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陆地边境口岸在陆疆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2020-12-14 13:59徐黎丽李蜜欣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边境

徐黎丽,李蜜欣

(1.兰州大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甘肃 兰州 730020;2.兰州大学 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20)

2017 年10 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地区多集中于边疆的事实则表明,边疆区域的乡村振兴不仅关系边疆发展,也涉及边境安全。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三农’工作”。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为如何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现代化新乡村提出了可行路径。2018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1],则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精准施策、分类推进奠定了基础。已有乡村振兴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释义,有学者认为乡村振兴是对城市化进程中乡村衰落的回应和传统乡村转型概念的提升,是促进城镇和乡村资源实现良性互动进而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2];二是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诸如开发地方特色资源[3],保护乡村传统文化、重组乡村治理模式[4],改善城乡关系等[5];三是各地区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包括完善乡村治理[6]、引进人才[7]、发展地方产业[8]等。显然,以口岸作为振兴边疆乡村切入点的成果几乎没有。因此,本文以陆疆边境口岸两年多的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并且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边境口岸在边疆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予以阐析,以期为边疆乡村振兴提供学术服务。

一、边境口岸带动边疆乡村振兴的已有作用

(一)边境口岸的交通枢纽和资源运输作用

从地理角度来说,边境口岸作为交通枢纽和资源运输之地,为边疆乡村发展汇聚各类资源和人才。综观我国陆地边境口岸设立的地理位置,均有优越的交通位置,且临近各种资源产地。例如,新疆北疆地区的阿拉山口口岸是介于阿拉套山与巴尔鲁克山之间宽约20公里、长约90公里的一个宽阔且平坦的通道,它北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阿拉湖,南接中国艾比湖,北段属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塔尔迪库尔干州,南段属于中国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9],虽然风大,气候条件恶劣,却是连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交通要道,也是中欧班列、原油管道运输必经之地,更是中国西部不可多得的铁路、公路并举的边境口岸;西藏的中尼吉隆口岸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目前成为南亚其他国家前往中国的重要地理通道;内蒙古的二连浩特口岸因处于内蒙古对蒙古国所有口岸中的中间位置而成为中国与蒙古人民交流最为频繁的口岸之一;广西的凭祥口岸则因便利的交通条件,成为中越口岸中发展较快的口岸。同时,这些边境口岸所在地理位置也是国内边疆省区或内地通往边境的必经之地。吉林的三合口岸因其独特的交通要道位置,不仅成为中朝边境口岸中较为重要的口岸,也是前往中朝其他口岸的必经之地。新疆的霍尔果斯口岸则是精伊霍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2 国道的终点,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通过这里;红其拉甫口岸在历史上就是古丝绸之路前往南亚、中东的咽喉要道。因此,陆地边境口岸因地理位置重要而形成的战略位置无以取代。

因为重要的地理位置,陆地边境口岸也成为国内与周边国家人员、货物往来的通道,从而聚集着各种各样的职业、民族群体,也聚集了许多特殊人才。有些口岸因产业和商品多而形成多种人才聚集口岸的现状,如广西峒中口岸聚集了经营各类家电、装修材料的人才;云南的河口口岸也是各类商人和产业云集的地方①资料来源于2017年7月在云南河口口岸的实地调查。。有些口岸则因某些特殊产业的兴起而成为某一类人才聚集之地,比如云南片马口岸以经营红木为主,因此,木材行家集中于此②资料来源于2012年6月在云南片马口岸的实地调查。;内蒙古满都拉口岸石头产业比较兴盛,因而,石头鉴赏家、国内外石头商人云集于此③资料来源于2017年4月在内蒙古满都拉口岸的实地调查。;又如内蒙古甘其毛都口岸是主要进口煤和出口日用百货的口岸,因此,这里便成为“养车人”的天下④资料来源于2017年7~9月在内蒙古甘其毛都口岸的实地调查。养车人,指买了大卡车后雇人从蒙古国拉煤的生意人。;在新疆的老爷庙口岸,铁矿石是进口最多的货物,于是这里成为运输铁矿石的司机们云集的地方,他们都是驾驶技术较好的专业人才⑤资料来源于2018年7~10月在新疆老爷庙口岸的实地调查。;内蒙古最西部的策克口岸则成为从事皮毛生意、鉴别皮毛和制作皮毛产品的人才聚集地⑥资料来源于2017年4月在内蒙古满都拉口岸的实地调查。。可以说,正是因为这些边境口岸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不断改善的交通条件,大多数口岸因运输资源和发展产业而逐渐发展起来,他们在参与口岸发展的过程中自然带动了周边乡村牧场的发展,边贸市场也会促进当地农牧产品的出口等。

