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水利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020-12-09 05:35张布碧
写真地理 2020年41期
关键词:水利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分析

张布碧

摘 要: 信息化技术水平的提升将会带动水利工程管理项目的更好更快发展。在日后的推进过程中,应对现阶段显现的问题加以重视,完善信息化技术在建设项目各个环节与阶段的应用。随着现代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不断扩大,对技术的质量要求以及信息的传递要求不断提升,而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已经不符合现在的发展需求,降低了工程项目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同时也阻碍了施工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信息化技术;水利管理;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V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41.175

引言:信息化技术诞生于上个世纪,由于其具有提升工程项目效率、降低人力物力消耗等优点,如今已经被应用于各个领域。水利工程所涉及的工程量巨大,施工周期长,成本高,需要政府及国家投入大量的物资能源,所以,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得到了大幅度的采用,信息化技术可以保证工程管理的顺利运行,充分的提升了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效率,提高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1 信息化技术在水利管理中的应用优势分析

1.1 节省资源消耗

水利工程项目本身是一项工作量较大的工程,工程能否顺利开展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自然灾害、地形环境以及前期投入等,并且水利工程项目的周期长、难度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参与,往往耗资巨大[1]。所以,通过对信息化技术的引进,可以有效的改善以上问题,信息化技术具有简洁、高效的优势,在实际的水利工程管理中,信息化技术可以将工程分层次的进行管理,将不同层次的工作分配给不同的人员,将整个项目的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同时制定出更加完备的图纸方案,节省不必要的消耗。

1.2 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效率

为了減少水利工程中的噪音或者环境污染对城市的伤害,水利工程项目一般会建立在郊区或者野外。由于水利工程项目的地理环境较为偏僻,所以很难进行科学的管理,当有突发情况出现时,也很难得到及时的管理维修,所以,通过对如今的信息化技术的引进,可以利用一些自动化设备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实时监测,技术人员通常会使用传感器设备进行监测[2],传感器较一般的设备来说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传感器通过对水利工程的各方面数据进行搜集,再反馈给管理人员,管理人员根据反馈的数据可以对设备实时监控,当问题出现时,也可以及时的应对和解决,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

2 水利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因为水利工程品的体积较大、位置较为固定且形式复杂,所以在进行建设时候工程周期较长,使用资源的品种和数量都比较多,因此更加需要对其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地管理。在此过程中,水利项目的管理体现出了如下特点[3],第一水利项目管理涉及到很多部门,不仅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还要管控材料、安全、质量、技术等多方面内容。第二水利项目管理工作比较复杂,建设过程需要消耗很多不同种类的资源,不同的部门与不同的资源增加了管理工作的复杂性。第三在进行水利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有序进行,还要符合循序渐进的规律。第四水利施工项目中各方面的工作都紧密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活动间复杂的交流传递提升了项目管理过程的频繁程度。

3 信息化技术在水利管理的应用策略探讨

3.1 工程管理系统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可以应用于工程管理系统,并可以使水利工程项目的工程管理系统更加健全。在实际的水利工程建设中,技术人员可以提前采购一些集成化的系统软件,再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对软件进行优化,使软件可以适用本工程的建设系统,通过对集成化软件的应用,节省了许多不必要的投入,很大程度的提升工程的功能性,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同时,技术人员还可以自己研发一种适用于本工程的集成第三方软件,提前的通过模拟仿真确保软件的安全性,再投入使用,扩展系统的功能,加强管理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集成化软件都适合水利工程项目,所以需要技术人员结合自身项目的实际情况对软件进行相应的改进。

3.2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作为人们的日常上网所需的主要设备,近年来更新换代速度极快,功能也逐渐增多,如今,计算机的仿真技术也走入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领域。总体来说,计算机仿真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的模拟,利用一些仿真软件对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进行合理的预测,将预测结果不断的进行优化,得出最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方案,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效率,使得工程管理具有更高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例如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之前,可以通过仿真软件对工程项目的周边环境、自然天气等进行合理的仿真,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结合实际工程建设的参数,进行参数化扫描,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并制定合理的应对方案,保证在突发情况出现时,可以根据应急预案做出解决措施。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计算精度,传统的预测方法需要人工进行勘测,不仅效率低,误差也较大,与传统的人为测量相比,利用计算机不仅可以提升的工作人员的效率,也使得计算结果更具有真实性,可以留下更多的时间给工作人员进行其他的工作研究。

3.3 卫星定位技术的应用

我国的卫星技术应用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应用卫星定位技术,可以使得监测速度更快,精度更高,操作更简便,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可获得所需的三维定位坐标。不仅如此,卫星定位技术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即使在大雾、大风天气下,仍可以覆盖很广的区域,且与人工定位相比,卫星定位技术还具有长时间待机的优点,卫星能够持续24小时为水利工程搜集信息。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的逐渐提升,卫星定位技术已经相对的成熟,所以,在水利工程中应用的卫星定位技术也较为成熟,一般采用北斗卫星系统或GPS卫星系统。

结束语:如今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技术可以保证水利工程的顺利开展,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层面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但是由于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时间不长,所以或多或少的会存在着一些技术上的问题,这也就成为了技术领域科研人员所要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现有的信息化技术和信息化设备进行创新开发,综合实际情况等多方面因素,不断提升我国的信息化技术水平,造福水利工程建设,提升我国的经济水平,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侯景梅.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0,49(08):104+108.

[2] 陈生军.信息化技术在水利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1):140.

猜你喜欢
水利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分析
基层水管单位电子档案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企业财务管理受会计信息化的影响和对策
浅析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中学田径训练模式
新型传感器在汽车技术中的应用分析
浅析信息化技术在一体化手术室建设中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