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教学方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例谈

2020-12-09 05:35李学国
写真地理 2020年41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运用

李学国

摘 要: 科学课程是一门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一起的综合类学科,在生活中很多常见的现象,都可以在小学科学课本中找到对应的原理、内容,具有一定的实践性。若是采用单一的讲授式教学,则小学生很难理解、掌握科学知识,应结合现代化教育理念,将多种教学方法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多种教学方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今后开展的相关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多种教学方法;小学科学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41.207

对于小学科学课程教师而言,如何较好的激发学生兴趣、保证教学内容丰富,是新时期下必须要思考的重要問题,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与科学课程本质、新课标要求相符合,应对小学科学教学进行创新性思考,提高科学课程教学质量。因此,联系实际分析多种教学方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1 多种教学方法运用的必要性

目前,小学科学教学的形式主要以讲授为主,教师会根据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为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前准备任务,然后在课上依次讲解知识以及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教师只需要按照教师要求,完成操作即可,虽然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实践、实验性质,但在此期间学生并不会通过自己的思考、验证、实践、讨论得到最终的答案,更多的是遵循教师完成操作,难以真正意义上获取知识;还有一部分教师,通常知识进行单纯的知识讲解,让学生了解知识、记忆知识,却没有从学生理解角度出发,导致学生无法真正意义上掌握科学知识,并应用于实践。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科学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多种教学方法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有效运用,能够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可以改变以往课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丰富教学内容,同时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位置,使小学生能够在全新教学环境下,被彻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小学生学习提供根本动力;另一方面,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为小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实践创新的良好平台,帮助小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提升科学素养,符合新时期下社会发展需求[1]。

2 小学科学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策略

基于上述分析,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单一的课上教学模式往往难以起到作用,更多的是要从学生角度出发,构建起多元化课堂,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落实科学实践部分,保证教学质量[2]。

2.1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基于现代科技发展起来的教育手段,是现代化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尤其是小学科学知识有着一定的抽象性,单一讲解学生难以完全明白,必须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并茂的特点,将最为详细、全面的资料与科学知识,直观的展现在小学生面前,尽可能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与此同时,各种动画、实验、记录视频,能够较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3]。比如,教师在讲授《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程时,教师就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放大镜下的昆虫形态图片,让学生能够对昆虫有着初步了解,也可以利用《动物世界》中,关于昆虫方面的相关视频,甚至于还可以延伸到昆虫与植物两个方面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昆虫与植物之间的共生关系,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生潜在的求知欲望,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为科学素养提升打好基础。

2.2 实验教学

与传统教学相比,实验教学是一种以学生实践、创新、自主探索为核心的教学形式,然而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这种教学方式在课上很难完全实现,除了教师自身意识不强以外,更为主要的是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再加上小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较差,一旦出现问题很有可能导致学生出现受伤的情况,必须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谨慎操作,在保证学生健康、安全的情况下,开展实验教学,为小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与平台[4]。以《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这一部分科学课程讲解为例,这一实验本身不具备较强的危险性,只需要注意学生不会误食碘酒即可。教师可以事先为学生准备一份新鲜的米饭,然后使用一次性勺子,让学生分别拿去一份,先是舔一舔,让学生分辨味道,在咀嚼一分钟以后,再一次分辨味道,引导学生进行淀粉与碘酒实验,同时教导学生正确使用胶头滴管,掌握正确方法,让学生观察碘酒滴到米饭上以后,是否发生颜色变化,而后展开小组进行讨论,得出淀粉在遇到碘酒以后会变成蓝色,帮助学生更进一步掌握科学知识。

2.3 生活化教学

科学知识本身与生活就有着密切联系,是对生活现象、生活原理的高度总结,并将其抽象为理论知识。因此,生活化教学的实施,对于小学生理解、掌握科学知识是十分必要的。这也就对小学科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本身必须具备发现生活事物与科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与感受、发现、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科学知识的应用方法,了解生活实际的本质,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5]。比如,教师在讲授《一天的垃圾》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从生活角度出发,以提问的形式进行引导。可以提问“你们平时怎么处理生活中的垃圾呢?在家怎么做呢?在学校怎么做呢?”引发学生思考,从身边问题出发,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帮助学生了解生活,拉近课堂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小学教育工作也发生变化,科学课程作为一门必修学科,开始不断调整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能力、思维为目标构建课堂。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生活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恰当的时机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增强小学生的课上体验,提高教学实效性,为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精神、知识等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秀兰.多种教学方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例谈[J].读与写,2020,17(4):219.

[2] 洪美华.多种教学方法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读与写,2019,16(12):21.

[3] 茅青云.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实践[J].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8,000 (008):P.78-79.

[4] 姚晓娟.STEM教学在小学科学课程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赤子,2018,(15):74.

[5] 王新红.多种教学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A版,2014,(8):185-185.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教学运用
探究小学科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思路
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渗透
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
现代信息技术下的小学科学教学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