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评价分析

2020-12-09 05:35刘英
写真地理 2020年41期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学习能力学习方法

刘英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大力推进,各大中型高校都开始吸收和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保证教学工作的有效实施,特别是在初中教学阶段。初中学科作为高中前最重要的过渡时期,其教学质量的控制与提高,关系到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学习心理的变化。根据新课程标准,地理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探索,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学习地理。探究式学习是未来地理学习的一种趋势,它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

关键词: 探究性学习;初中地理;学习方法;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41.195

1 初中地理探究性教学的问题

在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上课模式仍然是以教师的讲解内容为课堂章节授课核心,学生在被动的学习情境里进行知识的汲取消化,难以在抽象思维中将所学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内化解读,学习方式过于刻板,久而久之,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自我驱动力不足,不仅是学科学习的兴趣值趋向于无,地理教师的教学质量难以提升,还会导致学生对于课堂所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的关联性理解欠缺,难以在实际生活过程中将知识点进行科学、合理的结合运用,实现不了应用衔接,这也意味着学生本应在学校接受系统化整体教育,培养自身对社会生活的拓展实践能力,助力人生发展,构建全面思维品质,结果却是将所学知识死记硬背应付应试教育背景的考试所需,难以活学活用,对于知识的理解局限在教材课本,以考试重点为学习方向,形成为了考试而学习的恶性循环,教师更是基于考试、升学的考量,忽视教材挖掘,对于教学内容的拓展与延伸流于表面,使学生难以建立课内外知识巩固、探究的高效融合。

2 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应用

2.1 启发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学习课本知识前,老师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搜集相关资料并结合课本的图文资料,对即将学习的课程内容进行猜测。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本节课程的印象,帮助学生把知识点记牢。

在搜集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对自己收集的知识进行学习,课堂交流讨论,就是学生间的知识分享,可以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让学生从被动地接收知识到主动地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是探索性学习的最终目的。探究性学习和“填鸭式”的被动学习相比,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2.2 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受条件所限,地理课堂学习中基本不太可能进行实地探究,所以有效地利用多媒体尤为重要,学生通过多媒体进行探究是目前探究性学习最可行的方法。比如:在学校原有的投影仪、幻灯片基础上,引入课程教学现场连线,短视频教学,影音资料教学等,使地理教学的教学形式更加贴近学生视角,地理教学的内容也更为生动、直观,抓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并在此基础上引发学生下意识的地理好奇心,在潜意识中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进行思考探究。

通过形、声、色等多途径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几个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同时老师也可以利用ArcGIS等软件将学生材料制成视频课件等,降低学习难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 探究性学习的技巧提升

3.1 探究问题的合理设置

合理的设置问题是探究性学习方式的一个关键点。问题设置得简单了,探究性学习的意义不明显,问题如果过难,探究起来费时费力,还容易打击到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设置问题时,教师一定要慎重选择,做到难易适中。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能力不同,所以在问题设置时也要注意到学生的差异性。努力让所有学生都能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

3.2 适度引导学生

探究性学习的另一个关键点在于教师适度地引导学生。在探究性学习方式中,老师应该是一个引领者,在引领过程中也要掌握一个度。如果担心学生不会自己探究,学不到知识而过度引导,探究性学习就会失去意义,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就学不到自我思考自我探索的能力。当然教师不引导也不行。不能完全让学生自学,很多学生根本找不到切入点,更达不到探究性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引导时一定要给学生开好头,该放手时果断放手,掌握关键的一个度。

3.3 营造探究性学习环境

探究性学习方式不同于普通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需要很多必要的客观条件。如活动器具、活动费用和时间等都要创造。另外组织和安排探究性学习也是需要考虑的,如需要外出的探究性学习,带队人选、人员分組、组内分工甚至和家长之间的沟通等这些准备工作都要提前考虑到并做好,这样才能为学生的探究营造出良好的探究环境。

3.4 注重推理验证,实现探究效果

在进行地理教学的课堂当中,教师的目标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学生对已有的理论进行学习,而是要促使学生积极自主的参与到地理知识的学习实践当中去。教师可以事先根据某个地理知识的理论来准备一些相关的材料,然后让学生来根据所准备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以及归纳,促使学生能够自觉的发现其中的问题以及产生变化的规律等,就比如,学生在学习洋流对气候的影响课程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自主的去查阅世界气候的分布图,学生们经过自主的查阅,很快就会得出一定的结论,并最终和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相互印证。

4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学科的教学工作开展中,使用探究性教学法,需要地理教师首先树立正确的探究性教学方式及教学理念,加强教学过程中关于地理知识的深度开发,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进而保障地理教师教学过程中地理知识体系的科学讲授,实现生活与知识的深度融合,探究地理的学习层次,最终提升地理学科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利云.浅谈信息技术促进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0(14):103-104.

[2] 张苗.注重体验,促进成长——体验式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23):178-179.

[3] 陈辉.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1):120.

猜你喜欢
探究性学习学习能力学习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策略的培养
高中语文教学探微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浅析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