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环境修复中的应用与展望

2020-12-13 06:36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0年5期
关键词:制剂水产净化

(邢台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河北 邢台054000)

水产养殖环境修复技术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其中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通常会引入新物质,生物修复因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而且操作简单受到广泛关注。例如冷水鱼养殖水体净化中的生物修复法可依靠浮游植物、水培植物(金鱼藻、轮叶黑藻、千屈菜、眼子菜等水草品种,或在简易泡沫板浮床或网片浮床上栽种水芹菜、河菜)和微生物等实现[1],尤其是以微生物修复技术为主的生物修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养殖水体修复中。随着我国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强化养殖水域环境修复能够有效推进现代渔业建设,实现渔业绿色发展。

1 水产养殖水体污染概述

当前,水产养殖水体污染主要分为内源性污染和外源性污染两种。前者包括:①营养物污染。施肥投饵过量和养殖动物排泄物等含有的氮、磷、耗氧有机物及硫化物等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降低了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②水产养殖过程中长期大量使用环境改良剂、杀寄生虫药物和抗菌药物等导致药物污染;③随着养殖动物的排泄物、分泌物和残饵不断增加,在水体底部沉积形成淤泥,底泥中的有机物发酵分解产生恶化养殖环境的甲烷、硫化氢和氨等物质。后者包括生活污水污染、工业废水污染以及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农药、肥料及其他污染物进入养殖水体造成的面源污染。

2 微生物制剂在养殖水体净化中的作用

一方面,微生物制剂中的活菌能够分解水体中的有机物质,降低养殖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同时微生物能够通过微生物酶的作用将有害物质转化为对水产养殖生物和环境无害的物质。另一方面,微生物能够显著减少水产动物肠道中有害微生物 (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的含量,优化其消化道的菌群结构,抑制致病菌滋生,避免氨与其他腐败物质大量产生。在水产养殖环境修复中长期应用微生物制剂,能够重构养殖水体的生态系统,维持养殖水域的生态平衡,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3 水产养殖环境修复中常用的微生物制剂菌种

3.1 光合细菌

光合细菌是指一类可以在无光有氧或有光无氧条件下繁殖的微生物类群。例如,当前水产养殖中广泛应用的红假单孢菌能够在厌氧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2],其不仅能够快速消除养殖水体中的有害物质(有机酸、硫化氢和氨氮)、有效调节水质和稳定水体pH值,而且可以增加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促进水产动物健康生长。

3.2 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主要应用于水产养殖中浮游生物残体、残饵和排泄物等水体有机物的降解,防止有机废物在水体淤积。同时能够营造适宜水产动物生长的养殖水质,增强其免疫功能,减少病害发生。

3.3 硝化细菌和EM菌

在水产养殖中施用硝化细菌能够均衡有益菌群,降解亚硝酸盐,提高水质;EM菌由醋酸杆菌、酵母菌、乳酸菌和光合细菌等多种微生物复合培养而成,对于提高水中溶解氧、降低有毒物质(硫化氢、氨)、改善水质以及调节水体生态平衡具有良好的效果。

3.4 其他有益菌

酵母菌能够对水体中的糖类进行有效分解,减少水中生物耗氧量,而且繁殖的酵母菌能够作为水产动物的饲料蛋白被利用。高温季节应用蛭弧菌和嗜热放线菌对于降解水体中的氨氮、平衡pH值和增加溶氧效果显著。同时,为了增强养殖水体的综合净化能力,可以在水产养殖中合理搭配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等制成复合型菌剂。

4 展望

养殖水体净化中微生物修复技 术的应用具有诸多优势,同时也有不足之处。例如水中多种环境因素对微生物制剂的活性影响较大,养殖水体的流动极易导致游离微生物的流失,所以采用传统的喷洒和混合饲料投喂等方式净化水体效果不佳。近年来,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在水产养殖环境修复中的应用与研究日益成熟,能够克服非固定化状态下微生物修复的缺点。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指的是游离的微生物被定位在有限空间内,使其未在水中悬浮状态下依然具有生物活性而且能够被反复利用[3]。该技术的优点是高效发挥微生物作用,显著增强微生物的耐受力,可以长期多次利用微生物。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今后的研究应当趋于开发成本低、可重复利用而且固定化简单的载体,筛选、培育高效微生物菌剂,改进固定化方法以及探究与高等水生植物净化法等其他水体修复技术的联用。

猜你喜欢
制剂水产净化
臭屁净化丸(中)
当代水产 腾氏水产商务网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加油!水产人!
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身心净化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
FAO/WHO农药固体制剂标准导则简介(一)
2016中国农药制剂销售50强企业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