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有效途径分析探讨

2020-12-09 05:35郭名法
写真地理 2020年41期
关键词:途径分析识字写字语文教学

郭名法

摘 要: 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而言,识字写字的质量直接影响阅读的效率和效果,并进而影响到整体的语文学习。本文理论结合实践,针对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有效途径分析研究。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识字写字;途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41.184

汉字是我国的文化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每个汉字都有独特的内涵,都不是无源之水。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一直是重点,怎样让学生快速、准确地识字,是广大教师必须面对的难题。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教师必须根据汉字的特点和组成规律,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創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领略汉字的文化内涵,才能切实提高识字写字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本文理论结合实践,就基于字理情理的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策略进行了解析。

1 借助字理教学,提高识字写字效率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迅速,并表现出贪玩、好动且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等行为。而在实际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中,大多小学语文教师并没有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兴趣爱好设计教学过程。部编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识字写字教学,这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成绩,而且对学生未来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1.1 利用字理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讲,汉字是一个个难记又难写的符号,他们对单纯的字形讲解会感到枯燥乏味,学习兴趣不高。而学习兴趣是决定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只有让学生从识字中发现乐趣、体验到快乐,才能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并逐渐上升为对语文的热爱。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小学生对涉及到分析汉字字理的教学内容有着异样的热情。教师应挖掘汉字本身的文化内涵进行识字教学,使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引导学生对“字理”进行分析,不仅能让学生认识汉字,更能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内涵与规律,有助于他们掌握识字的方法和技能,有效提高教学有效性。例如,在学习“寒”字时,教师可以依据字理进行分析:一个人住在铺着冰盖着草的房子里,会是什么样的感受?这样不仅让学生体会到识字的趣味,更能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1.2 多种方法,渗透汉字字理。字理识字的一般过程是先读字音,然后解析字理,最后识记字形。解析字理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图示法,用图片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字理;点拨法,如教“牧”字,点出“牜”是“牛”的变形,“攵”是手拿鞭、棍的意思,那“牧”的意思就是手拿鞭子放牛;联想法,通过引导学生去想象,发现字理,如 “沙”字,引导学生想象河水少会看到什么;演示法,如“看”字的教学,演示手搭在眼睛上方看的样子;歌诀法,如教“互”字,可引导学生用歌诀“上一下一,倒七正七,互相学习”来帮助记忆,在“尘”“尖”“从”“众”的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通过观察这些字的构成,引导学生思考各部分表示的意思,让学生自己总结发现“小土尘,小大尖,双人从,三人众”,通过简单的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猜谜法,如教“画”字,可以让学生猜字谜“空山中间一方田”。渗透字理的方法还有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应灵活选择、合理运用,也可以将多种方法结合使用,凡是能够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又符合汉字字理的方法,都可以加以利用。

2 情理识字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

传统的识字写字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过程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许多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被引入到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中。

2.1 读文解字,挖掘汉字中蕴含的情感。音、形、义的和谐是汉字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其中也蕴含着情感的传达。识字与阅读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构字原理,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中发现汉字蕴含的情感,体会汉字的意韵,从而能够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例如,教学《游子吟》中对“吟”的教学,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整首古诗,然后将“吟”字的教学融入到对古诗的理解中,不仅读字音、识字型、解字义,更要引导学生将“吟”字的理解融入诗文所表达的情感意境之中,从而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理解文本表达思想情感的同时,更深刻地理解了“吟”字所蕴含的情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2 探寻字源,体会汉字厚重的文化底蕴。汉字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在小学识字写字教学中,教师可以深入探寻字源,引导学生体会汉字所蕴含的文化,不仅能引起学生的识字兴趣,而且能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例如“拜”的教学,可以给学生讲述我国古代“拜”礼的特征,两手交叉,高过头顶,“拜”字右边一横就是代表人的头部。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看到这个字就会产生画面。找到了字的源头,一切都顺理成章,自然贴切,真正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总之,识字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根基,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中,以字理为本。通过情理让学生了解汉字的组成规律,不但能增强学生对汉字音形义的记忆,还能有效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是提高识字写字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1.

[2] 李康乐,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写字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课外语文.2020(18):40+42.

猜你喜欢
途径分析识字写字语文教学
简析指导幼师开展视唱练耳教学的途径
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途径分析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理论研究
《给刘洋阿姨的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让妙想与“霞鹜”齐飞
新课标下识字写字教学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