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课程与岗位接轨化教学现状研究

2020-12-09 05:35郭建飞
写真地理 2020年41期
关键词:接轨高尔夫现状

郭建飞

摘 要: 本文通过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旅游系高尔夫专业课程设置的结构体系和教师教学内容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在高尔夫专业课程学习中的反馈意见、建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发现我院在高尔夫专业课程与岗位接轨存在的不足,导致课程与岗位脱轨。通过研究力求促进我院高尔夫相关专业与行业有效接轨,提升教学质量,优化教育资源。

关键词: 高尔夫;课程;接轨;现状

【中图分类号】G849.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41.217

1 前言

伴随着我国高尔夫产业的规范发展及其对社会经济促进作用的日渐突出,高尔夫产业人才需求结构的不断调整,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高尔夫专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高等教育中的高尔夫教育要为高尔夫运动及相关产业培养更多、更优、更专业的从事高尔夫经营管理、高尔夫市场营销、高尔夫运动技术人才以及高尔夫俱乐部服务等相关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有效地完成课程体系和专业体系的重构,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高尔夫人才的需求。

2 研究方法

2.1 专家访谈法

通过对校企合作单位内蒙古大青山太伟高尔夫球会的各部门主管进行访谈,主要涉及部门草坪管理部、球场运营部、销售部、餐饮部的总经理、人事经理等,逐一了解高尔夫专业校企合作的相关的资料,为进一步的论证提供论据。

2.2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通过设计《高尔夫球会人才需求能力调查问卷》,对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2012 级以后毕业生和开设高尔夫课程的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采取网络电子问卷和纸质现场问卷调查两种调查方法,获取第一手调查资料,以辅助验证理论研究中所得出结论。

2.3 实地调研法

对高尔夫企业人才需求、校企合作等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分析,访谈,从而获取相关的一线资料。现场对相关专业的主管、就业人员进行谈话,记录相关资料。

2.4 统计法

将回收问卷数据进行整理、汇总,筛选有效资料。把大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相关的数据资料,再进行统计分析,为论文的结果论证提供资料。

3 我院高尔夫专业课程设置及学生反馈现状分析

3.1 高尔夫课程体系构建及教学内容现状

课程缺乏实用性,其中已经参加了工作的学生大部分都对此反映强烈,学生认为课程中实际操作内容少,说明我们在教学中没有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理论课纯粹是理论的讲授,另一方面也可能反映出任课教师对于课程的教学没有精心设计,没有照顾到大部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3.2 高尔夫专业课程设置目标与学生认知度现状

课程设置的目标不能让大部分的学生完全了解;这可能跟这部分学生在学校中学习情况较好,或是通过参加各种校园活动锻炼,从而认知提升,提高了自身素质有关;还有10%的学生认为高尔夫专业课程的设置是培养基本职业能力。

3.3 高尔夫专业中实践课时比重现状

目前开设的《高尔夫概论》、《高尔夫运动》、《高尔夫俱乐部运营管理》都设计为A类课程,按照常规教学A类课程为理论基础类教学内容,由于目前教学资源严重缺乏,导致本应为B类、C类课程,只能设置为实践课时少,以理论讲授为主的A类课程。

3.4 学生对高尔夫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满意程度调查反馈

在涉及高尔夫专业相关任课教师教学手段与方法是否能够吸引学生学习时,多数接收调查者回答的比较委婉,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基本能力是肯定的,但当学生步入社会后,真的要学以致用时,才会体会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懊恼。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不满意。

4 我院高尔夫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不足

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角度,从数理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目前我院高尔夫专业课程结构设置并不是十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的有效培养,个人认为,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4.1 高尔夫专业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开设的课程门类不全,需要的课程没有开,而不需要的课程没有删除。

4.2 高尔夫专业实践课课时占总课时数的比例较小。

据了解,高职院校高爾夫专业的实践课占总课时比例低,实践课的严重“缩水”,学生对高尔夫球相关的技能训练不到位、训练低效化,实训内容缺失是造成高尔夫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

4.3 高尔夫专业课程结构活力不足。

目前课程设置不能随高尔夫从业人员的实际需求进行灵活变通,不利于与实习企业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在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过程中的存在培养脱节。

4.4 高尔夫专业课程知识点与企业需求匹配度不足。

“课程内容是指按照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的基本材料。”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对高职课程内容的要求是“教学内容主要是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

5 高尔夫课程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5.1 起步晚,缺乏经验。

目前北方地区开设高尔夫专业的本科院校屈指可数,高职院校更是寥寥无几,可借鉴的经验严重缺乏,专业教材严重不足。高尔夫专业教育更显得捉襟见肘。

5.2 课程内容选择闭门造车,缺乏与用人单位有效沟通交流。

通过前面的调查我们了解到,高职高尔夫专业在进行课程决策时基本上没有用人单位也就是高尔夫球会的参与。从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的设置到课程的开发都是由专业教师在没有经过任何市场调研的情况下制定的,从而导致了课程的设置、课程的内容等不能从高尔夫球会的实际需要出发。

5.3 课程内容多,实践练习少且与实际脱节。

高尔夫课程的教材建设是最为薄弱的环节,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是进行高质量教学的基础,若高尔夫教材内容不佳,目标就缺乏支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更是难以实现。

5.4 配套设施、实训室建设落后。

硬件设施建设落后,教学条件差高尔夫课程建设硬件比较落后,高校的球场、球具、修理操作实训等都不完善,由于高尔夫硬件设施投入成本高,很多高校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建造标准的高尔夫球场,因此导致学生对于高尔夫相关的系列活动要求相对陌生。

参考文献

[1]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黄亚妮.教育发展研究.2006(10).

[2] 订单培养校企合作的有效载体[J].冯拾松.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03).

[3] 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高尔夫专业方向为例[J].梁志华.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10).

[4] 校企合作模式下高尔夫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常金鑫,李建国.体育世界.2016(09).

猜你喜欢
接轨高尔夫现状
高尔夫MK7.5的 10位对手
让初中学生从阅读教学中学会作文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对搞好MTI教学的思考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接轨”背后的冲突
高尔夫
休闲高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