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探讨

2020-12-14 04:19唐晓路
读写算 2020年33期
关键词:读图能力初中地理培养

唐晓路

摘 要初中地理学习过程中,读图能力是学生必备技能。但是,由于地理地图较为复杂,较多中学生对读图都十分抗拒,在学生内心中读图就是死记硬背。基于这一错误认知,导致部分中学生的读图能力较弱,不利于中学生的地理学习,若无法在中学时期打下良好的基础,必然会对后续学习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本文将以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教材为例,提出有效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地理;读图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33-0152-02

通过读图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系统化的学习地理理论知识,地理地图中蕴含了大量地理学知识,通过地图能够将知识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原本抽象化的地理理论成为具象化的地理规律,从而帮助学生快速记忆。因此,培养中学生地理读图能力十分重要。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学生在读图过程中存在的弱点,并针对其弱点提供有效指导,强化学生读圖能力。

一、初中地理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作用

(一)降低地理学习难度

初中地理被划分为文科范围,会给人一种简单背诵便能理解知识,获得好成绩的错误认知。其实,地理在学习过程中蕴含较多的计算内容,若仅是以背诵为主,学生必然无法充分掌握地理知识内涵,缺乏对地理知识真正的理解。地理课程重点以地图展开,河流、山川、经纬度等学习都需要围绕地理地图展开充分学习。因此,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掌握读图能力获得有效地理学习的“金钥匙”,提升自身地理学习能力。

(二)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帮助学生理解地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地理问题的解题思路,让学生能够在考试过程中对以文配图的地理试题进行快速分析解题。因此,培养学生读图能力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解题思路,从而帮助学生快速寻找科学方法进行有效解题,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与解题能力。

二、初中地理教学读图能力培养现状

(一)缺乏读图兴趣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由于部分乡镇学校缺乏专业地理教师,地理教师往往是由其它学科教师兼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加之读图能力培养开始阶段较难,无法激发学生对读图的兴趣,学生必然会在后期逐渐丧失读图兴趣。其次地理知识与地图信息的联系较弱,导致学生在读图过程中较为困难也会让学生对读图产生厌烦情绪等等,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寻找有效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二)读图空间感较弱

地图及相关图像能力识别过程中需要学生具有较为优异的空间感受能力,即对空间的想象力。但实际学习过程中,由于中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较弱,无法在地图剖析过程中将重点信息与实际联系起来,信息联想能力较弱;地图剖面图、世界地形图、区域分布图、气候带分布图等等地理地图在绘制过程中较为抽象,部分学生缺乏想象力必然无法理解抽象化内容,读图自然会更加困难。

(三)读图技巧与基础不足

初中生读图能力较弱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缺乏基础,对于图文信息的要点、技巧、知识等基本内容了解的不够深入,导致即使是清晰的图片摆在学生的面前,学生也无法有效读图。地理地图中所标示的每个线条和特点对应的信息都是不同的,若是学生无法记忆相关纹路信息,必然无法有效读图。

三、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对策

(一)掌握基本读图技巧,激发学生读图兴趣

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对学生基本技巧及能力进行相关的指导。先让学生对地理地图标注的内容信息进行关注,因为标注都是重要信息,不会过多描述无关内容,所以能够让学生对地理地图进行更加准确地了解。比如,在识别地图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对不同区域地图的形状进行有效的记忆,便于学生在观察略缩图时快速的识别出不同区域地图形状。在学习第八章不同类型国家“日本”这一课程时,可以在地图上指出不同国家所在的地理位置,让学生能够在读图过程中将理论信息与地理特点进行有效串联,从而让学生能够在知识串联过程中感受地理读图的乐趣。初中地理地图识别过程中所给出的信息与地图都会产生有效串联,图文结合的方式能够让地理地图和信息进行有效融合,更具指向性,能够结合不同图文感知不同地理信息的差异。教师可以通过地图对比的形式,让学生来寻找不同图文之间的差异,以明显的差异对比增加学生的地图记忆能力,让学生能够对基本知识进行有效掌握,避免图文不结合所导致的记忆信息混乱现象。教师在基本信息记忆过程中可以编制口诀,以趣味性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提升学生读图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对地理地图知识进行有规律的记忆。

(二)注重地图手绘,丰富学生空间感知能力

俗语“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培养读图能力中也是同样适用的。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对地理地图进行深入了解,可以通过让学生绘制简单地理地图增加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以及想象力,并在绘制过程中将地图中所标注的有效地理信息进行相关记录。比如在学习《世界第一大洲》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快速了解亚洲在地球上的位置以及亚洲的地形、河流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去对亚洲地图的分析,还可以使用地图手绘的方式,让学生对亚洲地图上几个重要的区域进行绘制,然后在绘制过程中找出不同国家所在位置。在手绘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记忆顺序,对地图进行有效的绘制。绘制地图的重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读图分析过程中所感知的信息进行有效复述,理清地图中的所表现的内容与逻辑关系,构建属于学生自己的地理知识架构,让记忆更加牢固。

(三)重视多媒体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读图技巧

随着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多媒体技术成为现代教育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多媒体能够更加清晰地展现地图上的信息。多媒体通过计算机操作可以对地图进行放大,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看到地图中所包含的信息。比如,通过下载相应的拼图软件,让学生根据整体地图的形状进行有效的拼接工作;或者可以直接使用計算机的绘图能力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绘图,并以比赛的形式提升学生拼图、绘图能力;或者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快速在地图中找到地区位置、范围、国家、首都,并在读图过程中结合以往学习过的知识对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进行详细的描述。在应用多媒体,培养学生读图技巧过程中,需要确定主题,然后根据主题不断延伸,不能偏离主题,否则学生的记忆便会容易出现偏差混淆,导致学生出现记忆误差。

(四)注重总结评价

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进行读图,并对学生的每次读图进行经验总结。在例题、练习题、考卷等与地图相关的内容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督促,让学生能够对地理地图的关键点进行相应的标注,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有效整理,在读图过程中更有思路,然后在后续习题和考试过程中运用经验,厘清读图思路,提升学生综合读图能力。同时,教师也需要对每次读图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根据不同学生的读图情况进行个性化评价,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避免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

三、结语

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各种方式强化学生的读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因材施教,以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基础能力,激发学生的读图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运用各种方式开展趣味性教学,让教学更加贴合实际生活与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在地理读图方面的积极性,让教学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吴睿.初中地理学生读图能力培养方法探析[J].考试周刊,2018(8):141.

[2]巴珍.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的重要性[J].西藏科技,2018(6).

[3]季才聚.探析初中地理学生读图能力培养方法[J].新课程·中旬,2016(4):169.

[4]高俊.探讨初中地理学生读图能力培养方法[J].考试周刊,2018(6):132.

猜你喜欢
读图能力初中地理培养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读图能力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定向运动制图能力与定向运动员能力提高的研究
中国现当代绘画鉴赏对高中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