(二)边境口岸的传统和现代产业支撑作用

从产业角度来说,边境口岸作为传统农牧业与现代旅游业、边贸的交汇之地,为振兴边疆乡村经济奠定了产业基础。谈及边境的产业,一些学者和民众把边境贸易作为边疆最大的产业,当然一些口岸的产业状况的确如此,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忽略了边境地区的传统产业——牧业和农业。在我国长达2.2 万多公里的陆地边界上[10],东北三省边境区域的传统产业为农业,这些区域与东北其他农村一起构成了国家粮食基地。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圈河、沙坨、南坪、古城里等边境口岸的调查数据表明,口岸所在村镇的大多数农民,每人有20 垧土地,且多用于种稻米①资料来源于2017年8月在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7个边境口岸的实地调查。;广西和云南绝大多数边境口岸区域的传统产业仍为农业,如峒中口岸的那丽村有21平方公里的边境土地,人均土地3 亩多,种植玉米、花生、香蕉、桂树等②资料来源于2017年7月在广西峒中口岸的实地调查。;云南边境口岸区域的传统产业也多以农业为主。其他包括陆地边境口岸区域在内的边疆省区,其传统产业则以牧业为主,如西藏、内蒙古、新疆、青海、四川和甘肃6省(区)是我国的六大牧区,它们分别是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新疆伊犁草原、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四川红原若尔盖草原、西藏那曲高寒草原、甘青之间的祁连山草原[11],其中,五个草原分布在边疆地区。与农田相比,我国“草原总面积将近4 亿公顷,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0%,为现有耕地面积的3 倍”[12]。其中内蒙古、甘肃、新疆和西藏西部边境区域均为牧场,内蒙古额布都格口岸和西藏普兰口岸的调查显示,牧业至今仍然是这些口岸最主要的产业③资料来源于2017~2018年在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等省区多个口岸的实地调查。。因此,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的多数边境区域,其支柱产业仍然是牧业。

旅游业则是近年来在边境口岸兴起的产业,边境小镇游、边境口岸游、国门游成为自驾游、节日游、休闲游的好去处。如在珲春铁路、公路“两栖”口岸,由于俄罗斯开展“中国年”活动,边境旅游贸易发展迅速,2018 年1~11 月,旅游购物商品出口28 220 万美元,占珲春口岸对俄出口贸易额的70%[13];内蒙古阿尔山口岸所在的阿尔山市作为内蒙古重点发展的生态旅游城市,年旅游人数已突破300万人次[14];新疆霍尔果斯口岸立足于“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确立了“以对外贸易为中心,以进出口加工业和旅游业为两翼”的发展思路,仅“2017年接待中外游客382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75亿元,与2011 年相比,霍尔果斯游客接待量增长了397.59%,旅游综合收入增长了585.43%”[15];以旅游业著称的云南在边境口岸旅游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如河口口岸2017 年出入境流量突破400 万人次,比2016年同期增长22%,创历史新高[16]。在边贸方面,早在2008年,云南南伞口岸所在南伞镇的第三产业(包括边贸和旅游等)收入已达907.74 万元[17];新疆阿拉山口岸则承担了全疆口岸80%的过货量、50%以上的货值,过货主要以进口为主,进出口比例约为4∶1[18]。显然,以旅游业和边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为边疆乡村振兴注入了生机。口岸作为传统农业、牧业与新兴旅游业、边贸交汇的平台,有利于各类产业的交流与合作,更有利于口岸人口、资源聚集及国内外商品互销。

