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0-12-14 16:30周杨平
数学大世界·中旬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生活情境实践小学数学

周杨平

【摘 要】 小学生的性格都比较活泼,以形象思维为主,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乐于接受直观性的知识,而对于难度较大或比较抽象的知识一时比较难理解。基于此,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要结合实际改进教学方式,尽量将日常生活与教学相结合,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并运用知识。

【关键词】 生活情境;小学数学;实践

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点点滴滴,把日常生活与数学教学有效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并理解数学知识。小学生的年龄都比较小,心智还不成熟,对于相对较难的知识不容易理解,所以,老师要将数学知识渗透到生活中,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熟练掌握数学知识。

一、建立生活情景

小学数学所学的内容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低年级学生在学习加减法的时候还会用数手指的方法,这个方法对十以内的加减运算是很好用的,但是比较浪费时间,而且对大数的计算就不适用了,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计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百以内加减运算的应用,例如,购物的时候要付30元,给了店员50元,需要找回20元。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多给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例子,把生活情景融入数学教学中,这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不仅老师要建立这样的观念,学生家长也要积极参与,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应用到讲解例题中

例题的讲解在数学科目的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例题可以让学生更熟练地掌握相关数学知识并且灵活运用,能够帮助小学生理解概念,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在讲解例题的时候,教师使用日常生活与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提高讲解例题的效果。比如,教师在讲授人民币知识的时候,可以创设超市购物的课堂情境,学生自由组合并分配好每个人所担任的角色,用事先准备的人民币学具模拟购物活动。用模拟实践的模式,能够有效巩固知识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与实践能力。

三、提高情境化水平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情境和知识之间的联系,虽然情境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但是不能将情境教学过度美化,应该根据所学知识还原现实生活。比如,在学习“统计”相关课程的时候,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本班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并且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样能够提升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能力。此外,生活情境还能够帮助学生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使学生认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从而能够更好地学习数学,增加数学的实用性。科学有效地应用生活情境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主体地位,进而提高数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创造课堂情境要将学生手、脑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学生的思维会得到提升和拓展。比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可以让学生数一下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长方体的长、宽、高与其表面积有什么关系?想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应该怎么去计算?指导学生利用实物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这样会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既全面又精准。

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准确解答问题有利于学生对题目的分析与理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解决问题经常用到分析法,分析法从问题出发,属于逆向思维,学生对于这种思维方法比较难接受。在推理中运用逆向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思维能力。综合法是从已知到未知,属于顺向思维,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在分析较为复杂的问题过程中经常会遭遇阻碍。在单独讲解完这两种思维方法后,引领学生剖析题目时,可以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也可以从问题出发寻找条件,注意问题和条件之间的关系,把分析法和综合法结合起来,从而高效解题。

总之,把日常生活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机结合,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让学生提高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老师要合理地把生活情境教学有效融入课堂教学当中,并且及时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完成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并且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高泽琴.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相关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8(12):249.

[2]王含.生活情境在小學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才智,2020(15):9.

猜你喜欢
生活情境实践小学数学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