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史”为基加强“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20-12-11 20:54张哲
缔客世界 2020年10期
关键词:四史入党理想信念

张哲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 沈阳 110034)

1 “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如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取得了伟大历史成就,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已经开启。进入新时代,“00后”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群体的中坚力量。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学生群体,在“00后”大学生的思想面貌以及组织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1]。

1.1 政治意识较为薄弱

随着我国经济和互联网大数据的疾速发展,新媒体平台成为了亿万网民的“精神家园”,“娱乐文化”也变成了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媒体的包装下,大学生以“艺人”为榜样,对他们盲目崇拜。然而近年来,一些公众人物触及法律和道德底线的行为屡屡出现,为学生树立了不良的榜样,影响了“00后”大学生对法律底线和社会道德底线的看法,学生缺乏正确的榜样引领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政治意识薄弱[2]。

1.2 缺乏大局意识和团队精神

改革开放后,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这导致当代“00后”大学生多为家中的独生子女。家长的过度纵容,使部分“00后”大学生过于注重个人价值,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较为缺乏集体主义意识、团队精神和大局意识,没有使用价值规范和价值判断的适当认知能力[3]。

1.3 轻视思政课的作用

目前,学生在上思政课时玩手机、学习其他学科的现象屡见不鲜,倘若这种现象不能及时纠正,思政课将会正面临集体 “冷场”的局面。究其根源,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在于学生认为专业课对自身能力素质提高起关键作用,而思政课在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中作用微小,对思政课的重视度不高;另一方面,大部分高校在思政课教学中均以说教为主,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4]。

1.4 部分学生党员的思想认识有待提高

整体上说,高校绝大多数学生党员入党动机端正、理想信念坚定、思想积极向上,但是受社会发展不良风气的影响,存有某些学生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动摇的问题。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一部分大学生入党动机存有显著的功利主义趋向,他们入党不再是向先辈们一样出于对共产主义信念的追求,而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把入党作为自己的一块垫脚石,没有做到思想上入党。同时,一些共产党员在申请加入共产党后有松弛的问题,推卸自己应当承担的任务,对集体的奉献程度减弱,没有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淡化了党员的先进形象[5]。

2 开展“四史”教育的必要性

2.1 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必然要求

当代大学生没有经历过战争的身心洗礼和新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艰难经历,尝试通过学习四史,基于历史、理论和实践逻辑等多个方面,特别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的“三件大事”、创造世界罕见的“两大奇迹”、完成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三次伟大飞跃”, 青年人才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到党的红色政权的得来不易,新中国成立的得来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得来不易,深刻认识到我们党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以史为镜,进一步校准自己的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

2.2 教育引导大学生承担青年责任的迫切需要

四史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四史中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执着追求,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坚定信念。以四史为依托,用党的优良作风文化教育学生、用成功案例启发学生、用惨痛教训警示学生。学生能够在党的发展历史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在新中国史学习中厚植爱国情怀,在改革开放史学习中创新思维能力,在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中磨砺拼搏。 深入挖掘在党的建设、新中国建设、改革开放建设中的先锋人物,为大学生寻找正确的榜样力量。以历史脉络为导向,拓宽学生历史视野,坚定学生紧随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鼓舞学生积极承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远大理想的使命担当。

2.3 教育引导大学生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时代选择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蔓延,各国的政治经济遭受到了巨大挑战,国际关系和社会秩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呈现多边主义的发展趋势,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如何在“危”中寻“机”,利用好这一战略机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战略议题。通过学习四史,“00后”大学生能够基于当今发展形势从一个新的视角把握我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社会基本建设规律、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愈加深刻地认识党的光辉历程、我国的基本国情、世界的发展状态,科学把握党和国家所处历史方位,以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列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化爱国情怀。青年能够在把握历史规律的基础上,掌握方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3 “四史”教育融入“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究

学四史的目的是为了在更好的把握历史规律的基础上服务当代社会现实,历史虽已过去,但历史中的经验教训值得铭记,历史中的先锋人物值得学习,历史中的先进理念需贯彻落实。在当代,我们应吸取历史中的经验教训和把握客观规律,应带着时代问题去学习四史,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3.1 寻找特色榜样,发挥引导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历史上曾经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他们在各条战线上为中国的建设发展挥洒汗水、奉献青春甚至生命。在“四史”教育中要深度挖掘先进榜样人物,学习共产党人身上把理想信念化为行动力量的政治品格和先锋形象,用红色故事打动大学生,用高尚精神影响学生,使学生自觉产生心灵共鸣,从而做到用“红色榜样”代替“明星偶像”,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3.2 讲好红色故事,承担青年责任

在学习四史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大学生的切身体会,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基本建设和改革创新中产生的宝贵精神财富。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在大学生充分学习“四史”理论的基础上,要不断加强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成立四史教育主题宣讲团,以大学生为主体,宣传革命先辈事迹,弘扬党在改革、基本建设和改革创新中的优秀精神实质,以“身边人”讲、身边人教的形式,讲活红色故事。学生以团队为单位进行宣讲,可以提高同伴间的沟通交流协作观念,培养团队意识。通过对红色故事背景、过程、事迹、意义等的深入学习,学生可以将“四史”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深化升华,在亲身讲解红色故事的实践过程中,更加理解先辈的集体精神与大局意识。此外,通过切身学习与实践,学生更能够体会在世界形式纷繁复杂的当下应如何承担起青年人的使命。

3.3 创新课程形式,打造课程思政

借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有关书本和课程内容,有针对性的将红色教育资源融于课程之中。同时,在课程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穿插实践环节,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充分探索所在地区的红色资源优势,组织青年学生参观革命遗迹、瞻仰革命文物、开展学术研究,再融合现有的基础知识背景,学生能够更深刻地体验党的发展历史、新中国的历史、改革开放的历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的全过程中的困难 ,并对红色故事背后卓越能量凝聚力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利用红色特色文化资源,在强化理论学习与场景互动的双向联系中建立良好的红色记忆,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教育的关键教学和教育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与热情。

3.4 利用四史教育,端正入党动机

进一步充分发挥党校的“主战场”作用,把“四史”教育作为党员干部培训的关键内容。将“四史”教育纳入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党员教育和培训的内容中,将其与党性教育结合起来。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和加强对“四史”的研究,使学生深刻理解我们党如何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赢得革命胜利、如何在建国初积贫积弱情况下发展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在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如何赢得主动,从而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加强青年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从而明白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种政治信仰和道德价值的选择,是对国家和民族的一种担当和奉献,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此外,也要用理论学习、社会实践、理论宣讲、竞赛等新形式将“四史”学习融入党员日常教育的主题党日活动、三会一课、思想教育活动中,教育引导学生党员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爱民,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猜你喜欢
四史入党理想信念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四史”教育——我们这样组织少先队活动
“诵读学传”是“四史”教育的好方法
憨娃入党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重温入党誓词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