(三)边境口岸的文化作用

从文化角度来说,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作为不同职业、不同民族及不同国家人民交流通道的边境口岸,可为边疆乡村发展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在调查的99个陆地边境口岸中,大多数口岸或因优越的地理位置而逐渐从集市发展为城镇,或因交通枢纽而逐渐从驿站演变为乡镇,这些口岸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悠久的诚信或忠诚的理念,是守边、固边、兴边和强边的根本,也是长期通商的思想基础。比如,塔克什肯口岸被称为“大北道”,在塔克什肯镇设立之前,塔克什肯口岸所在的查干郭勒乡布尔根村是中亚各族人民长期互相交往的历史通道。早在13世纪,这里就建成了一条从科布多经布尔根出布伦托海的军旅路线。之后的很长时间内,商旅从这条道路上把丝绸等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中亚及欧洲各地[19]。悠久的历史、诚信的商道以及为商旅真诚服务的理念是塔克什肯镇能够发展成为北疆较大口岸的原因。又如吉林开山屯口岸,历史上就是中朝两国人民的商旅通道。日本侵华时在中朝边境建立造纸厂,修建了铁路、公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的造纸厂效益一直很好,因此聚集了7万~8万人在边境口岸生活,改革开放后,造纸厂倒闭,但口岸仍然是中朝人民互相往来的通道④资料来源于2017年8月在吉林开山屯口岸的实地调查。。这个口岸虽然经历了日伪时期的苦难,但正因如此,中朝人民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和平、团结、公平、诚实成为口岸不同民族和职业群体在此生活的信念。

长期生活在边境口岸的不同职业、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人民所积累起来的多元文化及其中包含的思想观念,为边疆乡村振兴可提供一定的行动指南。中国边境口岸所在区域是多民族、多职业群体汇集的地方,其中生活在这里的一些少数民族仍然从事牧业和农业,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民众在口岸从事其他职业,他们在适应边疆生态环境基础上创造的多民族文化,不仅是边疆各个民族外在特征的表现,也是边疆多元文化的组成部分,更是守边和通边的动力。笔者在塔什库尔干伊尔克什坦口岸旁边的斯木纳根村调研时发现,这里的柯尔克孜族村民家中,除了经营传统的畜牧业之外,每个家庭至少有一位护边员。无论是在春夏秋冬不断转场的畜牧业生活中,还是在巡边过程中,他们不仅保持了柯尔克孜族传统的畜牧业文化,同时也为国家担负起护边的责任,“保家即卫国”不仅是他们文化中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其边境生活的目标。此外,从内地迁徙到口岸从事不同职业的群体,他们因职业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职业文化,如运煤人在长期的跨国运煤中形成了一个职业群体,形成了从运煤路线、运煤成本到运煤宗旨、运煤理念的一整套文化体系,他们是建设边疆和发展边疆的组成人员。又如边防战士,他们在长期强边固防工作中形成的从克服边疆生活困难到忠于祖国、保卫领土的理念构成了其特殊的军人文化。还有边检工作人员,他们长期在与出进关各种职业的人员交往的过程中,不仅要促进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也要保卫国家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把握世情、国情、军情变化的基础上,在国家总体战略中兼顾发展和安全,把军民融合发展确立为兴国之举、强军之策,出台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的意见》。这些战略措施和意见,不仅是对中国边疆军民融合的肯定,也是边疆乡村振兴实践的指南。

