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琦辉:一头“狮子”正在岁月中醒来

2020-12-10 00:40弥生
女友 2020年11期
关键词:狮头舞狮佛山

弥生

欧琦辉

佛山狮头(彩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黎伟嫡传弟子,黎家狮第六代传承人,美术高级教师。曾被中央电视台、《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等多家媒体采访,并赴清华大学推广非遗项目,近期参加综艺《国潮手艺人》。

鞭炮响,浓雾散去,雄狮显现……

从古至今,有关舞狮,大多自带昂扬之气。

在唐朝,白居易会把这样的场景写进《西凉伎》里:“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舞狮就像作戏,作的是一出“假面戏”。到了明代,张岱把舞狮写成了散文《陶庵梦忆》,记录了繁华长街上,被舞狮逗得十分开心的男女老少……随着王朝更迭,有关舞狮,无论起源、阵容还是样式,都被后人传出众多版本,但人们赋予它的底色不变:祈福辟邪。

大概因为这层缘故,徐克在1990年代把舞狮融进了电影《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里。电影中,黄麒英在给狮点睛时吐出了一段台词:“圆有三分角,笑带七分威;两面虎眼颊,额顶冲天纹。这狮是关云长。”在那个任人宰割的封建末代王朝,舞狮不仅是为了驱魔,舞狮者还要以各种武术招式来展现南派武功的阳刚之气。

《狮王争霸》上映后,一时间,舞狮被贴上了“男儿当自强”的爱国主义标签,南派武功的代表地佛山,也因为传承人黄飞鸿的缘故,名气越来越大。电影里的狮子来自有几百年传承的佛山黎家狮,如今仍活跃在各大节日、庆典现场,深受岭南人民喜爱。

与狮结缘:

奉了道,就得有所选择,有所牺牲

在佛山,舞狮是家喻户晓的表演,人们在谈论舞狮时,更像是在聊“家长里短”,甚至在整个南粤,你可以围绕舞狮话题与任何一个年龄段的南粤人畅聊:年轻人跟你讨论老电影《狮王争霸》里黄飞鸿在李鸿章面前舞狮的经典桥段;妈妈们会告诉你,舞狮求财是南粤人的传统习俗;老人会跟你回顾港粤的黄金时代,甚至哼上几嘴林子祥的《男儿当自强》。但很少有人去深挖,那些狮子是经过怎样漫长的工序,才走进大荧幕、走进千家万户的。

2011年的某个周末,欧琦辉带儿子在禅城祖庙黄飞鸿纪念馆看舞狮表演,还没走到中庭,舞蹈狮队便把锣鼓敲得震耳欲聋。“快看前面那头狮!花面是刘备狮、红色是关公狮。”一名外国小朋友的话引起了她的注意。

作为老师,欧琦辉最擅长去感知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她发现,不仅是外国小朋友,自己的儿子也一样,看狮头的时候,眼里有光。

“我在佛山生活了近十年,也看了多场舞狮,最后还不如一个外国小孩懂的多。”作为教育工作者,她感到非常愧疚。她反思:都说现在的孩子不爱传统文化,到底是他们不爱还是没人会教?如果我能了解更多,是不是能帮助孩子?

带着淳朴的育人之心,欧琦辉决定探访佛山黎家狮。

早在乾隆年间,佛山黎氏家族便开始以狮头制作为业,2008年,随着彩扎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黎家狮头成了彰显岭南文化的缩影之一。黎伟是佛山黎家狮的第五代传人,也是唯一 一位国家级彩扎(佛山狮头)的代表性傳承人。不扎狮头的时候,他喜欢坐在楼下广场里,与老友喝茶聊天,玩嗨的时候,也会像年轻人那样“先让手机镜头吃一轮美食”,有时他也会哀叹自己的手艺很难找到年轻人接班。

尽管彩扎(佛山狮头)有知名度,但市场需求量不大,加之狮头制作工艺繁复,至少要学习六年以上才能掌握这门手艺,因此,许多年轻人望而却步。

当学校领导带着欧琦辉找到黎伟的时候,老人以为他们是参观者。“又来观众啦,来看看也挺好,就怕连看一眼的人都没哦!”他指着工作室屋檐上那些还没来得及糊桑皮纸的狮子头说,“呐,这是狮头的骨架。”

