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新闻采访和后期编辑如何走创新路

2020-12-14 07:22李灿伦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新闻采编创新策略新媒体

李灿伦

摘要:新媒体背景下对传统媒体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闻采编方面传统媒体需意识到新媒体技术对新闻采编辅助的重要性,新闻工作者应该通过新媒体平台加强自身的采编能力,使自身能够紧跟当前媒体环境的大潮流,协助传统媒体更加迅速地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采编;创新策略

一、新闻采访与后期编辑工作于

新媒体背景下出现的问题

(一)新闻采编人员工作方式单一固化

传统媒体新闻采编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往往只是使用单一的工作方式,面对新媒体环境的到来,部分新闻采编者还是保持着自己陈旧的采编模式,只是单一地使用一种途径进行新闻采编工作并且传播新闻信息,以报社单位为例,报社新闻采编人员在进行工作时,只是单一地将新闻内容编辑成报纸刊物所需要的格式,内容较为单一固化,所使用的语言也太过专业化,无法便利大众的阅读过程,并且在排版过程中新闻采编人员也是单一地跟随报纸刊物的硬性要求进行编辑,没有灵活地将报纸刊物的内容进行优化,大众长时间接触这一模式极容易对传统报纸新闻产生视觉疲劳。这一问题极其不利于传统纸媒有效跟随新媒体环境做出转型突破,无法将新媒体技术有效运用到新闻采编的过程中,传统报社单位在新媒體环境下的成长速度也就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二)受众与新闻采编人员互动较少

以往传统媒体的采编人员在开展采编工作时,都是跟随自己的工作模式进行新闻采编,对于大众而言,他们并没有机会了解到新闻采编人员的工作日常,采编者也没有太多的途径与受众进行交流,很多受众在接收新闻信息时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不论是采编人员编辑新闻内容夹杂的失误还是新闻版面的视觉效果单一,受众的这些意见和建议都没有办法及时地传递给新闻采编人员。

就新闻采编人员而言,在他们进行新闻事件的采访时,通常以自身新闻工作者的视角进行采访,没有考虑到大众对于整个事件会如何看待,期望看到哪一方面的采访内容,在进行新闻编辑时也没有将大众的口味进行整合,例如在对教育类新闻的采编过程中,新闻采编人员只是对一些具有概括性的教育信息进行采编工作,没有考虑到一些教师及家长对于更加细化的新闻内容的需求,导致新闻内容对大众的吸引力降低,媒体单位的媒体影响力也出现下滑,不利于传统报社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完善优化自己的新闻采编工作。

(三)部分新闻采编人员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随着当前新媒体环境的不断渗透,一些新兴的新媒体技术不断来到人们的生活中,改善着人们的生活,当前新媒体形势下很多采编人员的采编方式还停留在以前的一种模式下,对新媒体技术的掌握程度不足,导致在一些关于新媒体方向的新闻内容或是涉及到新媒体技术的报道活动时,新闻采编人员无法快速地融入到新闻采编工作中。并且在当前日益繁杂的新闻环境中,大量新闻信息不断涌现,意味着新闻采编人员的工作量会逐渐增加,新闻采编人员如若不能熟练使用新媒体技术进行采编工作,那么自身的工作效率将会持续下降,对比其他媒体单位自身的发展速度将会持续下降,被其他媒体单位所超越,行业竞争力遭到削弱,不利于传统媒体单位在新媒体环境中站稳脚跟,拥有帮助自身稳定发展的生存空间。

(四)媒体环境错综复杂,不利于分辨新闻内容真伪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将新媒体技术带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使人们生活中的新闻信息变得更加丰富,人们在新媒体的环境下所接触到的新闻内容越来越繁多,同时我们可以观察到当前阶段的媒体形势下,由于新媒体平台操作便捷,人们已经可以通过自己的移动终端对新闻事件进行发声探讨,随之而来的是一大批新兴起的自媒体单位,这些自媒体单位通过新媒体平台对新闻内容进行点评,发表自己的言论,而一些自媒体单位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没有坚守媒体的责任感,私自将一些没有调查清楚的新闻内容进行传播,更有甚者私自篡改真实的新闻信息,通过修改一些较为夸张的新闻数据来博得人们的眼球,从而增加大众对自身的关注。在这种形势下,传统媒体的新闻采编者会受到这些低质新闻内容的影响,再通过新媒体渠道进行新闻信息的摄取时,会被这些虚假的新闻信息蒙蔽双眼,从而降低自己的新闻采编工作效率。

