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与场景探析

2020-12-14 04:20张达那
西部学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场景区块链技术信息服务

摘要:在区块链技术模式中,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包括图书自助借还服务、图书漂流服务和IR服务。区块链技术下图书馆的场景应用包括信息收集场景、资源存储场景、数字版权场景和馆内服务场景。区块链技术改变了以往图书管理和借阅模式,是去中心化、去平台化的主要技术,可提高图书馆资源流通效率,促使图书馆信息资源收集、存储和使用更加便利,是目前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应用的先进技术模式。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场景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0)19-0128-03

作为新兴的数据存储与应用技术,区块链的出现推动了产业结构创新与变革进程。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服务与管理中通过对相关场景构建,提升信息资源处理效率,是新时期智慧化建设中的典型应用。区块链技术中的去中心化、点对点传输和加密算法应用,本质上与图书馆智慧化建设内容相一致。因此在图书管理中开展对区块链技术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区块链概述

区块链技术包括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加密算法与共识机制等一系列的应用技术,包括密码学的关键数据处理中心,各种交易被记录在区块链中,其本质是去中心化的数据资源库。区块链是一种信息技术,属于共享数据库的一种类型,具有不可伪造、可追溯和集体维护的特征。

区块链最早起源于比特币,早在2008年11月,日裔美国人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发表文章《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在其中阐述了P2P技术、时间戳技术和区块链技术等电子现金系统构架理念。2009年1月3日,序号为0的首支区块诞生,命名为创世区块。1月9日,序号为1的区块出现,与序号为0的创世区块构成链,标志区块链的正式诞生[1]。技术层面上分析,区块链技术涉及数学、计算机编程技术、密码学等一系列科学技术,是当前先进的数据存储和应用模式。

二、区块链技术下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

(一)图书自助借还服务

以往图书馆自助借还系统中,基于RFID的技术开发与应用使得图书借阅管理效率极大提升,然而这项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局限性。例如,在优先授权方面,未能根据读者借阅权申请时间对用户进行排序,在应用授权方面只能通过图书管理员干预,并手动分类才能实现对优先权的授予。因此,现有的图书自助借还服务系统未能在根本上改变读者借阅服务在业务层面上的逻辑关系。为进一步提升图书馆自助借还系统服务效率,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在图书馆图书自助借还系统中需要引入区块链技术。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与场景应用模式得以实现,使得借还书领域出现了颠覆式的革命,读者借阅体验也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这是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要表现。区块链技术下,图书馆作为图书资源的中心地位将出现明显下降,这种弱化效应可促使区块链技术获得广泛的应用空间,对提升管理效率意义重大。区块链中,对信息技术的处理至关重要,相关弱化效应是互联网技术开放、自由和共享的主要表现。读者借阅权限管理更加灵活便利,借阅权限不再经过图书馆这一平台,而是依靠区块链,因此,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提升管理效率,保证信息资源的安全性[2]。

此外,针对读者而言,对馆藏资源的溯源与追踪可在“时间戳”领域内实现,并且时间戳技术可保证相关信息完整可靠,读者与读者之间的借阅服务将得到充分保障,同时,有关读者的借阅监督和信任机制将从图书馆借还流程中脱离出来,对提升高校图书馆资源流通效率产生深远影响。

(二)图书漂流服务

在区块链技术的指导下,可融合“去中心化”发展理念,“书巢”概念由此诞生。在书巢管理模式中,所有图书均由会员自愿赠送,并且将相关图书寄存在会员管理处,图书馆会员可对相关图书进行免费借阅。基于书巢模式,拥有会员资格的成员可随时分享并免费借阅图书,同时在线交流图书阅读体验。书巢模式中,不需要借阅证、借阅期限、押金和租金,免去一系列手续繁复问题。基于此,高校图书馆使用区块链技术创新发明了“图书漂流服务”系统。