(四)边境口岸的安全保障作用

从政治和外交角度来说,作为国家边界的交汇地带,边境口岸在保障边境安全和边疆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早在西汉时期司马迁在《史记·六国年表序》中就写道:“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将近一千年后的宋人王象之也说:“朝廷御边,重西北而轻东南。”这说明我国有识之士早已清楚地认识到陆疆对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要性。又一个千年过去,我们已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坚持陆海统筹,加强建设海洋强国。”[20]这表明,中国已将边境安全提到国家高度,在边境安全的前提下促进边疆和谐发展是边疆省区的职责所在。对于介于国家边疆与国家边界之间的边境[21]口岸来说,其首要作用就是在保障国家边境安全的前提下促进相邻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我国陆地边疆口岸中,有一些口岸开关后又闭关,就与对应国出于生态保护区安全方面的考虑有关。1992年,甘肃马鬃山—那然色布斯台口岸正式开通,但仅一年之后就关闭至今[22],中印亚东口岸也经历了闭关多年后复关的历史。由于闭关对双方国家边民的生活影响很大,这就需要双方国家从政治和外交层面积极协商,妥善解决,使双方国家在边境安全的前提下共谋边疆和谐发展之路。

二、边境口岸带动边疆乡村振兴的制约因素

由于陆地边境口岸本身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因而影响其在边疆乡村振兴中的带动作用。以边境口岸所在乡村牧场为例,调查发现,制约边疆乡村牧场振兴的因素具体如下。

(一)口岸开放程度有限,辐射边疆乡村牧场能力有限

口岸必须依靠双方国家共同设置、开放、维护才能达到互通有无的目标,但从中国与周边14 个陆地国家设置的口岸来看,开放程度有限,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北方口岸普遍不如南方口岸开放程度高。如广西、云南边境口岸开放程度较高,黑龙江、吉林和辽宁边境口岸开放程度次之,西藏、新疆、甘肃、内蒙古边境口岸开放程度较低。中俄边境口岸共有18 个,其中,满洲里、黑河、绥芬河、珲春口岸运行最好,同江、抚远、东宁、密山口岸等运行次之。但由于中俄口岸设置比较密集,有些口岸开通后因效益不好而关闭,如嘉荫、呼玛、孙吴口岸至今还未建成①2018年4~5月、7~8月吴丹丹、杨田在黑龙江省中俄边境口岸普查资料。。中蒙边境口岸共有15个,其中,二连浩特、策克和塔克什肯口岸运行最好,其余均因是单一货物运输口岸而运行规模较小,比如,乌力吉口岸到现在还未开通②2017年4月徐黎丽等在中蒙边境口岸普查资料。。中吉只有2 个口岸,中塔、中巴各有1 个口岸,因口岸少而长年运行,但除了受海拔和气候影响外,边境管控力度大,开放程度受到影响。第二,口岸管控工作比开放工作做得好,签证难办,不利于边境口岸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比如,由于中哈边境口岸签证难办,我国边贸商人无法去对方国,只有对方国的商人到中方的口岸进行贸易,所以,对方国家的商人就只好到中国一方口岸进行边贸活动。然而,跨国旅游、文化交流等则无法进行。所有北方口岸管控都比较严格,除边民外,内地民众进入边境管理区参观较难。因此,我国陆地边境口岸开放程度有限,阻碍了口岸本身的发展,未能以口岸为平台充分带动周边乡村牧场的振兴。

