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生成亮点,演绎课堂精彩

2020-12-14 16:30杨美琴
数学大世界·中旬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中职数学课堂教学

杨美琴

【摘 要】 在课堂教学中,通常预设与生成都是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预设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而根据教学目标生成教学案例。然而,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间充满变数,为此,教师可着力捕捉课堂的生成亮点,演绎精彩课堂。

【关键词】 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生成亮点;案例评析

每一名学生都是有思想的个体,对待事物都有其特定的观点,因此,在课堂学习中,面对新知识或新问题,他们往往有出乎意料的见解。相对于课前精心预设,课堂有序生成,学生的课堂表现更有意义。为此,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堂表现,捕捉学生的生成亮点,演绎课堂精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立足中职数学课堂实践,对此进行了探讨。

一、抓住“意外”,捕捉生成亮点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往往有着出乎教师意料的表现,他们特立独行的思维方式或解题思路,可能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思路或原定计划,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而作为教师,应转变思想,根据学生的表现借题发挥,将“意外”转化为生成亮点,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问题情境下,笔者让全体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最后得出答案:

如此,通过捕捉“意外”转化为课堂生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多变性,在应用数学概念时应具有灵活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重视“质疑”,捕捉生成亮点

课堂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切中问题的要点,培养学生灵动的数学思维以及敏锐的数学眼光。而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性质疑,捕捉课堂教学中的生成亮点,打造高效课堂。

如“流程圖”一课,在课堂开始阶段,笔者首先提问:如果我们想要明确一个物体或一件事情的内在性质,需要从何入手?

学生合作探讨交流: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再次提问:本课的学习内容是“流程图”,在课堂上学习本课,需要从何处入手?

学生合作探讨交流:首先明确学习内容;其次分析知识结构;再次解构知识内涵;最后明确知识概念。

板书:流程图由顺序、条件和循环三种基本结构组成,其中,顺序结构是流程图的核心,任何一种算法都离不开基本主体结构。

在这样的课堂情境下,突然有学生提问“1+2+3+…+100=?”属于流程图吗?

笔者描述:该题属于等差数列范围,数学的任何解题过程都处于流程图范围。那么,当1+2+3+…+n>2004时,满足条件的n的最小正整数是什么?

学生合作探究:取n等于1,则,n值增加1后转到S2重复操作。

提问:能否用更加直观的方式来解决本题?

带着问题,学生运用流程图来分析本题,如此,提高了学生对流程图功能的认识。

三、巧用“错误”,捕捉生成亮点

在课堂上,一名教师通常要面向数十名学生,教师的教学压力大,往往会忽略学生出现的错误。为此,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新课,以此来发现学生的错误,将错误转化为生成亮点,从而激活课堂氛围。

如“对数”一课,当笔者板书“logaM+logaN=?”时,有学生抢先回答:“答案是loga(M+N)。”显然,这名学生在运算上出现了错误。面对这一情况,笔者在板书中加入了学生的答案,并提问:该题属于什么类型?参考“对数”的性质,这名同学的答案是否正确?在问题情境下,全体学生进行了讨论,并找到了出现错误的原因,得出正确结果为logaMN。

由此,通过把握错误资源,将其转化为生成亮点,激活了整个课堂,提升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本课的教学质量。

严格来说,课堂不仅仅是中职生学习的场所,更是他们发挥自我潜能的平台。中职生的知识基础较差,但并不代表他们学不好数学,关键在于教师怎样去激发他们的潜力,转化他们的视野,通过捕捉生成亮点,抓住他们在课堂上的每一次表现来凸显他们的课堂存在感,进而树立起积极学习的思想意识,加大他们在课堂上表现自我的机会,从而助力中职生在数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孙浴晖.中职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案例分析[J].科学咨询,2014(5):104-105.

[2]张海燕.中职数学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实施案例解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1):145-146.

[3]夏敏.数学课堂教学中智慧生成的案例探讨[J].成才之路,2016(24).

猜你喜欢
中职数学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如何上好中职数学讲评课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