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

2020-12-09 05:35陈正玲
写真地理 2020年41期
关键词:乡土土地资源

陈正玲

摘 要: 以基于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的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重要性,结合了现阶段地理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薄弱问题,提出了基于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的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有关措施。

关键词: 地理实践能力;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41.218

引言:新课标视域下地理教学有了全新的教学要求,基于传统应试环节的授课心态逐渐演化为地理学科综合层面的探究走向,摒弃传统一板一眼形式化教学方式,致力于发展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实现了学生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以及区域认知的全面提升。因此,如何基于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的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是现阶段地理教师面临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1 培养地理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地理课程涉及的地理知识点非常的广泛,并且它也是我国高中阶段的重点学科之一。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能够丰富高中生的地理见识,打开高中生的眼界和视野。与此同时,基于地理课程中的实践能力,具有着独特的内容和意义,且任何教育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回归现实生活,学生学习了地理知识,也是为了可以更好地利用它们去解决日常生活中有关地理的问题,加强学生生自身的成就感和自信[1]。

2 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建议

2.1 统筹规划 重视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

政府部门应统筹规划,从制度层面上给予适当的支持,以此实现了教师教学资源的加强,并增加乡土地理资源开发能力,改革考核制度,增加奖励机制,以此提高乡土地理在考试中的分值比重。

2.2 突出重點 逐步开发

首先,学习应以地质公园为基础,加强地方合作性,积极开展土里了教学研究、课外实践活动;其次,改革教师评价考核制度,将乡土地理教学奶如考核标准体系;再次,设立资源开发小组,组织师生收集乡土案例,编写乡土地理教材;最后,定期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到校演讲,组织地理教师进行加其培训活动。

3 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案例

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为了突出其实践性特点,笔者打破了传统常态化教育形式,在传统的授课计划上进行了重组与创新,将课程计划设为了课内与课外两大教学板块。

3.1 课内实践

课内实践活动应立足于学生的积极性,且学生的参与性是推动乡土地理实践课程活动形式多元化的基本性前提。鉴于此,在现有教学资源上进行改革,深化了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实践性特点,以迎合学生兴趣为基础,充分调动了学生主管能动性。在坚持立足于实际的过程中,注重了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加固了对家乡的认知,并以课内实践讨论、绘制图件等多元化活动改善课程实效性。以“常见地貌类型”的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了网络信息技术为与教材内容结合,其目的在于更好的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以此实现课程资源合理化的开发,利用了合肥土地理地貌景观的图片和视频进行呈现,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认真、仔细地观察和研究。如:在播放巢湖边的龟山公园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巢湖的形成、污染现状及原因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组织学生分为了若干小组进行合作讨论,在合作讨论结束后开展辩论会议,在通过激烈的讨论以后,高中生对其地貌形成因素以及过程有了大体了解,不仅强化了学生的总结能力、表述能力,也让学生实践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升[2]。

3.2 课外实践

课外实践的过程中,组织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利用地质天然资源优势,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实践活动,可通过课外考察与观察、社会调查、地理科普以及地理夏令营的活动,利用课本知识阐释身边地理现象。例如:在组织学生考察的过程中,选取了安徽合肥平顶山,组织学生户外考察加实践学习。平顶山作为合肥地区特色,发育有很好的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底层,是现阶段全球化背景下三叠筒研究程度最高地区,此外,也是一坐包含了平移断层的向斜山,地质地貌具有一定的经典性和教学性。在组织学生考察过程中,来到了位于平顶山地男测,强烈烈褶皱的山体呈现于学生眼前,组织学生根据眼前情况进行思考,对向斜的构造线方向,向斜山的形成原因进行探析,或岩石分化过程以及山间洼地炎热的原因等,以此实现了将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为学生构建出大自然课堂。又如:以城市化为主题,根据“花园城市”在城市化发展中的作用为支撑,组织学生合作调查,让学生在调查中对家乡有全面的认知,且在此基础上加深知识理解。这种生活和教学活动不仅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且有趣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自主参与教学活动,进而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推动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形成。

结论:综上所述,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地区基本情况,从自然与人文两方面推进,体现了地区地质地貌特点的同时,强化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拓展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林要.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杂谈[J].中学教学参考,2020(31):83-85.

[2] 毕虹宇.地理实践力视角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9.

[3] 王刚;地理教师读书成长的三个阶段[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年03期.

[4] 陈杰;一位地理教师的旅行诗及其研学分析[J];地理教学;2019年21期.

[5] 王启;让共同体文化成为地理教师跨界合作的内生动力[J];教学与管理;2019年31期.

[6] 郭芳英;说题:助推地理教师专业成长[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年21期.

[7] 卢天仁;从传统地理教师转变为信息化地理教师[J];读写算;2018年11期.

[8] 翁明;地理教师的幸福[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年06期.

[9] “优秀地理教师风采”通知[J];地理教育;2013年11期.

[10] 成彬;陈茜;对地理教师板图技能的思考[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年11期.

[11] “优秀地理教师风采”通知[J];地理教育;2013年12期.

[12] “优秀地理教师风采”通知[J];地理教育;2014年04期.

猜你喜欢
乡土土地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我爱这土地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乡土中国
资源回收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