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2020-12-09 05:35黄长根
写真地理 2020年41期
关键词:应用意识培养小学生

黄长根

摘 要: 小学是培养公民数学素养的关键阶段,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当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平常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一、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培养思考能力;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三、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四、把生活搬到课堂,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关键词: 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41.212

应用意识作为小学数学学科最核心的素养之一,却在平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被老师忽略。小学是培养公民数学素养的关键阶段,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当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平常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1 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培养思考能力

对于数学核心素养的真正内涵来说,在当前国内各教育专家、基础教师都没有达成统一以及一致的看法,不过毋庸置疑的是:数心核心素养是复杂的能力的综合体现,实际当中,可以有效解决常见的数学实际问题。正因为数学核心素养的独特特征,它的培养并不是通过老师直接向学生进行讲授完成的,学生应当处于各种各样的真实的问题情境当中,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进而培养出数学核心素养。本文一再强调问题情境的真实性,主要原因是在小学数学当中有很多题目都类似于与生活挂钩的“问题解决”,对于数学这门课程来说,它当中的“问题解决”一般来自于我们真实的生活当中,而且也是现实当中的问题,其形式表面虽然是虚拟问题,不过本质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问题解决”题型的共同点都拥有一个准确标准的答案。不过在我们身处的现实生活当中,因其复杂性和特殊性,一般会产生很多的真实问题,不像数学一样有准确和标准的答案,不过它在启发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虽方法不同但也最终殊途同归。以北师大版“分数的性质”为例,老师可以询问学生有没有理解这个章节的知识内容,提倡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看待这章当中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思考为着重点,从而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2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良好的情境导入是课堂成功的一半。但很多教师迫于成绩压力,都会以枯燥的复习导入。认为复习导入有助于学生巩固已学知识点。但实际这种导入方式会严重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会让学生反感!但如果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能结合实际生活情境导入,必将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自从开放二胎政策后,很多学生家里新添了小弟弟或小妹妹,他们或多或少都会跟父母去超市给弟弟妹妹买纸尿裤。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中,就可以以买纸尿裤的例子导入:超市中卖的纸尿裤有36块装的也有19块装的,36块装的一袋54.9元,19块装的28.8元,请问买哪一种更实惠?有实际经历的学生碰到这种情境时,兴趣马上会被激发,而且会很快理解这节课的内容,如果教师在课堂授课中适当迁移,对学生其他的实际应用会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3 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

我们想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过来,能够更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首先我们必须先转变我们自己的教学观念。虽然近几年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的实施,我们的课堂变化较大,纯数学问题基本消失了。但应试教育的阴影仍在,我们难免还只会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是否掌握。很多教师只在教学公开课或示范课上做做样子,在平時的课堂上基本上都弱化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甚至直接忽略了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务必改变我们的教学观念,在每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都应该考虑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把该理念作为课堂常态。习惯成自然,若教师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会像呼吸一样自然,把课堂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和学习当中。让他们真正理解“数学有用、要用数学”。我们在转变我们自己教学观念的同时,也可以适当改变我们现有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走出教室,打破传统的数学教学基本上是在教室里完成的模式,让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比如在教学《位置与方向》时,我结合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到操场上去上课,先集体辨认方向,再分小组体验校园实景中的东西南北。回到教室后我再鼓励学生用多种表达方式描述校园内各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学校与周围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学生有了亲身体验之后,不仅更容易理解知识点,也掌握了该知识点的实际应用,一举两得。

4 把生活搬到课堂,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师都希望学生保持安静,能够聚精会神听课。课堂稍微活跃一点,“乱”一点,教师就会马上制止,生怕招来校领导,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确实非常有效,但属于“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生活中到处都是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同样,数学也源于生活,甚至高于生活。如果教师能够把生活搬到课堂,这对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将有非常大的帮助。例如,在“千克和克”的学习中,教师提前让学生每人带1~2个水果(品种不限)过来,在课堂上教师提供电子秤,让每位学生自己称一下自己所带的水果的重量,也可以按小组称一下每个小组水果的总重量,甚至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游戏。虽然这样的课堂会显得很“乱”,但我相信学生的收获必定是常规课堂无法比拟的。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不是短期能完成的,不是平常课堂几个生活情境的导入就能突破的,也不是几节生活化课堂就能解决。我们一定要有决心和毅力,在平常的教学中不能觉得普通的数学问题对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没有帮助,而应该持之以恒,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实际,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包含的内容比较广,这也与“发展全面的人”的核心理念相呼应,在我们日常教学中,我们除了要关注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更应该关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不是课本中的某个具体理论知识,而应该是小学阶段数学的重要思想和方法,体现了数学的本质价值。教师只有充分理解和掌握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灵魂思想,才会在教学设计中融会贯通。才有可能全面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最终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

猜你喜欢
应用意识培养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浅谈高职数学素质教育
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浅议
提升语文课堂游戏教学实效性研究
儿童数学教育视角下的“应用意识”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