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歌剧《小二黑结婚》中《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的创作特色

2020-12-13 13:25张富林
关键词:小芹唱段音调

摘 要:本文选取歌剧《小二黑结婚》中的重要唱段《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它的音乐风格、唱词、调式等各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研究,认定它奠定了歌剧《小二黑结婚》在民族歌剧中的地位,引发人们对民族歌剧更深入更深层次的了解和思考。

关键词:音调风格 创作特色 戏剧性 抒情性特征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08.033

《小二黑结婚》是一部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的大型史诗性歌剧,对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53年1月这部歌剧在北京正式公演后,引发了歌剧界对民族歌剧的巨大反响。时至今日,在中国歌剧舞台上还经常演出,剧中的核心唱段更是民族声乐学习者的必唱作品,所以对它的音乐特色进行分析研究更有现实的价值意义。

一、歌剧《小二黑结婚》创作背景

1942年,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一大批的文艺工作者开始走进群众,并且深入了解当地的生活,在解放区掀起了“新秋歌运动”,出现了许多非常优秀的新秋歌剧作品,如《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渐渐地,由于歌剧中的音乐内容以及音乐体裁的不断增加,新秋歌剧慢慢地不能满足新艺术形式的发展和需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延安音乐家们深刻意识到了民族歌剧的重要性,于是再次深入生活,根据原来创作的经验,进行了新的创编,出现了一种新的音乐形式——“新歌剧”。随着新歌剧《白毛女》创作和表演取得巨大的成功,一些根据文学作品更改编写的歌剧开始如雨后春笋般生根发芽,产生了以《刘胡兰》《小二黑结婚》等重要的优秀歌剧作品。其中,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当时深受大家的欢迎,被人民群众津津乐道,最具有代表性。《小二黑结婚》于1952年由著名词作家田川、杨兰春两人执笔,然后由著名作曲家马可、贺飞等作曲,于1953年1月在北京上演,很快在首都乃至全中国的歌剧领域引起了巨大反响。

二、 《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的创作特色

1.音调风格特色

《小二黑结婚》的核心唱段总体上吸收了河南梆子、山西梆子等梆子腔的风格,用这样的音调来进行创作,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谱例1歌曲从开头“清凌凌的水……来到河边”,整句的音调呈上行发展,带有戏曲的味道,将整首歌的音调风格色彩表现得比较鲜活明亮,突出了小芹的高兴。谱例2从歌曲中第一个“他说是”音调上就是采用了下滑音的演唱技巧,使歌曲音色更加的活泼明亮,充分表现了小芹盼望着二黑哥回来的急切心情。谱例3从歌曲中“打鬼子”、“站在那讲台前”、第二个“大伙儿呀”都为加强语气的第四音调,表现出了小芹的自豪之感。整首歌曲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在唱腔上借鉴了戏曲的风格特点,这种创作手法充分展现了劳动人民淳朴的形象特征。

2. 调式旋律特色

本唱段具有非常强烈的民族色彩,地域风格浓厚,是典型的民族调式。作曲者借鉴了音乐上常用的民族七声调式音阶当中的徵调式。又因为这部作品最后一个音结束在徵音上,所以被称为D七声徵调式,主要是以五声音阶为主的七声清乐音乐,中间加有偏音si和fa音,其骨干音为“sol—mi—re—do—sol”。作品一開始就从写景入手,从开头第一句“清凌凌的水来……来到河边”再到后面来衬托小芹“背着俺的爹娘,来洗衣衫”的这种心理,紧跟着到“没敢靠前”最后到“好青年”最后音都是落在徵音上,整首歌曲的色彩表现得非常明亮活泼,符合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刻画。