(二)多数口岸运行仍旧依靠地理优势,带动边疆产业发展力量有限

设立边境口岸的地方都是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方,可实现国与国之间人和货物的通行。但从中国陆地边境口岸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多数经营较好的口岸仍然依靠口岸本身优越的地理和交通条件。比如,在云南,中缅姐告口岸、中老磨憨口岸、中越河口口岸经济发展较好,地理位置好、交通便利是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云南边贸进出口商品总额的50%均从姐告口岸进出;磨憨口岸则是云南省第三国人员出入境国别及人数最多的口岸;河口依靠交通枢纽位置成为贸易量和出入境人员居云南省各口岸前列的口岸。这三个口岸运行较好的根本原因仍然是口岸地理位置相对优越。近年来,虽然特色产业不断发展,但受全球经济下滑的影响,其成效有待评估。在北方口岸中,发展较好的口岸仍然依靠地理位置,如阿拉山口口岸,虽然风大,但因其为交通枢纽,故仍然是新疆最大的货物进出口口岸。吉隆、霍尔果斯、二连浩特、满洲里、珲春、图们、集安、丹东口岸等均因地理位置优越而得以继续发展。口岸周边乡村牧场的传统产业经济仍然不能与口岸融为一体。从中国陆地边境口岸来看,只有广西发展较好的几个边境口岸实现了从依靠地理位置向特色经济与优越地理位置相结合的转变。比如,红木产业已成为东兴口岸的品牌产业;热带水果成为水口口岸的特色产业③2019年1月钟媛婷在广西水口、东兴口岸普查资料。;爱店口岸成为中国面向越南乃至东盟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中草药集散地,中草药出口额占广西中草药出口总额的90%[23]。广西边境口岸的经济发展已经开始从依靠地理位置运货到“特色产业+交通枢纽”的转变,但我国其余陆地边境口岸尤其是西北边境口岸仍然依靠地理位置运行,因此,特色产业与地理优势相结合不仅是口岸本身在保障边境安全前提下发展的路径,也是带动边疆乡村牧场振兴的平台。

(三)边疆村庄和牧场持续空巢化,带动口岸就业能力有限

边疆村庄牧场空巢化是内地村庄空巢化的延伸。我国边疆与内地在发展中都实行相同的政策,面临的问题具有相似性,只是边疆相对遥远,面临同样的问题时相对滞后一些,不同的是,边疆空巢的后果和影响不同。内地村庄空巢,但城镇密集,移动的空间和距离不大。边疆地区城镇稀疏,村庄或牧场外出人员大多流向了边疆省区首府或内地城镇,有些边境口岸区域本来人口就稀少,一家的牧场面临的边境线长达近10 公里[24],那么,空巢就意味着边境只有边防而没有边民的护边和守边,这对国家边境安全和边疆发展极为不利。从笔者研究团队两年多来的边境口岸调查来看,边疆村庄或牧场的空巢化仍在持续。中朝长白口岸的果园村,绝大多数青壮年外出,只有老年人留在村庄,即使他们将孙子带大,孙子也因上学离开村庄,孤独是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①2018年11月刘琰在长白口岸果园村调查资料。;中俄黑山头口岸因气候寒冷,冬春季节口岸上的居民都纷纷移出,等到夏季才回来经营旅游业,国庆节后又离开②2018年7~8月杨田在黑山头口岸调查资料。。中蒙边境马鬃山口岸所在明水村的村民基本上移入马鬃山镇居住,整个马鬃山镇只有220 户人家,但镇所辖面积却有3.87 万平方公里③2018年11月徐黎丽在马鬃山镇及马鬃山口岸调查资料。。号称中国西部第一村的中吉边境口岸斯木那根村是由牧民定居点形成的村庄,只有45岁以上的人留在村里,甚至护边员也不得不由年老的牧民担任④2018年8月徐黎丽在伊儿克什坦口岸调查资料。。因此,空巢是中国陆地边疆普遍面临的问题。目前,虽然多数口岸在其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后转向跨境经济合作或发展特色产业方面,但由于仍处于建设中,对边疆的劳动力、特色文化和产业吸收不足,因而带动边疆乡村牧场振兴的动力不足。

