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外墙外保温细部构造技术处理措施

2020-12-09 05:36薄向国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20年12期
关键词:保温技术

薄向国

摘 要:建筑工程的能耗需求较大,对于一些保温效果差的建筑结构而言更是如此。本文以某住宅楼为背景,分析了现有外墙的外保温技术存在的技术落后、外保温系统的耐久性有待提高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建筑墙体保温节能改造施工技术展开了探讨,以进一步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墙体保温;保温技术;小区改造

近年来,大拆大建式的城建模式,已逐渐被市政府所摒弃,取而代之的是尽可能保留古城风貌,改善百姓的既有居住条件和环境。对老旧居民楼的改造成了近年来城市建设的新任务。由于老旧小区规划建设年代早,建设标准相对较低,无保温节能措施,节能均不达标且能耗大。因此,节能改造是老旧小区改造主要内容之一。建筑的外墙保温就像建筑的外衣,既要能防止外部阳光的辐射、冷空气的入侵,又要能防止室内热能及冷气的散发。通过调查表明:建筑节能效果的一半是靠外墙体的保温隔热层来实现。因此,在建筑节能设计中外墙体的保温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1 现有外墙的外保温技术的问题

1.1 外保温技术落后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区域对应的建筑结构也存在差异,其所具备的功用也不尽相同,即便采取了高效的保温措施,但所带来的效果依然有所欠缺。现行节能技术标准达不到要求,无论是前期的设计还是后续的施工都存在不配套的现象。在进行墙体保温施工时,所具备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依然无法达到专业化的效果。总体来说,外墙保温设计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不具有优良的图纸审核能力,虽然采取了建筑节能监测方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依然存在不足。

1.2 外保温系统的耐久性有待提高

关于外保温系统的性能,如果处于正常运行的环境,并在使用过程中采取了正常维护方式,此时要求其年限应达到25年甚至更多,系统的耐久性尤为关键,这点在夏热冬冷等极端气候区域体现得尤为明显。就国内环境而言,有关于墙体保温隔热的研究相对较少,并没有打造出一套自身的标准,主要是参考国外标准而展开。对于饰面层以及防护层这两大结构而言,当其处于夏季阳光直射环境下时温度将会上升到70℃,此时如果突发暴风雨,那么表面温度则会达到50℃。外保温工程需要实现良好的抵御周期性热湿以及热冷的侵袭功能,其耐久性至少应达到25年。但就当前的外墙外保温体系而言,诸如保温效果差等现象已经尤为明显。

2 老旧小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外墙外保温技术处理措施

2.1 改造前外墙热工性能测试

测试仪器。以JTRG-II温度、热流巡回检测仪进行本工程外墙热工性能测试,此测试仪器能够对建筑外墙内、外表面温度及热流进行同时测试,以此获取外墙热阻、传热系数。(2)测试流程。选取5层西北角房间南墙作为测试位置,将黄油涂抹到热流计板之后,即可在被测墙体内表面安设。在墙体热流测试过程中,如在外墙主体传热系数测试时,需在窗户下侧30cm位置设置测试点;在墙体热流测试过程中,可在热桥位置设置测点,在温度传感器安装时,一般都会安装于墙体两侧表面部位;除此之外,还应在接近热流计部位进行内侧传感器布设,外侧传感器则需设置于对应热流计部位。(3)测试结果分析。第一,外墙主体部位测试过程中,-2.51℃为外墙外壁平均温度,18.92℃为外墙内壁表面温度,22.58W/m2为平均热流密度,通过计算可见,0.91W/(m2·K)为外墙主体传热系数。第二,外墙热桥部位测试过程中,-2.52℃为外墙热桥部位平均温度,17.6℃为外墙内壁表面温度,118.35W/m2为平均热流密度,通过计算可见,3.12W/(m2·K)为外墙热桥部位传热系数。第三,由现场测试数据可见,可获取外墙平均传热系数实测值,即1.9W/(m2·K)。

