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利工程与河流生态系统保护探讨

2020-12-09 04:13金洪卫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20年12期
关键词:保护

金洪卫

摘 要:生态水利的出现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方法,作为一种符合自然生态系统的水利水工建筑工程,生态水利工程完全符合我国生态建设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在河、湖及海域的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先对生态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和建设原则作简洁阐述,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河流生态系统保护措施,旨在为相关的从业人员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河流生态系统;保护

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且需要探索建设生态型水利工程的方法,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保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以此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不过从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情况来看,产生了较多不容忽视的生态环境问题,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自然灾害问题的出现。因此,为了实现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更好发展,大力发展生态水利工程,并加强河流生态系统保护尤为关键。

1 生态水利工程的重要性与建设原则

就生态水利工程的特点来看,其最大的特点是生态性,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自然生态环境的自然性,这对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生态水利工程不单单考虑经济问题,而且还可以对生态水利工程所带来的生态问题进行考究。因此,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意义是深远的、可持续的,可以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总结而言,大力发展生态水利工程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削减水利工程对地质带来的不良影响:自然河流的形成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长期与周边环境相互作用可以形成稳定的生态平衡系统。生态水利工程可以始终秉承遵从自然的原则,在水利工程建设前即对其进行地质勘察,以此全面掌握所在地的地质地形、水文和植被等要素特点,同时可以在设计阶段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水利工程竣工后所引发的地震灾害、土壤盐碱化及生物多样性消失等问题;②起到保护河流生态环境的目的:生态水利工程能够充分利用生态水利的特点,保护周边生态环境。可以看出,生态水利工程可以充分保护河道生态系统,通过人为措施对一些恶性的影响生态平衡因素进行消除和改造,起到阻止恶化趋势的目的,最终实现保护河流生态环境的目的。最为重要的一点是,生态水利工程可以对生态系统的整体要素统一考虑, 比如水利、经济发展、生态和谐等因素,进而实现最优利用,恢复生物多样性,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1]

在开展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时需要特别把握以下几点原则:①保护和恢复多样化河流的原则:鉴于每一条河流在形状、流水状态及土壤状态方面均存在很大的差异,因而在开展水利工程建设时不能单纯效仿成功案例,需要根据所建设河流的特点开展针对性设计,遵循发展特点,以此确保河流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得以保留;②保护和维护河流自我恢复能力的原则:水利工程建设势必会对河流环境造成破坏,这些破坏往往需要河流的自我恢复能力进行恢复,但如何超出河流自我恢复能力范围则会导致河流生态环境恶化,对河流功能的正常发挥产生影响。因此,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时要遵循保护和维护河流自我恢复能力的原则,确保河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③恢复水域生态系统为目标的原则:水利工程不单单是对河流生态系统的改造,更是对周边森林、田地及城镇等的改造,因而,在开展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时要考虑到河流与周边森林、田地及城镇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确保可以构建完整的生态系统。

2 生态水利工程与河流生态系统保护之间的关系

生态水利工程与河流生态系统保护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生态水利工程可以改造生态系统,实现节水和调控目的,比如可以通过调节水量的方式抵御洪涝灾害对生态系统的冲击,同时改善干旱地区的生存状况。另一方面,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必然会对河流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导致河流形态的不连续化和均一化,其直接后果是导致河流生物群落多样性大大下降。这里所讲的河流形态的均一化是指自然河流的渠道化或者人工河网化,不连续性是指在河流堤坝简称后,水流不连续,甚至有的河流通过梯级开发造成河流形成多级非连续化的情况,这对河流生态长期保护极为不利。除此之外,生态水利工程虽然可以从保护生态、生物的角度出发开展设计和施工,但人工干预的渠道化与裁弯取直工程会很大程度上对河流蜿蜒形态造成破坏,会直接导致河流形态多样化与生物群落多样化降低。

3 河流生态系统保护措施

3.1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与河流生态系统保护的有机结合

建设水利工程实际上是在改造河流周围环境,这就导致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必然会对河流生态环境保护产生影响,不论是植被分布情况还是河道高度角度等问题,均会对物种多样性和生态食物链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为了确保顺利开展生态水利建设的同时不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破坏,除了遵循生态水利工程不干涉自然生态物种的多样性的原则,还需要进一步立足于水利工程项目特点和需求,多结合自然环境因素,在不破坏自然的情况下开展水利建设。

3.2 河岸绿化及景观设施建设

河道两岸的绿化与景观设施建设可以直接关乎到沿河居民的生存质量,因而在设计河岸绿化及后期景观设施过程中需要特别体现其生态性与景观性,突出河道生态综合治理的重点[2]。具体来说,在开展河岸绿化及景观设施建设时,可以更多的应用园林化和生态绿化手法,比如经常使用的水生和湿生。河岸两旁可以大量使用植被,绿化品种选择上可以更趋向与本地化和多样化,以此让河岸布局显得更加分明和富有层次感。

3.3 加强岸坡防护

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系统影响最大的部分是岸坡的防护结构,水陆交错地带是各类动植物的繁育生产地,同时也是动物的觅食、产卵、栖息及避难所,属于至关重要的区域。因此,在整个河流生态系统保护过程中需要加强岸坡防护力度,设计时要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建设要求出发,多采用与周围自然景观协调的结构形式,以此在满足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确保生态和景观的护岸形式多种多样。另外,在岸坡防护结构选择中,应该尽量使用具有良好反滤和垫层结构的堆石,或者由多孔混凝土和自然材质所制成的柔性结构,应当尽量避免使用硬质不透水的材料,比如混凝土、浆砌块石等,从而为河流中动植物的栖息与繁殖创造有利的条件,更好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3]

3.4 堤型多样化设计与堤线的去人工化

作为河流生态系统多样化及物种多样化的必备条件,堤型多样化设计与堤线的去人工化尤为关键,可以说,河流形态可以很大程度上对生物物种的形成产生影响。因此,在开展堤线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尽量对河流原始形态加以保留,重点保留河流的曲折分散状态,避免对其原始形态造成影响和破坏。而在堤型多样化设计上则需要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上,考量河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需求,尽量使用当地材料,节约保护工作的投入资金,实现河流生态保护目的。

4 结语

作为河流水体的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在生物圈物质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注重河流改造,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可以有效保护河流生态系统,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仍然需要对各方面因素加以考量,优化设计方案,减少对原始河流形态的影响,因此提升河流生态环境保护能力。

参考文献:

[1]柴方营,鞠永富,于洪贤,等.水利工程修復流域水生态系统研究[J].环境保护前沿,2019,009(03):371-379.

[2]姜东岩.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生态指标体系研究[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9,188(02):17-19.

[3]李杨.国内河流管理与生态系统保护浅析[J].陕西水利,2019,218(03):211-213.

猜你喜欢
保护
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运用探讨
洛阳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探讨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初探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