(四)口岸运行受周边国家关系影响,带动边民交流和边贸发展能力受限

由于口岸的设立、开放、维护是与毗邻国家或第三方国家互相协商而定的,因此,口岸运行良好与否,与毗邻国家的关系至关重要。目前,与我国陆地边境接壤的国家有14 个,绝大多数国家与我国外交关系较好,这是我国陆地边境口岸得以开放和运行的前提,比如中哈、中塔、中巴、中俄等。但是由于我国与印度之间有边界纠纷,因此一直影响着我国西藏边境口岸的运行和发展。西藏自治区的“边境地区主要包括阿里地区、日喀则地区、山南地区和林芝地区的18 个边境县,边境线长4 300 多公里[25]。在如此漫长的边境线上,我国仅设立了7 个边境口岸,边境口岸严重不足,只能依靠边民互市点来补充,这和我国与印度的国家关系相关。内蒙古、黑龙江和吉林的18个中俄边境口岸也是在中俄关系正常化以后逐步设立的;中塔边境卡拉苏口岸的开通则是与塔吉克斯坦协商的结果。因此,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良好,边境口岸的设立、开放、维护就容易一些,一旦关系不好,口岸的运行就会受到影响。除此之外,也与我国周边国家受一些强国牵制有关。比如中蒙马鬃山口岸仅仅开通了11 个月后,即1993 年8 月1 日,蒙古国在未通知我国的情况下,便单方面关闭了与马鬃山口岸对开的那然色布斯台口岸,原因是有关国家给予蒙古国保护该自然保护区的资金远远多于与中国的口岸通商收入,因此,这个口岸就以保护“自然保护区”的名义关闭,直到现在,这个口岸仍然没有开通。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边民与邻国边民之间的经济、社会及文化交流都受到影响,口岸自然就无法发挥带动边疆乡村牧场振兴的通道作用。

三、边境口岸带动边疆乡村振兴的解决路径

在全球经济市场化和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每个国家都无法在单打独斗中生存和发展,国家边疆区域的发展更离不开毗邻国家。因此,解决影响边境口岸发挥带动边疆乡村振兴作用的问题,才能保障边境口岸在边疆乡村振兴中发挥越来越好的作用。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仅供参考。

(一)加快口岸开放力度

总体来看,我国边境口岸的管控功能比开放功能发挥得好,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面对的国际环境和周边国家环境相关。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发展,“‘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一大批合作项目落地生根,首届高峰论坛的各项成果顺利落实,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联合国、东盟、非盟、欧盟、欧亚经济联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的发展与合作规划对接,同各国发展战略对接”[26]。因此,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中国陆地边境口岸必须提高在管控中通达、在通达中管控的护边与通边相结合的能力。首先,将口岸作为与对方国或第三方交流与合作的通道来管理,而不是将其仅仅作为中国的领土边界来管理,从思想观念上树立对外开放的理念;其次,在边境通达与管控相结合的实际工作中,采取以通为先,保证用于正常经济文化交流的签证办理,在人员和货物通行中,对违反国家边境管理条例的行为进行详细调查、分析及处理,既要促进“一带一路”倡议通过边境口岸的实施更有成效,同时也要保障国家边疆在边境安全的前提下发展,包括带动边疆乡村的振兴。

(二)促进口岸经济转变

目前,我国多数运行良好的口岸,其边贸经济仍然依靠口岸固有的地理、交通优势运行,即将国内外的货物通过口岸运出或运进。一般来说,我们从周边国家运入的货物主要是农产品、畜牧产品和矿石,我们运到周边国家的货物主要是日用百货、家电产品、装修材料。目前,虽然已经形成主打外贸产品的一些口岸,比如广西爱店口岸的中草药市场,还有一些口岸则因对方国家有矿产资源,于是就兴起了运输单一的矿石、煤炭、石油等产品的口岸,内蒙古老爷庙口岸就主要进口铁矿石,满都拉口岸则主要经营各种石头产业,甘其毛都口岸主要经营煤炭,漠河口岸主要运送石油。这些产品运进之后很快又被运往内地,对口岸本身的发展带动不大,甚至还对口岸造成污染,甘其毛都口岸曾一度煤灰到处飘散、废车到处堆放。因此,应当因地制宜,将口岸的地理运输优势与口岸所在地的产业结合起来,使口岸所在地在口岸边贸的带动下逐步发展起来。比如文旅产业,对应国不同,文旅产业的内容不同,国门、界碑、国界的特点也不同,如果能将传统农牧业中形成的特色饮食和住宿加入文旅产业中,那么,以口岸为中心,促进口岸经济从依靠地理优势向特色产业与地缘优势相结合的方向转变,将口岸与口岸所在地融为一体,从而带动边疆乡村和牧场的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口岸特色产业

