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运用对策

2020-12-09 04:13黄琰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内部审计

黄琰

摘 要: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内部审计不仅需要关注传统的内部控制,对风险管理机制也需要给予相应关注。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刚好可以实现该种需求,内部审计将内部控制当作主体,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还对企业治理进行了考虑,将整个组织风险当作审计的主要目标。与发达国家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的实践相比,我国企业的风险管理还相当薄弱,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的发展也刚起步,基于此本文重点研究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关键词: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企业风险管理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企业经营风险也越来越大,企业要想获得持续性发展需要不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以企业风险为审计导向,使审计范围不断扩大,保证企业可以主动控制风险。企业风险管理属于一种过程行为,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的基础为风险评估,通过分析各种影响因素,量化风险水平,确定审计的范围和重点内容,提高企业决策的准确性。

1 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的含义

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的客观事物,会获得利益,也会出现损失。企业风险主要就是阻碍企业达到自身实际发展目标的威胁企业进步的一种潜在危险因素,可以分为信息风险、外部环境风险以及资产损失和经营风险三类。事后补偿的方式很难达到实际作用和效果,所以,风险管理是可行的、必要的,COSO委员会以此提出了风险管理基本框架,基本定义就是,在受到管理层、董事会、相关人员的影响,在企业中依据战略进行设定,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影响企业内部潜在时间,在风险范围内进行有效管理,为实现企业目标提供依据,企业风险管理主要包括内部环境、设定目标、确认事件、评估风险、回应风险、控制活动、沟通和信息、监控,属于动态过程。以审计风险模型为基本方式建立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可以评估和改善整个企业组织风险的一种理念。

2 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2.1 在分析风险环境中的作用

如果经营环境不利于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这就是风险环境。风险环境包括内部和外部两个部分。外部风险环境涉及到法律环境因素和政治因素等,而内部环境要素包括企业风险文化和道德价值等。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内部环境的影响因素,经营环境的好坏也会引发企业风险,在审计企业内部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审计经营环境,其次再评估固有风险和经营风险,相关部门经过分析向管理人员上报审计结果,这样一来企业就可以全面判断企业内部情况。

2.2 在对风险事件识别过程之中的作用

企业的内部审计往往是依据各种战略以及各个类型的商业形式,同时针对现有企业的发展环境以及整个市场的经营风险水平进行观察,在观察的同时,内部的审计人员需要具有独立的推断能力,可推断出企业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重大的风险,而在风险的识别过程当中,企业内部的审计相关人员需要有效判断出企业中的管理高层是否已经列举出了所有的有效风险事件。

2.3 在企业风险评估中所起的作用

企业中风险导向型的一些内部审计工作往往都涉及到了风险评估工作,风险评估中则主要采取的是风险评级以及相应计分的方式从而进行评估工作,还会根据一些量化的风险方面水平进行相对应的公正的排列次序,并且会在其中查找出企业风险所存在的根本性原因,从而找出解决企业问题的最好方案,而对于那些检测人员难以进行客观方面分析的企业风险事件就需要先进行优先次序排列的工作,在其中找出导致风险存在的最为根本的原因,而对一些风险水平进行排列的工作以及另外一些企业风险评级的相关工作来说,内部的企业审计人员对于这些问题所有的判断是极为重要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做出更为正确和保险的抉择,与此同时,内部的审计人员还需要从一个专业的判断角度为企业管理层的工作人员提供出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及预估能力。

2.4 在风险反映和控制活动中的作用

对于经过识别和評估后的风险,企业都要经过风险与收益的权衡。ERM将风险反映分为三类:可接受风险、规避风险和减少风险。当风险超出了企业的风险偏好,企业不能接受且无法经济有效地加以抑制,则须放弃该项目或计划从而避免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大部分风险,需要企业采取一定的行动,转移或分散风险,以达到企业可接受的水平。为此,企业需要对其风险加以控制,即将不可接受的“固有风险”转化为可接受的“剩余风险”,由于控制活动本身是很复杂的,内部审计人员通常采用分析性程序和详细测试,评估控制活动的有效性,使风险得以管理。因此,在风险反映和控制活动中,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分析、评估风险回避的合理性、减少风险措施的有效性,以降低组织承受的风险。

3 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运用对策

3.1 提升内审人员的素质

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要求审计人员有足够高的职业水平与风险管理理念。企业需要大力培养内部审计人才不仅精通财务、经济与公司经营管理的全部知识,还要了解国家相关法律政策、企业所在的行业的相关知识、先进的计算机审计与统计知识。有了这些基本功,内部审计人员,才能对企业整个运营进行全过程、多层次的风险监督。除此之外,作为审计人员还要具备充分的职业怀疑审慎精神去洞察企业运营过程中的高风险点,给风险导向审计工作指明正确的审计方向,降低审计无效与失败的概率。

3.2 内部审计部门在企业组织架构中的地位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各个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到内部审计的作用,例如法规体系和企业内外部环境以及人员素质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内部审计部门在企业组织架构中的地位,直接影响到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的价值发挥,如果审计部门地位比较高,就会引起各个部门对于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可以使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发挥较大的职能,保障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充分的发挥出来,最终的审计结果也会更具客观性。内部审计机构应直接对企业董事会负责,审计人员直接向董事会报告相关工作内容。针对当前企业内部组织构架和内部控制的效果,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内部审计部门不仅可以降低风险影响力,还可以帮助董事会制定具体的风险控制措施,使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提高组织价值,保证企业营运的效率。

3.3 改进内部审计的技术和方法

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本身发展的一大时代背景就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风险管理要关注庞大的企业内部治理信息与外部市场信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与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必须应用现代技术实现审计手段电子化,科学地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第一,企业要应用计算机技术来评估内部控制风险,确定内部控制模型,并在平时的运营过程中做到经常性的调整与完善,以此来提高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的效率性和准确性;第二,企业在进行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的分析性测试时也应使用计算机软件,提高分析性测试的速度、扩大范围、增强准确性;第三,企业应该为内部审计工作构建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推进日常经营中的非现场审计。

4 结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风险导向形所有的内部审计在企业相关的风险管理之中的作用以及企业的风险导向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时需要注意的系列问题,希望可以对我国企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李瑛.新环境下的企业风险管理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J].会计之友,2008(9).

[2]翟平堂.风险管理审计与风险导向相关审计的比较[J].中国内部审计,2008(10):54-55.

[3]王铭.内部审计如何实现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转型[J].中国商论,2018(35).

猜你喜欢
内部审计
浅析企业内部审计实施过程的几点思考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
内部审计在企业境外投资中的运用研究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电力企业财务会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