2.2 建筑墙体主体部位的保温节能改造

在对墙体主体部分进行节能改造时,最为广泛且效果最为优良的则是增设一个保温层。在长期的发展下,外墙保温技术已经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其具备的工艺水平相对较高,因此也成为了当前建筑墙体保温节能改造的关键技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建筑外饰面做以处理,再对保温层展开施工,结束保温层施工后则可以再次在墙体表面设置一个外饰面层。关于保温层的材料,通常情况下以聚苯板所带来的效果最为良好,它是保温层的优良填充材料。注重保温层的厚度控制,它需要建立在传热系数的基础之上。在建筑墙体节能保温改造工作中,通常会将门窗洞口设置为小尺寸的形式,此时实体墙面将会有更大的空间,基于合理的改造后展开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带来的保温节能效果明显得到了改善。同时,对于建筑墙体的山墙部分而言,该区域所使用到的附属构件相对较少,因此有利于保温节能改造工作的顺利展开,但受山墙的影响,会进一步加剧建筑端部的能耗需求,所以在改造过程中应当注重山墙的选择,其以低传热系统为宜。就当前的建筑墙体保温节能改造工作后,通常情况下会设置为单层保温层,它所带来的效果相对良好,但却会给后续的装饰以及施工带来更多的阻碍。考虑到此问题,如果基于传统的建筑墙体保温技术而展开施工,则会进一步加大墙体的厚度,此外无论是保温层还是饰面层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难度也普遍偏大。对此,在当前的建筑墙体保温节能改造工作中,诸如保温装饰一体化材料是更为可行的途径,基于外挂的方式完成施工,进一步精简了施工量,在提升施工便捷性的同时还能够显著提升墙体的保温节能效果。对此,在围绕建筑墙体展开保温节能改造工作时,应当高度重视保温装饰一体化材料的应用,它在墙体厚度较大的建筑中更具适用性,同时也是温差较大地区的最佳方式。具体来说,装饰、保温一体化施工材料的类型较为丰富,诸如板材以及块材都是较为常见的形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以基于干挂的方式而进行,此外粘贴也是较为可行的方式,对于当前的建筑外墙而言,其在装饰层的处理上首先会进行抹灰,而后再喷涂涂料,但为了进一步增强施工质量,在改造工程中应当将外墙清理干净,而后采取二次抹灰从而达到找平的效果,之后进行保温材料的粘贴作业。若采取的是干挂式的方式,所需要的工艺流程则明显减少,因此能够显著提升施工效率,而所带来的工程质量也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此外,基于干挂施工的方式,可以在墙体与保温层之间创设出一个空气间层,这可以进一步减小建筑墙体的保温层厚度。

2.3 注重细部的施工质量控制

女儿墙。女儿墙处外保温一般施工单位只做到屋面板以上,这样外墙外保温和屋面保温之间在女儿墙处出现断带,这种做法会使整个保温系统存在几个缺陷:第一,热能会在屋面保温和外墙保温之间断带处散失,节能指标不易达到;第二,外墙在顶板附近受热不均,可能使外墙出现裂缝,直接破坏外饰面装修,甚至影响房屋的使用功能;第三,冬季在女儿墙和屋面板之间断带处温度过低,可能使室内顶棚外墙阴角出现结露等现象,造成室内墙面、顶棚的污染。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建议在女兒墙部位外墙外保温时,将女儿墙外露部分(女儿墙外侧、顶面、内侧)全部进行保温处理,墙内侧保温和屋面保温连接在一起,形成封闭的保温体系,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

阳台、雨棚。阳台保温处理和凸窗处理方法类似,应该将阳台板和墙面都按照要求把保温做好,使保温层与阳台窗直接相接。雨棚作为和外墙相连的单独的薄板类构件,施工单位往往在外墙保温施工时在雨棚处将保温层断开。这给室内外热量的传送预留了通道,因为外墙砌体的传热系数远远大于保温材料的传热系数。此处也应将这单独的薄板进行保温,和墙体保温连成整体。

3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能耗是指在使用建筑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能量消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在社会总能耗内建筑能耗所占的比例也会越来越大。外墙结构作为建筑工程的主要结构成分,做好外墙节能工作,对降低建筑能耗意义重大。为此,必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节能改造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外墙的热工性能,达到良好节能减耗效果。

参考文献:

[1]闫东,薄杨.老旧小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外墙外保温细部构造技术处理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8):160-161+164

[2]肖芬芬,石拓,郑晨亮.北方采暖地区既有住宅小区单体节能改造研究[J].城市住宅,2019,26(05):47-50.

猜你喜欢
保温技术
浅析建筑外墙保温施工技术
保温钢管内防腐耐高温涂层研究
建筑外墙保温技术的应用
新型建筑保温墙体材料应用及节能探析
浅谈建筑节能(外墙保温技术)
建筑外墙外保温技术的优越性与施工方法
建筑施工中的外墙体保温技术的探讨
探析建筑外墙保温施工技术
建筑外墙的保温技术及节能材料应用探讨
论新时期新型建筑墙体材料及节能建筑保温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