图书漂流服务与“书巢”概念类似,主要是将高校师生手中的闲置书籍收集起来,并且坚持自愿、无偿的原则,对相关书籍进行整理和分类,在管理过程中,由学生志愿者群体对相关书目进行简单编目,同时,将整理编目后的图书放置在图书漂流区书架上,为全校师生提供图书相关服务。为提升管理效率,在此过程中,也制定了完善的图书漂流管理协议,不仅提升教师与学生在图书漂流中的乐趣,而且实现对管理过程的有效监督与控制。

(三)IR服务

机构知识库(Institutional Repository,IR)是目前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Clifford Lynch对机构知識库进行了概念方面说明,他指出,大学图书馆系统中,机构知识数据库应为师生提供一整套服务系统,可用于管理与发布信息服务资料。在数字化技术应用中,IR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鉴于OA开放获取理念的诞生,IR技术在过去几年内迎来快速发展。全球数字图书馆、学术出版和IT技术应用,得到相关领域人员的高度重视,数字图书馆技术更加开放与成熟[3]。

机构知识库建设是数字化技术应用的重要表现,对提升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区块链技术应用,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能力提升,高校可通过组织教学与科研活动生成数字化资源,将相关信息资源存储在区块链中,如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数字课件、影像教学资料等内容。在数字资源建设过程中,会遇到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相关问题与用户个人隐私和数据信息安全管理息息相关,而机构知识库的构建使得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然而,在IR服务的构建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者主动参与的学术成果提交积极性在个体中具有差异性。由于学校方面的支持与重视力度不同,使得IR服务模式构建出现较大困难,同时,问题也具体表现在数字信息资源长期存放而出现的安全问题,以及各类型学术资源知识产权的界定与保护问题,相关数据信息如何开放获取问题等等。

高校图书馆区块链技术应用中,需要重点解决这些问题,要突破人力、财力和物力方面的限制。使用区块链技术,可突破发展制约机制,使得机构知识库建设更加合理,满足信息技术发展需求。区块链技术为相关人员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是目前应用的先进技术手段,在数据图书馆构建中,区块链技术具有较强的适应优势,可以确保知识传递与共享功能得到充分实现,作为机构知识库,应获取管理权限,致力于在长期的管理中,提升数据资源使用安全性。

三、区块链技术下图书馆的场景应用

(一)信息收集场景

考虑到图书馆信息数据收集在现阶段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问题,例如,非结构性数据远远高于结构化数据,数据收集在协调性与全面性方面存在问题。在数据处理中,非结构化数据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图书馆应重视利用先进技术,对信息收集场景进行构建,考虑区块链技术在相关领域的使用优势。基于数据区块链技术应用,可真正实现去平台化,对提升信息应用效率、降低使用成本产生深远影响,为提升场景应用能力,形成新的应用思路,对以往信息收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

传统数据技术收集中,对非结构化数据,诸如图像、视频、PPT等资源管理存在一定落后的现象,数据收集只注重对学生文字资料进行保存,如毕业设计和学生电子档案等等。相关问题长期存在,使得数据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影响共享与交流机制形成。此外,针对教师而言,对课件和科研项目信息收集能力不足,影响信息数据收集整理能力提升。因此,在信息收集场景中,使用区块链技术是目前当务之急,应对相关问题进行改进和调整,发挥信息资源使用优势。

自媒体时代,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加频繁,图书馆是信息数据的获取方,也是提供方,这些交互信息价值与馆藏资源价值地位相等,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有效提升图书馆信息收集能力,应对区块链技术应用方法进行创新,注重信息交流与共享,从而使得高校图书馆现代化管理能力获得提高。同时,在信息交流过程中,基于区块链技术应用,可将相关信息准确记录,并且由学生自愿编辑和上传。区块链数据结构层包括读者个人信息、交互信息、上传资源等,相关信息服务范围更广,可为高校师生读者提供交流分享方面的便利[4]。

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点,使得出版社、作者、读者、书商、图书馆和图书馆职工处于平等地位中,相关参与方在区块链系统中为一个节点,节点之间可进行交流与互动,满足双向服务、多方互动方面的具体要求。此外,区块链技术应用,可构建信息共享识别机制,相关参与方之间彼此信任,并且地位平等,有利于信息收集场景的合理构建。