针对边疆乡村牧场持续空巢化的问题,必须根据空巢化的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绝大多数边疆乡村和牧场空巢的原因是人多地(牧场)少的矛盾,当地传统产业无法满足农牧民的基本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尝试走特色产业的道路,只有将特色产业做好做大,边疆农牧民从中受益,边疆空巢的现象才能逐步解决。以中蒙马鬃山口岸特色产业为例,养驼业是马鬃山镇6个蒙古族村的基本生计方式,也是现今蒙古族传统文化保存最完整的文化产业。近年来,马鬃山镇牧民已成立合邻艾勒、高璧音、特漠德、察哈图等4 个牧民合作社,其中,巴音布勒格村2 个、音凹峡村1 个、云母头村1个,这些合作社以骆驼养殖、驼奶制品加工、驼绒毛销售为主业。比如,合邻艾勒驼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9月28日,由出生于四代养驼家庭的蒙古族青年布克巴依尔牵头,总投资200余万元,在距镇7公里处建成了包括骆驼棚圈、加工厂、接待室等在内的主功能区,合作社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合作社包括4 户养驼户,拥有可利用天然草场及戈壁荒漠草场94 万亩,养殖戈壁双峰驼300 余峰。合作社采取“统一收购、统一出售、统一定价、统一宣传”的经营方式,在骆驼养殖数量、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以“绿色食品、健康人生”为经营理念打造原生态畜产品,于2017 年成功注册“公婆泉牌”骆驼奶商标,也建成了驼奶疗养所,由此吸引了外来客商不断来此参观游览。因此,依托驼业合作社打造“吃、住、玩、寻、游”五位一体的戈壁游牧生活体验游成为合作社发展旅游的一大亮点。其中,奶制品、肉制品可为外来游客提供绿色有机食品;蒙古包、接待室等可为游客提供住宿;周边植物种类繁多,可供游客观赏戈壁自然景观;附近山头上矗立的敖包则展示着当地蒙古族的文化习俗。此外,还可以开发骑马、骑骆驼、挤驼奶、制驼奶、识别骆驼刺等项目。如今,将传统驼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使得马鬃山口岸所在马鬃山镇的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由于陆地边境区域的常住居民中都有少数民族,且大多为跨境民族,因此可将传统产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这样,在内地或沿海经济不景气的前提下,他们回到家乡创业也能致富,边疆自然在安全的前提下可持续发展。

(四)发展良好国家关系

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要继续体现共同责任、共同利益和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发展与周边国家良好关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将同各方继续努力,构建以新亚欧大陆桥等经济走廊为引领,以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等大通道和信息高速路为骨架,以铁路、港口、管网等为依托的互联互通网络。我们欢迎多边和各国金融机构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投融资,通过多方参与实现共同受益的目标。我们要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26]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和周边国家都将成为这一倡议的受益者和分担者,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自然会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至于中国和周边国家受西方大国牵制方面,只要我们坚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与周边国家保持互惠互利、平等团结、合作共赢的关系,形成得道多助的良性外交格局,那么自身强大且不干涉别国内政,如此,中国将会与周边国家在内的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形成良性外交关系,中国的陆地边境口岸也将从中受益。

总之,较之于内地乡村,虽然边疆乡村振兴的基础条件较差、振兴速度较慢,但边疆乡村因处于国家边境地带,具有内地不具备的机遇,抓住这些机遇,边疆乡村的振兴便有希望。以边境口岸特色产业发展为核心,将边疆乡村牧场通过口岸所在村、镇或城市与国外口岸对接起来,也许是一条可行的边疆乡村振兴路径。

猜你喜欢
边境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中朝边境民族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与路径探索
守卫边境的“帕米尔雄鹰”
BORDERLANDS
边境跷跷板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