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措施分析

2020-12-09 04:13蒋威刘武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公路施工防治措施

蒋威 刘武

摘 要:在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升。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各个行业的进步,对城市基础建筑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由此带动了城市交通业的迅猛发展。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基础,公路、桥梁等行业发展水平呈持续稳步增长。在具体施工环节,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程的养护管理直接决定着工程投入运行后的质量和使用年限。我们就目前在道路养护上存在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作出如下分析。

关键词:公路施工;养护技术管理;防治措施

公路作为我国交通运输方式之一,在我国货物的输送、人们的长途出行以及与外界的交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甚至在我国文化的交流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近几年来,我们不难发现,国家比较重视公路的修建。但是在公路修建于使用的过程中,有一个比较致命且一直存在的问题,那就是公路的质量问题。由于公路的质量不是很高导致一段时间就需要对公路进行重新修建。因此,在增加公路的使用时间这一方面,需要注意两点,一点是公路前期的维修质量问题,另一点是公路后期的养护问题。因此,在进行修建的时候,在保证公路基本质量的前提下,也需要对其开展定期的养护工作。

1 公路施工养护技术特征概述

我国国家第一面积辽阔且地形多变,不同区域的地理位置信息较为复杂,因此,公路的实际施工难度较大,如何做好施工养护技术管理成为公路施工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施工中要认识到公路施工养护技术的特点,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以人工机械的方式对公路进行科学保护,以求获得最大化的使用效益。公路施工养护技术要在科学的管理制度支持下,将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施工全过程的养护,充分提高施工质量,保证工期减少成本投入,提高公路实际使用寿命。施工养护技术是工程中能够确保公路施工质量及工期的前提下开展的各项养护工作,养护工落实在施工中,以及其在施工后的落实均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公路施工养护技术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其需要反映在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等各个阶段,还要做好养护技术落实的管理,从容面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避免延误工期或影响公路质量。

2 加强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2.1 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

制度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优秀的管理流程能够保证工程在正常、有序的状况下顺利开展。从以往经验来看,大多数安全事故是由于管理不当,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失误导致的。轻者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严重者甚至危及人员性命,延误工期,给社会带来极坏的影响。故此,企业管理者要提高重视,结合自身问题,不断优化内部管理体系。特别是在技术管理上,要责权分明,逐级管控,问题面前避免出现互相推诿现象。此外,还要注重技术的革新,吸引更多的人才融入公司,鼓励现有员工不断创新。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及时予以改进,保证企业持续稳定进步。

2.2 工序检验与试验

(1)做好技术交底后,及时开始施工放样,需严格按照恢复定线以后的相关资料实施,严格遵循“两人两次和两种方法”基本原则,现场的测量人员应对放样的质量严格负责,并报监理人员签认。(2)各分部工程施工开始前,需要有经监理人员审查通过的详细技术方案,并在方案实施时做好工艺管理,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有效改进措施,同时予以不断补充,实现对技术工艺规程的有效完善。(3)对于现场工程师,必须做到跟班作业,检查确认模板支撑是否牢固、结构物的尺寸是否合格、混合料性能是否满足要求、压实度是否合格等,经检验或试验确认合格后,立即开始下一道工序的作业。(4)对报验程序进行严格管理,所有技术人员都必须填写好原始记录、施工质量检验单与相关试验报告,同时根据规定的程序由监理工程师进行签认。(5)在施工轮换作业过程中,各班组要制订严格的交接班制度,时刻报告当班作业实际情况,包括机械设备运转情况、保养状况、是否存在质量问题与相应的解决办法,以及在下班作业时需要注意的各个事项。

2.3 完善管理体系

通过完善管理体系是提高公路施工养护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构建公路养护机制,集中统一的管理理念,在施工全过程中落实分级化管理,将养护管理及评判标准统一化,便于对施工各个阶段进行科学管理、科学评估。在实际养护管理工作中,可以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将大数据系统和互联网系统融入到管理工作当中去,以空间信息数字实现专业化软件管理,也实现实时化监控,确保管理决策的精准性,也为相应管理人员开展质量检测提供精准的雷达技术、传感技术、遥感技术,节省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强化公路养护质量。

3 公路工程养护措施的应用要点

3.1 开裂病害的养护措施

结合我国公路工程现状分析,常见的问题之一为路面开裂。施工企业要引起高度重视,根据路面裂口大小及时予以修复。当开裂路面的宽度在10毫米以下时,要选择加热的沥青对裂口灌注。在具体操作前要先要把裂口中的氣体排出,方可加入沥青,以防气泡影响修复效果。当裂口宽度过大时,则需要注意沥青的直径,不超过15毫米为宜,保证修复效果。

3.2 积极使用雾封层和沥青混合料的养护管理技术

雾封层和沥青混合料养护技术有着造价低,项目实施难度小的特点,在当前公路养护作业中被广泛使用。雾封层技术使用的主要材料来源于稀释的乳化沥青,采用喷洒的方式,增加路面的光滑程度,从而降低摩擦系数。在喷洒操作完毕后,应由工作人员进行适当的降温工作,确保路面的干燥程度后,方可作业。废旧的沥青混合料是养护公路的绝佳材料,充分契合资源型社会构建的要求,保证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沥青混合料也需要经过乳化处理,按照一定的配合比,在沥青中加入添加剂,使其在自然环境下得以融合,以路面下层面的形式对原路面起到保护作用。目前,资源再生是资源管理的主旋律,在公路养护中应用废弃材料,保证未带入新污染的前提下,满足成本控制的要求。

3.3 建立健全公路养护准则

在开展公路养护工作的过程中,建立完善的公路养护工作标准是是有效开展工作的前提。在有一个合理的标准的时候,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制定工作的目标,开展工作。在进行制度完善的时候,需要对养护工作的各个工作环节、工作的类型进行建立,将这一标准细化,这样在使用的时候,更加科学合理。例如,在公路的路面出现裂缝这一现象的时候,需要结合这一方面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工作步骤与方法,最后还要有工作的标准。当路面出现裂缝这一现象的时候,需要进行的工作是灌缝,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当结束工作后,需要在密封胶完全冷却之后,且在路面上的碎渣也清理完之后,才可以将这一方面的公路投入使用。

3.4 管理养护结合

单纯的管理并不能有效提高公路养护质量,同时,单纯的养护也并不能很好的保证公路质量和使用寿命。因此,要将养护和管理结合起来,两者相辅相成,管理人员认识到自身工作岗位的责任,积极履行义务,要求加强公路养护,而养活工作上积极听从管理,及时落实各项养护工作,将公路质量问题防范于未然,让公路为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服务。

4 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保证公路工程施工顺利完成并实现预期质量目标的重要工作,需要引起相关人员高度重视,做好各个阶段的技术管理。另外,通过公路养护,能使公路始终处在良好使用状态,尽早发现和解决公路病害,延长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竹珂琦.基于CPMS技术的公路养护技术分析[J].交通世界,2019,Z1:46-47.

[2]景小兵.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研究[J].交通世界,2019,18:32-33.

[3]余冬兰.现代公路养护技术管理的实践路径探寻[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07:162-163.

[4]陈忠祥.公路养护技术方案优化与实施分析[J].居舍,2018,06:32-33.

[5]刘霞.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应用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2:104.

猜你喜欢
公路施工防治措施
公路修建中的成本控制研究
浅谈公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处理
“营改增”对公路施工企业分包的影响及对策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