一排如壮年雄狮般大小的狮头骨架,像健身房里教练健美的胸肌,环环紧扣的竹篾支撑起的意象美,类似古代图腾,具有古老而神秘的张力。

看完狮头骨架,黎伟坐在小板凳上拿起竹篾扎狮头,手艺人与老物件之间那种随着时间与年岁渐长出来的相依相偎的情感,让欧琦辉看得很入神。

“黎老,我是一名美术老师,想跟您拜师学艺……”欧琦辉说。

“唔,你可能不行,一个女孩学这么苦的技艺,八年后才能出师呢,你扛不住……”黎伟边说边摆弄糊狮头的桑皮纸,顺势从抽屉里拿出彩绘狮头的颜料。“想清楚哦,要对得起这门手艺。”老人明明很缺接班人,但就是不急着收徒弟。

传统手艺人有脾气,欧琦辉也有。

她花了一天的时间观摩黎老扎制狮头。黎家狮分扎作、裱贴、彩绘、装配4道工序,扎完后用桑皮纸糊在“骨骼”上,并以唐草纹勾勒狮头花纹,其他细部也很考究,有塔香狮眉、“双鱼戏珠”狮腮以及鳌鱼角、鹰角等有趣角型,为了让狮头更灵动,还会在周边粘绒球、缨珞、马尾等饰品。

“想要完成作品,老师傅都得扎个两周,你有耐心吗?很多年轻人就是因为各种不顺意,最终放弃它……”黎伟说。

彩扎(佛山狮头)属美术工艺的范畴,如果能在这方面有所造诣,或许能成为很有底气的传播者。大概学校领导也想到了这一点,当场便保证:“我们会给欧琦辉调课,每周二上午她必须来您家学艺。”

黎家狮一直在等虔诚的学徒,但真正等来后,黎伟却仍有顾虑:“我怕你烦了就不来了,最后浪费时间,唉。”

“我们欧琦辉认定的事,就一定会做好。”校长怕黎老不答应赶紧说,还请来佛山市非遗保护中心的领导做见证人。

直到现在,欧琦辉回想起当时的场景,依旧认为那番话是拜师后的第一堂课。

“奉了道,就得有所选择,有所牺牲。”欧琦辉说。

扎进“狮头”的世界:

所谓输人唔输阵,最重要系保住这个顶

彩扎(佛山狮头),是慢工出细活的世界,即使扎了好几年,也未必能扎出结构匀称的狮子眼。而黎家狮的狮头最传神的地方恰恰在于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和那有着“独占鳌头”寓意的狮角。

眼珠大小不允许有分毫偏差,对于初学者而言确实很难,欧琦辉经常拆了扎、扎了拆。她发现,不仅初学者会拆了重扎,黎老也经常拆了重扎,每拆一回,他就念叨一回:“普通狮头至少有1300个扎点,全都是竹篾扎制而成,只有稳稳当当,才能保证一百多斤的人顶上去,狮头不散架,眼神依旧有神威!所谓输人唔输阵,扎狮头也一样,最重要系保住这个顶!”

教徒弟之余,黎伟还喜欢舞狮,他举着成型的大狮头走马步的精气神儿,每次都让欧琦辉看得神游,她暗想:假如有一天,我做的传统狮头也被送到东南亚、欧美,让华人用来拜关公,那该多自豪……

“但传统狮头太笨重,制作周期不确定性太强,成本也高,所以很多大型活动更愿意使用结构更简单、质量较轻的改良轻装狮,越来越多工厂也选择制作这种轻成本狮头。”欧琦辉说。走进狮头的世界,她才体会到慢工出细活的含义,传统手艺真的太难被量化了。

那传统彩扎狮何去何从?黎伟那辈人选择靠族人来坚守,但欧琦辉想“换一种守法”。

有一天,在回校的路上,欧琦辉忽然想起一位学生的话,“老师,我看你把这个狮头放办公室好几天了还是原来的模样,要我帮你扎吗?”

