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分析七氟醚、氯胺酮分别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对小儿单侧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的麻醉效果

2020-12-09 05:22郭志彬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单侧氯胺酮七氟醚

郭志彬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分析七氟醚、氯胺酮分别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对小儿单侧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单侧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的患儿5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氯胺酮分别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对观察组采用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对比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等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各方面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效果优于氯胺酮分别复合骶管阻滞麻醉效果,观察组患儿不仅不良反应较少,而且术后的苏醒时间也较快,综合评价较高。

【关键词】七氟醚、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小儿单侧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麻醉效果

【中图分类号】R72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1-0277-01

在小儿单侧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中,因为手术会给患儿带来疼痛,患儿年龄又较小,若感受到疼痛后,便会不配合手术,对手术造成较大的影响。[1]同时患儿对药物的耐受力又较弱,如果使用药性较为强烈的麻醉剂则会对术后的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因此使用何种药物对患儿进行麻醉,是非常重要的。我院采用七氟醚、氯胺酮分别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对患儿进行麻醉,发现有效的麻醉药物能够减少手术的困难度,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本次研究在于分析2种麻醉药剂对患儿手术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选取的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进行小儿单侧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的患儿52例。观察组:26例;年龄分布5~1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8.1±2.3)岁;对照组:26例;年龄分布4~1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8.3±2.4)岁。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

(1)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氯胺酮分别复合骶管阻滞麻醉:术前要做到禁食禁水,对患儿进行肌肉注射阿托品每千克0.1毫克,氯胺酮每千克5-8毫克,带患儿完全失去意识后进入手术室。

(2)观察组:观察组的患儿采用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术前6-8小时禁止进食,术前3小时禁止饮水,患儿进入手术室后,半开放吸入氧气5-6L/min+2%-5%七氟醚,等患儿意识完全消失后,静脉注射阿托品每千克0.1毫克,咪唑安定每千克0.1-0.15毫克[2]。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2组数据如下:1、对2组病患的SBP、HR、RH評分,2、对2组患者的苏醒时间进行记录评比。

1.4 统计学方法:将收集整理后的两组患者数据使用SPSS21.0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2组病患者一般临床指标功能对比

对比两组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具体情况见表1。

2.2 2组病患者苏醒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较快,且手术时间及出手术室时间都较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详见表2

2.3 2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非常满意为57.96%(15/26),满意为38.46%(10/26),不满意为3.85%(1/26),总满意度为96.15%(25/26);对照组非常满意为30.76%(8/26),满意为19.23%(5/26),不满意为50.00%(13/26),总满意度为50.00%(13/26).

3 讨论

大部分小儿腹股沟疝是先天性的,绝大多数无需采用方法进行治疗就可以自愈,少部分患儿由于病情较为严重无法自愈,需要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有效治疗。儿单侧腹股沟疝与成人腹股沟斜疝手术方法具有较大区别,在手术中无需另外进行修补手术,只需做疝囊高位结扎,关闭没有闭合的鞘状突。等到患儿腹股沟管强度恢复正常后,病情复发率较低,一般来说手术治疗是治疗小儿单侧腹股沟最为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在小儿单侧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中使用麻醉药物进行镇痛是常见的,其中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方法效果比较好,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消除快,无积蓄,对患儿的身体没有过多的损伤,能够使患儿更早苏醒。一般手术中进去患者体内的麻醉成分越多,术后的不良反应就越明显。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方法相较于氯胺酮分别复合骶管阻滞麻醉,不仅麻醉效果好,而且对患儿身体药物的残留也较少,对人体影响较小,比较优势较为明显,值得进行临床推广使用[3]。

综上所述,我们可从数据上明显的看到,观察组采用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后患儿的各项评分均高于采用氯胺酮分别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仅临床指标指数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出手术室时间,及术后的住院时间也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在术后更够更快的苏醒,且患儿在术后的不良反应也较少,麻醉的效果较为显著[4],证明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是小儿单侧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更为适合的手术麻醉方法。

参考文献

[1] 彭志宏,昌克勤,毕好生.七氟醚快速吸入诱导在小儿法洛四联征收麻醉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9,11(3):686-687.

[2] 杭黎华,邵东华,王洪等.氯胺酮减轻雷米芬太尼致术后痛觉过敏的半数有效量 [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6,26(2):243-246.

[3] 杭黎华,戴体俊,曾因明.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与吸入麻醉药对小鼠催眠、镇痛的作用关系[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6,26(3):92-94.

[4] 王丹,戴体俊,马涛等.氯胺酮、丙泊酚和羟丁酸钠遗忘作用与NMDA受体的关系[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6,26(7):45-46.

猜你喜欢
单侧氯胺酮七氟醚
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方案研究
七氟烷与氯胺酮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单侧咀嚼有损听力
氯胺酮或能减少饮酒
麻醉药氯胺酮可缓解抑郁症状
600MW机组空气预热器拆装方案
七氟醚与丙泊酚用于小儿烧伤手术麻醉维持的比较
丙泊酚及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小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间躁动表现的观察及分析
七氟醚复合氯胺酮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