塌事故,事故风险增加[1]。

2.2 设计存在缺陷

现阶段很多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随意编写计算书,或是不具备计算书。制定高支模专项施工的方案时,也应编写计算书,目前计算书编写方面还有很多问题存在着,进而使高支模施工有不稳情况出现。比如,计算理论落后,高支模经常会出现复杂情况,原本应用设计概率极限状态法比较简单,但无法有效计算整个支架;在长期反复使用钢管支架过程中,会有腐蚀、弯曲以及截面积受损等问题存在。计算中很难重视这一情况,计算出的截面承载力比实际情况不符,这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在完成结构浇筑标准值荷载值比规范规定大,浇捣过程中,荷载会有集中受力情况出现,这都将导致高支模不稳,从而难以正常开展施工工作。

2.3 未遵循方案要求

很多事故工程没有根据经过审批的专项方案来搭设,容易出现坍塌情况,浇筑混凝土安全受到浇筑中变形及移动情况的影响,这要求高支模稳定性、刚度以及强度达到标准,搭设高支模质量差会出现安全事故[2]。搭设高支模过程中会出现未拧紧螺栓、未连接节点、顶部水平杆未牢靠连接立杆、缺少水平与斜支撑、不具备剪刀撑降低高支模承载力以及现场土层高低不平等问题,需要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高度重视,规范搭设,能够减少坍塌事故发生。

2.4 材料与标准不符

搭设高支模材料在反复使用后会出现磨损、弯曲、裂缝以及腐蚀等问题,从而与质量标准不符合,若在计算中没有重视这一内容,会对钢管力学性能产生影响,导致计算理论承载力比实际承载力大;开展施工工作前,应严谨开展检验高支模施工材料的工作,与标准不符的支架材料将会降低其承载力,搭设高支模材料将决定施工安全,所以施工前应合理选用模板。

3 合理解决高支模技术应用问题的对策

3.1 合理选择技术方案

开展高支模施工工作前,应去到施工现场进行勘查工作,从而设计出合理的专项方案,在经过审批认证后,才可投入使用。开展施工工作前,监管人员应该检验确认搭设高支模的材料,有效控制施工现场,检查支架连接的不同节点和支撑的不同方向,施工和监察工作应同时进行,以便及时找出并解决问题。打造专业团队,检查并审批设计方案,确定其可行性[3]。除此之外,方案设计过程中,应重视材料缺陷性,确保实际荷载与模型荷载更接近,确保有可靠地高支模技术。施工中使用相关方案,防止集中受力,导致高支模不稳定,比如集中受力区域可设置核心柱,将区域承载力增加;为确保搭设强度,可通过拆卸边缘部件分散传递部分集中力量;设置加强区确保高支模整体刚性以及强度,应用中需结合现场情况来选择方案,从而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3.2 规范管理

开展高支模施工工作时,施工单位与责任人需重视搭建高支模的工作,有效进行现场管理,落实责任到每个人身上,防止有人为因素导致的坍塌事故出现。施工前应规范流程,专项方案在审批认证后搭设高支模,并且需要严格规范搭设顺序,不应对方案随意更改,实用科学的混凝土浇筑技术。除此之外,监管部门需培训施工人员,将其安全意识加强,规范搭设技术,防止出现较大的搭设误差,杜绝人为因素导致的坍塌事故。

3.3 科学安装和拆卸

在安装高支模时,应根据标准及规范来操作。在搭设中需要保障梁线和控制线位置,搭建梁底,加强固定楼面模板,完成以上工作后,应及时拆卸顶架。完成施工后需拆卸高支模,混凝土强度符合相应标准后,拆除高支模需要根据正规顺序进行,及时清理保养拆除的高支模支架与配件,将其使用寿命延长。

结束语:频繁发生高支模事故的原因主要是技术比较复杂,所以各施工负责人和监管部门应加大重视程度,打造专业高支模的施工团队,对高支模事故进行更加系统、规范、科学的预防,避免受到坍塌影响出现人员伤亡情况,在施工中更好的应用高支模技术。

参考文献

[1] 李荣萍.钢筋混凝土结构高支模施工技术以及安全控制措施[J].装饰装修天地,2020,(1):288.

[2] 王浩.对钢筋混凝土结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4):57-58.

[3] 王小红.混凝土高支模技术应用中常见事故原因及对策分析[J].建筑·建材·装饰,2018,(22):139-140.

猜你喜欢
混凝土
混凝土试验之家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在房建中的应用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混凝土,了不起
混凝土引气剂的研究进展
小议建筑混凝土的发展趋势
废弃混凝土的回收应用与分析
浅淡引气剂在抗冻混凝土中的应用
变态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