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2020-12-09 05:35魏海军
写真地理 2020年41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实施小学数学

魏海军

摘 要: 河北省涞源县是革命老区,地处太行深山区,基础教育比较落后。小学数学是数学系统教学的起始阶段,重点在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以及数学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数学知识脉络,增强学生在接触数学问题时的数学分析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而数学问题教学法就是实现上述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手段,通过做好对教学问题的选择与设计,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分析与知识点的对应,实现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决以及数学思维方式的训练,是扩展学生数学思维范式与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教学方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法;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41.216

学习模式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建模、知识点运用、解决等过程实现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一方面增强对知识点的适用范围加以说明,另一方面提高知识点与实际案例之间的对应与整合,进而实现对知识点逻辑的扩展与运用。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法运用时,一定要做好对问题本身的设计与控制,增强问题难度与学生学习能力之間的对应,让学生能够分析、思维、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实现问题教学法的教学目的。

1 加强对数学教学问题的设计,控制好数学问题的难度、数量

1.1 做好学生的基本学情以及教学内容的分析与整理,增强学生学习能力与教学内容之间的适应度

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法的实施应该建立在对学生基本学习情况以及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分析与整理的基础上,让数学问题教学法与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之间对应起来,让学生能够对数学问题进行理解与分析,才能保障实施数学问题教学法的过程中与学生之间的联动,保障数学教学活动可以顺利进行。

1.2 控制好数学问题教学法中数学问题的难度与数量,做好数学问题的设计与延伸

老师应该主动控制好数学问题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难度与问题数量,要避免所有学生都难以解决数学问题的情况出现,也要避免因为数学问题的数量多而造成的教学重点不明确、教学意图不突出的情况,因此老师在进行问题教学法时一定要做好对数学教学问题设计工作,让学生可以充分融入到数学问题教学情境中来,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与认知能力。

2 开展多样化的数学问题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兴趣性

2.1 采用多媒体进行数学问题的说明,增强学生分析数学问题过程中的形象化

老师应该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进行数学问题的说明,增强学生对数学问题逻辑关键点与思维要求的侧重点的认知,进而增强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的导向性与目标性。比如在进行相遇问题的讲解时,老师可以通过动态图片或者是视频的方式进行相关数学参数的展示,同时通过多媒体软件中的标记作用加强对路程与速度的标记,进而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逻辑关键点。

2.2 利用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模式开展数学问题教学,扩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思维广度

老师应该积极采用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模式开展数学问题教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对某一个数学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自己进行数学思维过程,梳理解题思路并在相近思维能力的学生群体之间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分析,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思维效益。比如老师可以将“鸡兔同笼”的问题交给学生来进行分析讨论,让学生自己寻找解题方法与解题思路,发现与整理两个重要的数学关系式,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分析能力与扩展能力。

2.3 使用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问题逻辑的理解与分析

明确问题,即要小学生明白他们所面临的数学问题是什么。对于所创设的问题情境,有时候学生明白其中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是什么,有时候问题情境会使小学生迷惑,或者只抓住问题的细枝末节,而将真正的问题置之不理……无论学生知道与否,教师都应更近一步加以启发和引导,使所有学生都明确所要努力的方向。

突破口或者说线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尤其是对于数学问题来说更为关键。

老师需要充分利用生活场景进行数学问题的情景创设,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以及数学问题的理解与认知,进而帮助学生迅速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逻辑关键与思维突破口,提高数学问题教学法的效率与质量。例如:在学习圆柱体积时,讲解这样一道习题:要把一个长为40cm、宽为20cm、高为15cm的长方体铁块锻铸成一个底面周长为25.12cm的圆柱体,则锻铸后的圆柱体的高为多少cm?解决此题的关键就是要找准突破口。那么此题的突破口在哪呢?我引导学生思考:要求圆柱的高,根据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可知需要知道圆柱的体积和圆柱的底面积。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就是先求出圆柱的体积;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可知圆柱的体积等于锻铸前的长方体的体积,接下来再求出圆柱的底面积,由底面周长求圆柱的底面积就容易多了。数学问题一般都是层层相扣,紧密联系,逻辑性较强,一旦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问题就会一层层迎刃而解;相反,若找不到线索,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一切努力就会事倍功半。

2.4 让学生进行数学问题的讲解,帮助学生完成对数学解题思路的总结,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老师应该主动将数学问题的分析讲解过程安排给学生来进行,让学生自己来分析数学问题并通过数学公式、运算来解决数学问题,增强学生对数学解题思路的巩固,提升学生在问题教学过程中的综合数学能力,全面扩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思维操作能力。

3 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不在于让学生解决多少数学问题,而是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扩展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思维逻辑与思维重点,进而以思维为出发点增强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实现学生综合数学技能的全面提升,进而提高我县的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素芳《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优化策略》[J]小学数学教育2015(z1)59-61.

[2] 徐兵玲《浅析问题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11).

[3] 石万义《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教学法的具体运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9)194-194.

[4] 张来香《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分析》[J]教育2016(11)220-220.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法实施小学数学
问题教学法在思修教学中的实践
基于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改革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