(二)资源存储场景

区块链技术有利于对数据进行分布式处理和存储,去中心化的特点可以防止图书馆资源信息丢失,以非对称加密方式,确保相关资源存储和传输过程的安全性,相关人员应重视区块链技术在资源存储场景中的应用价值。目前,应用的主要技术类型是去中心化、分布式和非对称加密技术。

在资源存储场景构建中,应用去中心化技术可实现数据之间分层分类管理,使得区块链中的各个节点对馆藏资源均有存储,可进一步保障馆藏数字资源的安全性。例如,当高校图书馆部分数据出现丢失后,可通过区块链中的其他节点对信息进行找回操作。为有效释放数据在区块链中的存储压力,可构建加密协议,对资源存储场景进行管理与分类。

此外,应用在资源存储场景中的区块链技术可充当分布式账本角色,能够帮助图书馆实现数字化管理。以分布式管理方案对区块链技术进行实践应用是资源数据存储与管理的重要方式,加之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的特点,使得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一旦进入区块链中就会被永远封存,倘若单一节点出现操作失误,或是被恶意攻击,不会影响数据资源整体存储上的安全性与实用性,因此,资源存储场景构建更加稳定合理。

(三)数字版权场景

区块链技术在高校图书馆数字版权场景构建中的应用使得作者知识产权得到保护。相关运作模式如下:首先,在版权平台上,申请版权保护,经过正式审核后,版权信息进入到区块链中,并且由节点进行捕捉和广播。其次,在进行版权交易时,某一节点会记录该版权信息,对相关数据进行快速打包处理,并且利用时间戳技术,对相关数据进行溯源和追踪。

由于区块链中部分节点参与了数字版权信息的广播。因此,区块链中所有节点都会验证和记录这条信息,同时做到同步更新。当相关人员对某一节点的信息进行篡改时,不会对版权交易造成一定影响,而其他节点会自动覆盖相关篡改信息,可解决版权认证中出现的难题。同时,也可根据系统中的链式结构对历史数据进行追溯,达到保护数字知识产权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版权在登记过程中基于区块链技术应用,无需再填写版权委托书,用户最早在区块链上提交过相关身份证明,只需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与核对,便可审核用户身份,当读者遇到版权纠纷时,也可向图书馆提交申请,采取合适手段对自身权益进行维护[5]。

(四)馆内服务场景

馆内服务场景构建中,主要关注区块链技术中去中心化管理模式。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应构建以读者为中心的馆内服务场景,并且使用去平台化的管理模式提升用户体验度。馆内服务场景构建能够满足读者自我管理、自由借阅方面要求,对提升服务效率,保证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区块链技术在图书馆信息化服务中的应用,也可构建基于信息化管理的“智能合约”,“智能合约”的构建有利于形成管理过程中参与者之间的信任关系,为相关智能化馆内服务场景呈现提供保障。

四、结论

综上所述,区块链技术改变了以往图书管理和借阅模式,是去中心化、去平台化的主要技术,可有效提高图书馆资源流通效率。区块链技术,可促使图书馆信息资源收集、存储和使用更加便利,能够体现出资源开放、自由和共享等方面特征,对保证用户隐私安全也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是目前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应用的先进技术模式。

参考文献:

[1]石凌,吴佳,刘昊.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与高校图书馆传统业务的创新发展[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0(4).

[2]张磊.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高校图书馆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2).

[3]江艳梅,刘烨,路青.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存储和共享模式[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16).

[4]桂晶晶,冯小丽.区块链技术对广西高校图书馆对接东盟的作用——以北部湾大学图书馆为例[J].智库时代,2019(26).

[5]李紅艳.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管理[J].传播力研究,2019(14).

作者简介:张达那(1984—),女,汉族,贵州毕节人,贵州财经大学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数字图书馆。

(责任编辑:王宝林)

猜你喜欢
场景区块链技术信息服务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前路展望
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及其潜在问题文献综述
浅谈“一带一路”下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场景传播视阈下的网络直播探析
汉语语篇英译中词汇场理论和框架理论的应用研究
公共图书馆科技创新服务探析
农业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研究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场景:大数据挖掘的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