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建工程前期报建及项目管理

2020-12-09 05:35赵强
写真地理 2020年41期
关键词:基建工程设计管理

赵强

摘 要: 结合工作实际,本文从报建程序、可行性研究工作、报建人员及团队架构、国有企业自有土地开发利用、设计管理等方面总结了国有企业基建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及经验心得,就如何提高基建项目管理水平及主体管控能力进行了总结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途径和想法,为今后基建项目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基建工程;前期报建;设计管理;投资质量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41.097

1 基建工程前期报建

1.1 报建程序

基建工程报建工作是一个专业规范知识和政府规定程序交织组合的系统工作,是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

国有企业基建项目报建工作必须经过两个过程:一是上级主管部门或国资部门的审批程序,二是政府管理部门的报批程序。政府部门前期报建主要包括土地出让办理、可行性研究、环评、能评、选址、外部条件评审、用地规划、设计要点、用地预审、项目立项、总图评审、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各种手续,涉及到发改局、国土局、规划局、建设局、消防局、环保局、城管局、市政园林、气象局、人防办等政府部门,盖上百个章,各项工作环环相扣,只要哪个环节需整改,就会导致部分手续前功尽弃。

1.2 可行性研究工作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企业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必须充分论证拟建项目与规划的符合性及产业政策与行业准入要求,做好资源综合利用分析、节能生态分析、征地拆迁与建设用地分析、环保与生态分析、经济效益分析、社会效益分析,充分论证各方面存在的风险因素及风险水平。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不少企业不重视可行性研究工作,仅仅围绕上级领导意图或者讲话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流于形式,不切实际,不能有效预测评估可能发生的困难,导致项目运作过程中,困难重重或难于执行,甚至项目不能落地。同时,中途方案的反复变更,意味着已完成的一大部分报建工作将会前功尽弃,这对报建者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噩梦,充分重视可行性研究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1.3 报建人员及团队架构

一个合格的工程项目报建管理人员,不但要精通人际关系管理艺术还要精通专业业务知识,熟悉报建各个环节的要求并能够及时准确反馈。而报建团队的模式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根据个人掌握的资源不同,各方面的能力不同,每人分别办理某一项或几项报建手续,从而根据“能力”不同将工作划分,上游人员办妥手续后即转交下一环节的人员负责,整体效率较高,但需占用较多的人力资源,这种模式在大型地产开发公司较为常见。另一种是一个报建人员单独负责一个项目,自始至终负责到底,好处是对项目全局掌握,各环节顺畅衔接,但由于人的专业、社会因素所限,不是任何环节都精通,个人精力有限,沟通协调工作量大,实际效率并非尽如人意。国有企业大型基建项目一般都是非常态的,项目建成后临时管理机构即刻撤销,项目不具有连续性,再者国企基建专业人才较少,故一般采用这种模式。

1.4 国有企业自有土地的开发利用

国有企业对自有土地进行开发利用,如果拟建项目性质与土地性质一致,按正常程序报建,如果不一致,则需进行地块控制性规划调整,比如化建大厦项目建设用地原规划性质为办公用地,经多方努力,变更为商业、办公用地,最终调整为Rb类住宅混合用地,这个工作难度是很大的。如果经营性项目以整商或商品房等形式出现,根据目前相关政策,土地需要进行收储,履行招拍挂程序,履行招拍挂程序后是否可以重新获得土地,上级监管部门是否会审批,都是未知数,存在极大风险。

2 基建工程的设计管理

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自身的表达、城市品质及企业整体形象的提升。另外,设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项目使用功能及投资质量。

基建部门要努力做好设计前期准备工作,从专业的角度,根据建设计划、目的拟定招标设计任务书,方案招标,组织对项目开发定位、总体规划及要求、交通组织、功能定位、沿街建筑形象、空间景观、建筑结构设计、绿色生态技术设计、建筑经济性等方面进行评审,大部分建设单位都会在这一阶段投入大量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经过多轮的方案竞标,内部评审,专家咨询论证等,希望能磨出一个精品来。同时,方案设计时应具有超前意识既要考虑单项规划设计近期的实际需要,又要放眼未来的远期发展,保证在以后若干年后不落后,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环境的变化。

基建管理部门要充分重视总图设计管理工作,总图设计涉及场地布局、公共配建、停车配建、日照影响、消防、空间景观、间距退让、交通影响、给水、雨水、污水、煤气接入、供电接入、通信等方面内容,基建人员要做好相关各政府职能部门意见的征集工作,这部分工作协调量大,应引起足够重视。同时根据设计要点,项目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高度等相关指标均应符合设计要点要求,再此基础上对前阶段方案文本进行细化和深化。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要依据设计单位的进度安排进行相应的中间成果控制,保证成果的质量,中间成果一般是指在建筑、结构及各设备专业初提及终提两个阶段所提资料图。另一个关键环节是成果审查,即组织内外部资源(外围设计专家和基建项目管理机构)对成果图纸进行详尽的审查,例如:确定经济合理的结构方案,就各结构参数作深入探讨与交流,力求得到合理的基础及结构形式、合理的柱网布置、合理的结构截面尺寸、合理的結构参数,保证钢筋含量及混凝土含量控制在目标成本范围。

3 结论

基建工程的管理不同于施工项目的管理,它是整个项目从无到有的全过程管理,包含了概念的形成、项目评估决策、立项、两证办理、设计管理、质量安全控制、竣工验收及交付等诸多不可或缺的工作环节,任何环节的成功与否都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成败,具有周期长、专业广,要求高等特点。作为基建管理人员,需要我们不断地加强人际关系、政策法规、设计及项目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总结,努力提高项目前期报建质量及效率,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及管控能力,保证基建项目投资质量,提高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 余源鹏.建设项目甲方工作管理宝典-建设单位基建管理部门.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

[2] 万科地产概念设计成果标准.

[3] 浩明.基建科长手册 [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8.

[4] 关志一,刘莹.十四化建新华路集资建房项目申请报告.2013.

[5] 汪傧.对提高基建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思考.山西建筑.2008.

猜你喜欢
基建工程设计管理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管理研究
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要点解析
某电站工程设计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接口关系研究
风电场建设项目中设计管理的方法探讨
浅析如何加强消防部队基建工程招标审计工作
浅析医院基建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议EPC模式下的石油化工项目管理
论建设单位在基建工程项目中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性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