3.戏剧性特色

本唱段中运用的戏剧性特色能够很好地渲染气氛,从而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众所周知,戏剧里的矛盾、冲突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可以说没有了冲突就没有了剧情,歌剧也是这样。唱腔在戏剧性冲突里体现的是运用演唱的音乐旋律来表现出强烈的矛盾和对比,从而起到推动剧情发展。如谱例歌曲从第4小节到第30小节这一部分的唱词所采用的就是戏剧性的特色,主要描写的是小芹听说小二黑要回来,拿着衣衫背着爹娘装作去河边洗衣裳,实则是焦急地在河边等待小二黑回家,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小芹这个淳朴又可爱的农村小女孩的形象,同时也将小芹对小二黑的盼望和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三、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的价值

1.在民族歌剧中的地位

歌剧《小二黑结婚》在民族歌剧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它是一部富有浓郁民族色彩的经典作品,一直流传到现在,受到很多人的喜爱。这部歌剧于1953年1月在北京正式公演后,很快在首都乃至全中国的歌剧领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各地纷纷上演此剧,并且还移植成了很多其他剧种,它的优秀故事、核心唱段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与一系列的经典作品一起开创出了一个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新方向,即以女性角色为主流的中国民族歌剧。在之后的几十年里,中国本土的歌剧创作不仅走出了国门,汇入世界歌剧艺术洪流,而且还影响到了西方的主流社会,充分展现出了中国民族歌剧的风采,很多歌剧的经典唱段都是具有独立艺术生命力的。《小二黑结婚》不仅对我国民间的传统歌舞艺术有着继承和发扬的作用,还对古典的戏曲瑰宝与西洋的多元歌剧艺术进行了扬弃,从而开创了中国民族歌剧的新纪元,为我国民族新歌剧发展道路注入了新的潜能和活力。

2.对民族歌剧产生的影响

《小二黑结婚》深受人们的喜爱,这部歌剧是根据著名作家赵树理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歌剧《小二黑结婚》中除了对传统音乐进行了传承,还将西洋歌剧的经验作为创作理念融合到了作品当中,做到中西结合,这对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品把戏曲音乐元素作为创作根基,巧妙地将戏曲音乐元素与民族音乐元素进行融合。作曲家用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把一部经典艺术小说整理糅合成了一部完整的舞台歌剧大作,给人以视觉与听觉上的震撼和冲击,无论是在剧情方面还是音乐方面都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其中的核心唱段更是非常受欢迎。作为经典歌剧选段,更是被各类艺术院校中民族声乐学习者定为必唱曲目之一,并成为歌唱家们的经典保留曲目,这体现出它的经典性以及能经久流传的影响力。自2015年以来,以著名作曲家马可为代表的民族歌剧,重新开始在中国歌剧舞台上焕发出夺目的光彩,推动了民族歌剧在当代的复兴与繁荣,并对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与传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国的民族歌剧艺术家们,在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根基上创造出了一批批非常优秀的民族歌剧作品,每一部优秀作品的精髓里都潜藏着民族特色,他们在创作上将西方的音乐特色大胆运用到中国民族歌剧的创作当中,推动了民族歌剧在当代的繁荣与复兴,开创了中国民族歌剧的新纪元。

参考文献

[1] 叶松荣《捕捉“永恒的美”:中国歌剧音乐创作的生命力》,《音乐研究》2015年。

[2] 胡佳昕《中西歌剧咏叹调创作与演唱探讨》,《齐齐哈尔大学》2016年。

[3] 陈林《听取新翻杨柳枝——歌剧〈流亡曲〉(创编版)创作特色评析》,《人民音乐》2016年。

[4] 王爱茹《歌剧选段〈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的演唱解析》,《艺术评鉴》2017年。

(张富林,1965年生,男,河南焦作温县人,任职于平顶山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音乐理论与声乐教学)

猜你喜欢
小芹唱段音调
歌剧《木兰诗篇》中《木兰花》唱段的特点与演唱处理
门先生
彩排
听力障碍幼儿音调异常矫治的实施建议
音乐剧中表演与歌唱的整合艺术表现
音调语言让人更有乐感
歌剧《魔笛》选段《复仇的火焰》艺术特点初探
花是谁摘的?
传递正能量
长满葛藤的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