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蝶呤与经输血传播病毒和其它感染性疾病相关性研究新进展

2020-12-13 20:22杨扬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年1期
关键词:献血者尿液阳性

杨扬

据国外文献报道1963年利用阴离子交换色谱法可在蜂王浆中检测到一种嘌呤核苷酸,是三磷酸鸟苷的代谢产物,命名为新喋呤(neopterin,简称NP)[1]。NP分子式为2-氨基-4-羟基-6-喋呤,分子量小,易扩散,可以稳定存在于人的体液中。NP是机体发生免疫应答时在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的刺激下由活化的单核、巨噬和树突状细胞所分泌,在病理状态和细胞内免疫反应时T淋巴细胞活性增强,使NP分泌增加。NP浓度在一些病毒感染(如HIV、HBV、HCV)早期即可出现变化。奥地利采供血机构在1994年将NP检测纳入献血者常规筛查项目[2]。本文将新蝶呤与经输血传播病毒和其他感染性疾病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1 新喋呤用于可经输血传播病毒筛查

1.1 新喋呤与HIV感染 Leurgans[3]等发现,在HIV感染的窗口期血清和尿液中NP浓度即可升高,并持续整个感染期,HIV高危人群中高浓度NP检出率高于正常人群。因此,在献血者中进行NP筛查是防止HIV经输血传播的有效手段。Uysal[4]等对328例标本的检测发现,64.7 % HIV-1 RNA和p24抗原同时呈阳性的标本NP水平高于正常参考值,HIV-2阳性标本NP浓度也较正常明显升高。血浆中NP水平与HIV病毒载量相关,且NP的变化要早于CD4+T细胞数量的减少和临床症状的出现。应用NP浓度评估HIV感染后免疫功能恶化的程度,其敏感度高达41.9%。因此,可将NP作为预测HIV致死率的标志物[3]。

1.2 新喋呤与HBV和HCV感染 Shmagel[5]认为,NP水平升高的献血者HBV和HCV的阳性检出率较正常献血者升高。一项来自巴基斯坦卡兰奇地区相关研究发现,献血者血清NP浓度正常参考值为6.23 nmol/L,而HBV阳性感染者为(10.1±23)nmol/L,HCV阳性者为(15.59±1.63)nmol/L,均较正常明显升高,与Justa[6]等的研究结论相同。另外,检测174例献血者血清标本,21例NP水平升高者中有7例HBV阳性,5例HCV阳性,经PCR检测HCV RNA阳性标本NP水平均明显升高[7,8]。临床监测发现NP浓度与肝脏炎症性疾病的病理评分呈正相关,随着肝脏受损程度的增加,新蝶呤浓度也随之升高[5]。

1.3 新蝶呤与其它经输血传播病毒感染 Ashfaq[2]检测了76 587例献血者标本,133例NP浓度超过检测限10 nmol/L,其中123例伴有呼吸系统病毒感染,6例出现急性弓形虫感染,4例CMV阳性。一项来自奥地利的近期研究发现NP水平升高献血者中微小病毒B19 IgM阳性检出率约为6.9%,CMV DNA阳性检出率为61%,急性EB病毒感染阳性率也高于健康献血者。另外一项研究中1 200例HPV DNA阳性的献血者NP浓度均升高[9,10]。然而,值得一提的是,NP与梅毒螺旋体感染的相关报导甚少。

2 新蝶呤与其它感染性疾病关系

2.1 新喋呤与呼吸道病毒感染 Kashyap[8]等对129例非典型性肺炎患者血清NP浓度进行连续检测,至第9天全部升高,并且与持续性发热呈正相关,经类固醇激素治疗后血清NP水平明显下降。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NP浓度约是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2倍,是正常人的5倍。以NP浓度>15 nmol/L作为诊断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正确率约为69.5%。另一项研究采用NP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C/N比率来鉴别细菌和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结果显示,以C/N率>3作为cut off值对于鉴别细菌和病毒呼吸道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9.5%和81.5%[11]。

2.2 新喋呤与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 脑脊液中的NP浓度约是血液中的1/40,是由鞘内小神经胶质细胞分泌的[12,13]。研究发现无菌性脑膜炎、单纯疱疹病毒和麻疹病毒感染脑炎患者脑脊液中NP水平有所升高,并且与脑脊液中单核细胞数量呈正相关。HIV感染者脑脊液中NP浓度与病毒载量呈正相关[4]。

2.3 新喋呤与肺结核杆菌感染 Goyal[9]等检测肺结核患者尿液和胸腔积液中NP水平高于正常,并且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NP的自主分泌也显著增加,进一步比较了肺结核患者尿液、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盥洗液中NP含量,发现尿液中NP水平较其他两种体液明显增高。肺结核患者在开始抗结核治疗后,尿液中NP水平持续下降,大约在治疗10周后降至正常,血清中NP浓度也会在治疗的6个月内降至正常。因此,NP可作为监测抗结核有效治疗的指标之一。

2.4 新喋呤与其他细菌感染 脓毒血症患者尿液中NP与肌酐比值较其他炎症反应性疾病患者升高,血液中NP水平的高低与脏器衰竭的程度呈正相关[6]。随着肾功能衰竭NP的分泌也减少,可以通过血清中NP与肌酐的比值来进一步研究NP与肾功能衰竭之间的关系[10]。布鲁氏菌病患者N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11]。大多数麻风病患者尿NP排泄增加[12]。

2.5 新喋呤与寄生虫感染 疟原虫感染患者尿液中NP水平在3、4个红细胞内期后出现增高,在感染后的第14天达到高峰。恶性疟中疟原虫抗原对单核、巨噬细胞的刺激导致NP分泌。以10 ng/mL作为cut off值,NP对于恶性疟原虫感染的阳性和阴性预示值分别为0.38和0.98[14]。氯喹治疗可以使尿液中的NP浓度降低,随着临床症状的消退,NP水平也迅速降至正常[10]。脑脊液中NP可用来监测脑内布氏锥虫感染的病程[13]。血清NP可作为人类血吸虫感染的标志物,其浓度可以反应患者肝脏受累的程度[15]。

总之,研究已经证实NP可以反应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它作为病毒检测的补充应用于献血者的筛查中,对保障血液成分制剂的安全可发挥重要作用[9]。

猜你喜欢
献血者尿液阳性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成分献血者电话回访效果分析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初次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影响
尿液检验标本留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初次献血者焦虑情绪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
跟踪导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