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新时代高校共青团“三力一度”的探索与思考

2020-12-10 06:48西南大学团委
中国共青团 2020年21期
关键词:共青团青春工作

西南大学团委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图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西南大学共青团大力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锐意改革,积极作为,努力提升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贡献度,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准确把握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新境遇

明者因时而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青团必须在大局中思考、在大局中行动。当前,国际國内两个大局的深刻变化,为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标定了新方位、提出了新要求。

融入发展新格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西南大学共青团秉承“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大学精神,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重点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成渝高校联盟组织开展创新创业、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实践活动,努力把“卡脖子”清单变为重点工作清单和学生奋斗清单,助力新发展格局构建。

对标改革新要求。近年来,高校共青团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一直在路上。西南大学共青团始终坚持改革主基调,对标对表《关于深化学校共青团改革的若干措施》等文件新要求,在巩固原有改革成果基础上,着力破除思维定势和体制机制藩篱,改进政治教育机制、实践教育机制、组织运行机制,推动改革往深里走、往实处行。

提升治理新效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包括共青团在内的群团组织要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西南大学共青团坚持刀刃向内,立足于贯彻落实大学章程,健全团学代会制度,理顺团学组织内部治理体系,探索学生代表列席校长办公会、提案等途径,提升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实效,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同时,还坚持放眼校外,深入社区开展各类志愿服务等活动,助力社区基层治理,切实把治理效能转化为育人成果。

适应防疫新常态。当前,抗疫战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西南大学共青团坚持把疫情防控战场作为立德树人课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工作新形态,广泛开展抗疫精神宣传教育、抗疫志愿服务等活动,筑牢青春战“疫”防线,维护校园健康安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快速历练成长。

聚焦青年新特点。伴随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当代青年尤其是00后大学生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他们个性更加独立鲜明,民主意识更强,网络化社群化程度更高,利益诉求更加现实多样。西南大学共青团积极创新工作理念方式,推动“网上共青团”建设,打造“权小维”权益服务平台,解决学生实际困难,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牢牢坚持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青年工作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职责使命、实践要求,为做好新时代共青团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对于高校共青团而言,要始终做到“五个坚持”:

坚持党的领导。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坚持党的领导是共青团政治性的根本体现,是共青团矢志不变的政治灵魂。高校共青团要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引领,引导青年学生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在思想上向党看齐、在行动上跟党奋斗、在情感上与党同心。

坚持虚功实做。高校共青团要克服形式主义,力戒空谈、崇尚务实,坚持虚功实做、久久为功,积极对照党的期望和学生期待,着眼长远建立健全工作体制机制,精心打造静水深流、常态长效的工作品牌,彻底改变以往“走过场”“一阵风”等“活动团”形象,从根本上解决“上热中温下凉”的突出问题,推动工作提质增效赋能。

坚持守正创新。高校共青团工作有着优良传统和深厚积淀,形成了暑期“三下乡”“挑战杯”等一系列学生喜爱、影响深远的活动品牌。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和时代发展变化,高校共青团要弘扬好传统、对标新时代、展现新作为,积极推动自身工作观念转变、平台升级、方式创新,聚焦思想引领、学风建设、志愿服务、就业创业、权益维护、校园文化等领域深耕细作,不断提升育人实效。

坚持协同融合。高校共青团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发挥自身枢纽协同作用,主动融入学校“三全育人”工作格局,积极争取上级党团组织指导支持,加强部门联动、团教协同,加强对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的指导服务,加强与校外企业、社会组织等平台的资源对接,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合力。

坚持学生为本。青年,是共青团的根基与血脉。高校共青团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聚焦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扩大青年对团的工作的参与度,打破“最后一公里”,让青年学生更加有获得感。

着力提升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三力一度”

西南大学共青团着眼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紧密围绕学校育人中心工作,实施青春铸魂、青春强基、青春聚力和青春建功“四大行动计划”,着力提升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贡献度。

实施“青春铸魂”行动计划,提升引领力。聚焦共青团的主责主业,探索构建“四位一体”思想引领工作范式,即突出理论引领,以中宣团、习研会等理论类社团和班团组织为依托,打造“香樟青年说”栏目,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四史”宣讲活动,增强青年学生的理论自觉、理论自信;突出价值引领,探索“六个融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大学生诚信主题教育、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等活动,力争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突出网络引领,构建“青春西大”全媒体矩阵,编创发布《天生之约》《星光》等主题MV,吸引学生主动上网、自动链接;突出文化引领,举办校园歌手大赛、舞林大赛、新生才艺大赛、青春玉兰跑等活动,编创话剧《问稻》、舞蹈《禾下乘凉梦》、朗诵《最美的国土》《袁隆平的梦》等作品,提升校园原创文艺作品供给能力。

实施“青春强基”行动计划,提升组织力。聚焦党建带团建,推动共青团工作纳入学校党建与事业融合发展考核内容,构建党领导下的以共青团为主导的青年组织体系;聚焦基层基础,实施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举办“团日微活动 团课微讲堂”示范项目评选,探索实施团员星级评定制度,启动团校“星火班”新生團支部书记培训;聚焦薄弱环节,建立健全“三会两制一课”“推优入党”“三重一大”等制度,探索推进社团建团、网络建团、实验室建团,成立团的专委会、联络站,扩大团的组织和工作覆盖;聚焦关键少数,加强团干部队伍教育培训,推进团干部上讲台和外出挂职锻炼,分类分层实施青马工程“香樟计划”,选派优秀学员赴国(境)外高校企业践学,为党培养和输送青年人才;聚焦学生组织,坚持党建引领,探索成立学生会、学生社团特设党支部,发挥政治把关和思想引领作用,守牢安全底线。

实施“青春聚力”行动计划,提升服务力。抓好学风建设,结合“青年大学习”行动,开展“我要学习强国”“守住本分:让学习成就更好的自己”主题学风教育活动,举办“青春派”学习成长沙龙,推动“学习型”团学组织构建;抓牢实践育人,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有机融合,建立团员向社区报到常态化机制,打造学校成长共享空间;抓实志愿服务,按照组织、平台、项目、队伍“四维一体”架构,推进“西小兰”志愿服务项目建设,形成了传承38年的英语义务培训班、50年不褪色的“红帽子”、30年如一日的“义务画像”、找回失物1万余件的“火柴头”等“一院一品”工作格局。

实施“青春建功”行动计划,提升贡献度。实施青春助力“双一流”计划,筑牢组织拓展、学习提升、交流分享、遴选培育等创新创业教育“四个平台”,打造“含弘杯”双子星赛事,开展“千校万岗”就业帮扶,助力创新人才培养;实施青春建功“扶贫路”计划,开展定点扶贫昌宁“六个一”行动,引导广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开展青春唱响“双城记”活动,与绵阳、自贡等川渝两地团委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共商共建共享活动;会同赴渝博士服务团成立“中博重庆智库”,充分发挥智库专家资源优势,撰写咨政报告20余篇,为重庆地区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猜你喜欢
共青团青春工作
最勇敢的决定最美丽的少年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名单(共三百五十七人)
共青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名单
不工作,爽飞了?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献礼
青春不打烊
选工作
我的青春谁做主 爆笑篇等
共青团要成为“青年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