孩子的话点醒了她,对哦,为何不让这门手艺发挥更大价值?教书育人的初心,让她觉得传承还是得从学生起,当然,不用刻板地跟孩子们强推彩扎有多美,只要不断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就行了。于是,2012年,欧琦辉在学校成立了“狮头艺术工作坊”。

带着狮头“漂洋过海”:

尽管多年过去,长街风景依旧不变

把兴趣爱好带入课堂,让每个人都有了量化的目标,学起来!

这对学生而言意味着什么?欧琦辉的头号粉丝,一直要找欧琦辉拜师学艺的佛山本地居民劳家贤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欧老师花八年时间深入学习,人生有几个八年,快餐时代,8分钟都会被嫌太长。”言外之意,把非遗带入课堂,首先得有趣。

传统舞狮,有一个绝活——采青。所谓采青,有“生猛”、生意兴隆的意思。“青”用的是生菜,谐音生财,把生菜及利市(红包)悬挂起来,“狮子”要在“青”前徘徊,瞄准“猎物”后一跃而起,把“青”一口吞到嘴里(谓之采青),再把“青”咬碎(谓之碎青),之后把咬碎的“青”吐向大家(谓之遍地生财)。表演者要将狮子采青时的表情神态表演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

一次上课,欧琦辉没有把这个绝活的意义告诉孩子们,让孩子们开动想象力画狮子的嘴巴,她想知道他们会把狮子的嘴画成什么样。有孩子见过舞狮喷火,说狮唇该画成火把;有孩子把狮子想象成了吃货,认为狮唇必须是蛋糕状……传统彩扎狮头在孩子们的笔下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人之所以有念想,是因为有盼头,佛山彩扎狮头靠你们了。”看着这些变化,欧琦辉想起了黎师傅的话。

劳家贤曾告诉欧琦辉,老一辈佛山人就算漂洋过海,逢年过节没有狮头,也会想办法自制一个。“因为狮头就是那个顶,是家。尽管时代更迭,年轻一辈开始在社会‘独占鳌头,但累了,还是会回家,回家陪爷爷敲一声锣鼓,舞一段‘采青。”欧琦辉说。

所以,传统“狮头”也有它的人生。

2018年,欧琦辉利用3D科技,对黎家狮头进行了重塑与创新,作品《狮涵·美光》登上了央视,备受好评,这个作品虽然小,里面却有3000多根柱子!

为了让3D打印更好地传播“狮”文化,同年,“狮享”信箱(文创品)诞生了。劳家贤在欧琦辉的工作坊看到这个小物件时,被震撼到了,那是传统老物件被打通经脉焕然一新,随时准备迎来新高潮的涨点啊!从那一刻起,他决定成为狮头文创的忠实传播者,带着信箱到佛山周边城市,与陌生人聊它们的故事……

2019年年底,一对情侣在禅城举办婚礼。礼堂中央,放着“狮享”信箱,信箱外壳画满了他们旅行过的地方,信箱见证了“长街风景不变,男孩女孩还是往日那位少年”。婚礼上,新郎说他正是用信箱向女生求婚的,狮头可以辟邪、可以祈福、可以藏戒指,很有趣!

2019年12月,对欧琦辉来说,是个很悲伤的月份,国家级非遗彩扎佛山狮头代表性传承人黎伟走完了人生最后一段历程。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关宏说:“黎伟老先生给这座城市留下了巨大的精神文明财富,是它们牵引着佛山,更是它们滋养了这座有着民俗土壤的城市,我相信未來,狮头扎作会有一个很好的延续。”

是的,“狮”文化不会停,因为欧琦辉已经把它自费出版成了初学者通用教材《扎狮娃——佛山狮头工艺之写色》,教材里有关狮头的纹样都是黎师傅亲手彩绘的。

2020年的某一天,劳家贤还是不死心,又跑去问欧琦辉:“可不可以收我做徒弟?”

欧琦辉还像往常那样拒绝他,“时机还没成熟,再等等吧。”

山林道,拨开云雾,看见那个扎了一半面孔的狮头,欧琦辉又想起自己拜师学艺的那个清晨。

奉了道,就得有所选择,有所牺牲。

猜你喜欢
狮头舞狮佛山
彩扎之根,深扎我心
红色热土佛山
迷宫弯弯绕
佛山制造为啥这么牛
水下舞狮
舞龙舞狮进校园
热闹的舞狮大会
广东佛山雕塑院雕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