二、新媒体下新闻采访与后期编辑

工作创新开展的策略

(一)通过新媒体平台加强与受众互动

新闻采编在进行采编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学会使用新媒体平台与受众进行交流互动,了解大众对新闻信息的兴趣点,从而在自身的采编过程中将迎合大众口味的新闻内容进行突出报道,同时吸取大众对自己采编工作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并有效进行优化完善。新闻采编工作者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渠道与大众进行交流沟通,比如在微博平台中发表相关话题,例如“针对某一类教育工作的现状,大家是怎么看的”,新闻工作者将这一话题发布在微博平台上,并且列出几个选项让大众在该话题下进行选择并且留言,通过数据统计了解大众更加偏向于哪一类选择,将自己的新闻采编内容偏向这一方面,并通过对大众留言的筛选总结出现阶段该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新闻工作者也可以在微博中设置粉丝群,让自己所在媒体单位的粉丝加入进来,在粉丝群内组织大家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新闻采编者也可以创建媒体单位的微信公众号,在上面设置一些相关新闻的特色板块,使大众在进行新闻浏览时更加便捷,同时也可以通过这种公众号的形式将媒体单位的媒体影响力进行扩大,提高传统媒体单位的知名度,利于传统媒体更好地应对新媒体环境开展新闻采编工作。

(二)以平民化视角开展新闻采编工作

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采编的过程中,还应学会将自己的视角更加平民化,使自身采编出的新闻内容更加接地气。比如在针对某一教育机构运营不善,面临倒闭的新闻报道中,新闻工作者如果将视角对准教育机构,着重采访该教育企业所面临的问题,那么大众在进行新闻信息的摄取时,往往不能通过新闻采访了解到关于该教育机构更加细化的新闻内容,这时新闻记者应该将话筒递给教育机构中的教师、学生,通过采访这些重要的角色,记录他们的真情实感,来让大众更好地透过这一“小切口”了解到“大问题”,从而使大众更加清晰迅速地掌握新闻内容的关键。

(三)短视频平台发布作品加强影响力

随着新媒体环境的不断深化,各种短视频平台也逐渐兴起,我们可以看到在大街小巷中人们通过自己的手机平板电脑下载了各种短视频软件。诸如抖音、快手等这类短视频平台中,有很多的新闻媒体将自己的新闻报道以短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大众,传统媒体的新闻工作者也应该通过短视频平台创新自己的新闻采编工作,比如可以通过抖音、快手这类短视频平台开展直播活动。例如在对某一学校围绕新课改执行相关教学任务具体进展的采访过程中,新闻記者可以在走进校园时通过移动设备进行直播,利用这些短视频平台传播速度快、受众广的特点吸引大批的观众关注自己的新闻采访活动,使自身的知名度得到提高,并且能锻炼这种新形式下的采访能力,使自身在日后的采访过程中能够通过这一渠道更加高效地进行采访工作。同时在后期编辑工作中,也可以使用短视频平台将采访到的视频资源通过剪辑软件制作成一段内容精良、富有趣味的短视频作品。新闻工作者可以通过浏览短视频平台中的一些优秀作品将自己的后期编辑工作进行完善,锻炼自身总结新闻内容的能力,使新闻采编工作能在新媒体背景下更加高效地进行。

(四)新闻采编人员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新媒体的背景下,新闻采编人员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媒体单位应该定期组织新闻工作者参与提升专业能力的培训活动,在该活动中帮助新闻工作者熟悉时下新型的摄影摄像设备,以及音视频剪辑软件,让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编工作中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工作。同时还可以组织员工与新媒体单位进行互相考察学习的活动,使新闻工作者深入新媒体单位,了解他们的工作模式与工作内容,并且将自己的工作经验与新媒体工作者进行分享交流,使双方能够互利共赢。同时还要锻炼新闻采编人员的心理素质,新媒体的背景下新闻工作者再也不是身居后台的“神秘客”,而会有更多的机会出现在镜头中,这就要求新闻采编工作者面对镜头能够不怯场,并且使用自己过硬的语言能力自如地接受采访,使大众能够感受到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性,新闻采编人员也应该在繁杂的新闻环境中筛选出真实可靠的新闻信息,自身也要保持正直的媒体责任感,使自身所采编出的新闻内容更具媒体公信力,帮助媒体单位能够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加稳定地发展。

三、结语

想要将新闻采访与后期编辑工作进行创新优化,新闻采编工作者就要对自己的工作方式进行反思,不断深入新媒体环境,了解新媒体技术的使用方法,以及各类新媒体平台的基本运营方式。同时自身要坚守正直的媒体责任感,对新闻内容进行最真实的采访编辑,使大众能够更加信任媒体单位,从而凭借这些因素更好地立足于新媒体环境中。

猜你喜欢
新闻采编创新策略新媒体
“机器人新闻写作”对新闻采编的机遇和挑战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采编新路径探索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电视新闻采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