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农村服务需求分析及策略

2020-12-09 05:35王慧
写真地理 2020年41期
关键词:分析策略计算机应用农村

王慧

摘 要: 现如今,我国正积极努力建设现代信息化新农村。新农村的建设与推进,使计算机等先进的通信产品逐渐落实到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中。计算机应用专业能有效适应农的服务需求。接下来,本文将对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在农村的服务需求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农村;服务需求;分析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41.231

1 计算机技术在农村中的应用

我国正积极努力建设现代化农村,在现代化农村中,必将用信息化网络覆盖整个农村范围。计算机技术在农村的生产生活中十分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实现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全覆盖是实现城镇化农村的基本要求,对于居民而言,吃、穿、住、行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另外,从农业生产模式上来看,温室大棚也逐渐变得更智能化,使农业中的养殖逐渐适应未来发展的趋势,在网络上有诸多销售渠道供给农产品销售。

总之,要想实现农村的现代化,应该将重点落实到对中职学校的教育工作中,积极发展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使计算机网络能够适应农村的服务需求。

2 计算机应用在农村的优势

对于大多数农民而言,计算机产业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益,改善农民的生产方式。例如,仍然存在一些农民仍然采用传统的种植方法去种殖庄稼、农作物。计算机产业的应用,能够满足农民的生产与服务需求。让更多农民学会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生产农作物,学会利用网上销售等途径销售农作物。因此,计算机产业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活动,同时也能够使农民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效益。

3 中职计算机专业应用在农村的现状

经过调查与研究,能够发现,中职计算机专业应用在农村的现状如下。

第一,农村中信息和网络的覆盖正處于初步发展的阶段,有待后续信息产业的完善,农村种植自动化管理、农作物销售服务、等工作都需要得到普遍的推广与应用,这些工作不仅能为农民带来更多的便利,同时也实现了现代化农村农业产业的发展。因此,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在农村中,计算机专业的应用有广阔的前景。

第二,在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计算机应用专业正逐渐从一门学科向一个技术工具发生转变。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就需要具备更高的技能要求,在农村信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具备熟练的操作能力。

第三,在计算机专业的人才需求上,人才总量严重匮乏。要想建成现代化网络覆盖式的新农村,应该大力发展网络技术方面的人才。

第四,由于经济发展地域的限制,在农村,大多数人的信息观念比较淡薄。大多数农民并不能利用先进的信息化设备了解网上的农业信息,不能了解现代的生产技术水平。

4 完善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在农村服务需求的策略

4.1 搭建基础专业教学和农村案例教学平台

在完善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大力发扬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搭建基础的专业教学和农村案例教学平台。要想完成农村信息化建设,应该开展农村案例教学工作,在真实情境下让学生体验到农村的信息化程度。农村案例教学具有许多优势,一方面能够将计算机应用专业真正服务于农村的信息建设中,另一方面能适应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4.2 完善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措施

为了适应农村信息化的建设,应该细化计算机专业的指向,让计算机应用专业更贴合岗位的实际需求,在了解农村信息覆盖程度的基础上,将计算机应用专业细化为三个方向,分别是网页设计、网络组装与维护、网上销售综合。专业的细化,能够使农村的就业更具备针对性和指向性,实现学校教育与农村岗位的良好对接。

4.3 推进政府主导先行的信息化建设

完善农村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应该做到如下几方面的要求。

第一,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农业管理建设设施的投入工作。不仅关注农业管理技术的硬件设施,同时也关注网上销售的软件设施。

第二,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推行相应的政策给予支持,将计算机应用在农业领域中,适应大多农民的要求,实现全覆盖。另外,政府应该对信息化建设项目给予更强的倾斜力度,调整农村的信息化建设设施和信息化资源。

4.4 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农民科学技术水平

实现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应该将信息化建设的概念落实到当地农民的心中,使信息化建设工作给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产生有利的影响。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推广与应用,为更多农民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现如今,越来越多农民摆脱传统陈旧的思想,使用电脑等先进的信息化设备进行网上销售,使用半手工技术进行生产。另外,当地农民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等信息设备上网查询相关农业知识,学习农业养殖、农产品信息、农业气象等知识,使更多农村人能够了解外面的市场环境。

4.5 中职院校应该完善专业的建设改革工作

近几年来,我国大多数中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专业处于停滞不前的发展阶段,倘若仍采用传统陈旧的办学方式,那么将会使计算机应用专业不再具备更多的优势。因此,对于中职院校而言,应该完善专业的建设改革工作。接下来,分别从课程设置和教学特色这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第一,课程设置改革。根据当地农业的服务需求和当地农村的发展状况,为中职院校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改革模式。例如,增加直观的操作性强的实践课程,减少逻辑性较强的理论课程,适合社会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要。

第二,教学特色改革。在实际教课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按照不同层次的学生去设置教学目标,体现教学特色,采用分层次的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全面深化的发展,既满足农村需求就业的需要,同时也能实现计算机应用专业的长远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为了完善农村的农业管理与建设,应该充分利用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就业发展,满足更多农民的服务需求。

参考文献

[1] 我国高校网络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李梅.电子科技大学 2009.

[2] 中外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D].张瑛.湖南师范大学 2009.

[3] 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实践教学研究[J].韦秀行.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1).

猜你喜欢
分析策略计算机应用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基于移动平台的电力营销系统应用探析
诠释CFC精髓的大数据时代医学案例
关于应用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有关问题研究
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初探
浅谈如何提升乡镇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