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城镇化平交口改造方案设计研究

2020-12-09 05:36吴伟伟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城镇化公路

吴伟伟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城镇交通问题成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公路城镇化平交口的改造中,确保相关设计方案的科学与合理,能够有效提升道路平交口的通行效率,减少交通安全事故问题的发生,对城镇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公路;城镇化;平交口改造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城镇公路渐渐难以满足城镇转变过程中对道路功能的需求,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就出现了各种交通问题[1]。其中,公路平交口作为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以及行人的分流与合流处,在城镇发展过程中,发生交通安全事故问题的概率很高,因此,为进一步保障城镇居民的安全出行,就需要对城镇公路平交口进行改造设计,合理组织交通,提升通行效率,并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对城镇交通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公路城镇化平交口的现状

公路城镇化平交口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汽车追尾与撞击,一旦事故发生,除了会对平交口交通造成很大的影响,还会严重威胁到相应驾驶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关于平交口处交通安全事故问题中,尤其是直行之间、左右方向相异的车辆以及直行和右转的车辆,出现安全事故问题的概率更大[2]。根据相关调查,目前在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中,其中58%发生在道路平交口位置,而发生的主要原因有49%是以上所列举三种原因。当前,城市化不断发展,道路平交口位置作为交通安全事故频发区域,如果不能进行合理的设计,就很容易增加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在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中,其中还有一部分事故的发生,主要是汽车左转向问题造成的,因此在平交口的改造设计中,应当充分重视汽车左转向问题。

2 公路城镇化平交口的改造意义

随着我国家庭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道路交通问题成为当前城市发展中的棘手问题。其中造成交通安全事故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道路平交口的不合理设计,因此,加强道路平交口的改造设计工作,规范汽车行驶,对解决城镇公路交通安全事故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道路上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驶在同一道路上,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问题,因此,在城镇公路建设中,应当注意做好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以及行人在公路平交口位置的分流以及合流工作。如果不能针对这一问题,做好平交口改造设计,就很容易造成平交口道路交通的混乱,严重影响到城市道路交通的通行效率。

3 公路城镇化平交口改造方案设计

3.1 交叉口平面设计

在交叉口的平面设计中,关于交叉口的范围应当采取交通渠设计,通过交通岛的增设,设置中央分隔带和两侧的分隔带,并在交叉口的平面设计图中,标注具体的长度、宽度尺寸[3]。关于交叉口的平面设计中,在原则上要注意保证原本设计中,非机动车道的外侧边线的位置不动,如果车行道数量不足,可以加设一车或者是两车道,以保证路口右转弯道部分的宽度,并对交叉口内部采取渠化调整的方式,设置相应的交通岛、中央以及两侧分隔带。关于道路边线的放线,要以道路中线为基准。在交叉口的平面设计中,还应当给出交叉口信号灯电缆线的预埋位置,同时还应当给出信号灯电源井的位置。对于信号灯以及附属设施的详细设计方案,可以交由相应的交管部门来负责,并在施工时做好联系与沟通工作。对于防护墩分隔道路的方式,相应的位置需要在交叉口的交通设计中进行确定,对于防护墩的施工,应当根据交管部门的意见来进行施工调整。

3.2 公路路面结构设计

对城镇公路平交口的改造设计中,还需要注意做好对公路路面结构的设计。公路路面可以采用沥青混凝土材料,并按照城市主干路的建设标准来进行设计计算。对于交叉口右转弯道部分的外侧非机动车道的局部变动位置,新的结构可以采用非机动车道的路面结构,对于交叉口其余部分拓宽的道路路面结构,应当按照机动车道路面的结构来进行设计。在交叉口的平面设计中,相应的平面设计图纸给出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路面的结构分界线,其中交织车道应当采用机动车道路面结构。

3.3 平交口进口车道设计

对于平交口的进口车道设计,为确保交通的畅通,应该适当的增加进口车道数,做好路缘半径设计,还应当设置交通导流岛。将公路车道拓宽,让相应的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处于同一平面上,将公路平交口位置的相应建筑等障碍物拆除,增加平交口转角的缘石半径,并设计一个三角形的导流岛,对平交口位置进行交通导流,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开,可以有效保障平交口位置的安全性。

3.4 非机动车与行人交通组织设计

对进口道右转的专用非机动车道设计进行优化处理,在结合实际,在公路平交口的进口道设计中,可以将相应的进口道展宽以开辟出专门的能用于右转的非机动车道,关于非机动车道的路宽,应当结合具体实际来确定。通过展宽,分离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可以有效避免两者之间的干扰,进而实现对非机动车的通过效率的有效提升,大大减少了交通事故问题的发生,能够有效改善平交口的通行能力。

还应当做好行人过街设计的优化工作,通过在人行横道的位置设置绿化隔离带的方式,以形成一个行人二次过街的安全岛,在设计中,可以保留端部1m~2m的分隔带,能够起到对驻足形成的安全保护作用,大大提升了行人通行的安全性。还可以通过对交通管制的设计,在安全岛增设相应的通行信号灯,来规范行人二次过街的通行,在保证平交口行车速度的同时,进而也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关于交通岛的设计,可以在平交口内设置四个三角形的交通岛,交通岛的面积可以根据公路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这样一个交通岛可以被称为导流岛,其主要作用在于诱导和分离交通流。同时,设置相应交通岛,并做好景观设计,还可以提升街头绿化质量,能够有效提升城市内涵。

3.5 平交口景观设计

对公路平交口的改造设计中,通过合理的绿化设计,在保证平交口主要功能的同時,能够有效提升平交口的绿化质量,是平交口改造设计中的重要设计内容。为有效提升平交口的景观设计质量,在设计过程中,就需要从美学上对平交口的景观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设计中,除了要考虑平交口交通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平交口交通流的连续性,在尽可能减少平交口机动车延误问题的情况下,做好公路绿化工作,提升平交口的景观设计质量,也是平交口改造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做好平交口的景观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起到交通管制以及诱导交通的作用。在交通岛的景观设计中,要注意应当种植低矮的灌木,不可种植高大的植物,否则会遮挡交通视线,形成很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3.6 公路附属设施

公路的附属设施建设中,对于无障碍设施要根据我国国家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中所要求的标准来进行设计。对于人行道盲道的设计,在平交口、公交停靠站以及缘石隔断位置要设置相应的坡道。在平交口改造设计中,关于公路的附属设施应当与原本的公路设计相一致,以免对公路整体景观产生影响。

4 结语

公路城镇化后平交口作为道路交通的咽喉,是城镇道路改造设计中的关键,对道路交通交叉口的通行效率以及交通安全事故问题的发生概率有直接的影响。加强公路城镇化平交口改造方案设计,能够有效减少交通安全事故问题的发生,提升城镇道路交通通行效率,对城镇道路交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晨.城市道路畸形平面交叉口改造方案研究与实践[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8,235(11):9+63-67.

[2]董方.、城市化道路改造设计方案研究——以北京市宋梁路(北运河―通燕高速)为例[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8(6):37-41.

[3]李小军.城镇化道路改扩建工程设计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8(24):132-133.

猜你喜欢
城镇化公路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山区低等级公路设计的几点思考
公路隧道照明设计与节能分析
“播放”音乐的公路
家乡的彩色公路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中国十大壮美公路(一)
Olympic Venu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