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记者职业素养的培养

2020-12-14 07:22杨淑栋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时代背景新闻记者新媒体

杨淑栋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不断进步,与信息化社会联系密切的新闻行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新闻主要是专业的新闻记者通过了解时事以及采访社会事件的当事人,总结归纳出来的故事发展内容。新闻具有客观性、科学性以及准确性,能够帮助大众在生活和工作压力比较大的环境下,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时事。本文主要是论述当今新媒体的含义,并指出了当前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不足之处,最后提出了一系列提升新闻记者职业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背景;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和素养

新闻记者是最先接触新闻事件的人,也是有义务和责任对新闻事件进行挖掘,找出背后真相,引导社会正确舆论的人。因此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高低直接决定了新闻报道的质量,进而影响整个新闻行业的发展。在当今这个各种信息深度融合的新媒体时代,人们可以借助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获取新闻资源,人们对新闻报道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求新闻报道内真实性,还要求新闻记者能够结合互联网上的多种声音进行信息整合,从多角度进行新闻报道。但是,很多的新闻记者为了提高新闻报道的数量,仅根据网络信息进行复述式的报道,没有进行深入实地的时事了解,这样的报道内容往往不仅没有创新性,而且容易失实,甚至诱导不良社会行为的发生。如果新闻记者缺乏职业素养,那么他们就只会追求新闻的报道数量和从经济收益的角度出发进行报道,不能从观众或者事件当事人的角度出发进行真实的新闻采访报道,不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一、新媒体的具体内涵

新媒体主要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传统媒体主要是根据某个区域的局部新聞事件进行报道,报道载体主要是报纸或者是广播。这样的媒体模式传播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也受到传播媒介的影响。新媒体是互联网与新闻事件相结合的产物,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微博、微信以及抖音短视频都是新媒体形式。新媒体的报道内容不仅来源于现实的局域性的社会新闻,还可以来自于网络上各个地区以及国外的各种时事,可以包括传统媒体的主要报道内容,还可以包括国内外新科技发展等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产物。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内容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的,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区域限制,同时报道的内容和主体也是多元化的,任何一个新闻传播平台的账号持有者都可以成为社会新闻事件的报道者,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时时了解全国各地的发展状况,这样的模式还能加强个人用户与新闻媒体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更好地开展新闻报道工作。同时,这样的模式下,新闻的传播方式也是多元化的,人们可以通过视频和音频等新型模式完成新闻信息的传播,相较于传统媒体常用的文字式报纸,这样的模式更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新媒体时代的平台一般都有视频剪辑功能,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功能对新闻事件的视频进行剪辑,配以文字并减小篇幅,精简介绍,这样能够让工作压力较大的社会大众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时事新闻,符合当今高速运转的社会特征。但是,很多没有职业素养的新闻记者为了博人眼球,增加自己报道的点击量,就利用剪辑功能对视频或者新闻原件进行肆意剪辑、拼接,扭曲事实,引发社会舆论,通过这一手段来提高自己的热度,为自己带来乐观收益,但是却严重阻碍了社会大众对事实的了解,不利于正确社会舆论的形成,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二、当前新闻记者报道中存在的弊端

(一)新闻内容缺乏真实性和创新性

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报道模式的不断发展给新闻记者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很多新闻记者为了追求自己报道的高点击量,就根据网上的未经证实的言论进行新闻的报道,更有甚者,将未经考证的娱乐八卦作为主要的报道内容,偏离了新闻事实。新闻报道的内容存在虚假性,这样的行为并不利于新闻事业的长久发展。由于微博和微信等传播平台的出现,新闻报道的内容就变得更加多样和复杂,如果新闻记者不能对其进行分析和筛选,那么他们也只能报道出网络上已经具有的报道内容和报道角度,这样他们的报道就失去创新性,内容也停留于事件表面,甚至报道内容的真实性也得不到验证。有的记者习惯了传统媒体的报道模式,不能利用互联网进行新闻内容的甄选和丰富,导致整篇报道缺乏创新性,不符合新媒体时代下人们的新闻阅读习惯。

(二)新闻行业缺乏严格的监管体系

在这个社会新闻层出不穷的社会中,想要编辑和报道一则新闻不是难事。但是要保证编辑新闻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对相应的编辑记者来说是一个挑战。很多的新闻单位更加注重追求报道的高效益性,缺乏比较严格的编辑监督管理体系,任由编辑人员根据新闻事件进行盲目的编辑和报道,给社会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在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融媒体时代下,新闻的真实性就更加难得。为了提高本新闻单位的社会名誉度,我们必须要注重对新闻编辑记者的职业素养培养,还要加强对相关编辑新闻的客观性筛选,建立严格的管理体制,提高编辑质量。

(三)新闻记者缺乏较高的职业素养

以前的新闻行业,新闻记者都注重新闻事件的真实性。但是在当今这个就业压力如此大的社会中,尤其是微信、抖音等新型传播渠道的出现,给传统的新闻记者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有的新闻记者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就会忽视职业素养,逐渐降低对自己和新闻报道质量的要求,根据网上的舆论所指进行专题的新闻报道,一味地进行不实新闻的报道,以达到迎合大众心理,增加自己热度的目的。在具体的新闻报道工作中失去了自身的原则、不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采取隐性拍摄等手段来获取当事人的更多隐私信息,影响了当事人的正常生活。缺乏职业素养的新闻记者在具体的工作中不但不能引导社会大众形成正确的舆论和三观,还会诱导其他人尤其是未成年人的盲目跟从追风,导致社会上出现人身攻击、网络暴力事件,影响社会安定。

三、提升新闻记者职业素养的策略

(一)对新闻信息进行深度挖掘

一个新闻事件出现,就会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上出现上百个新闻版本。虽然新媒体时代,人们可以更加快速地了解新闻时事,但是版本之多,容易让大众失去方向,不能真正了解新闻事件的真相。因此,新闻记者必须要深入实地进行事件的了解,不仅要从不同的采访角度进行事件咨询,还要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能够及时抓住关键点,进行新闻事件的深度突破。这样才能编辑和报道出一则完整且真实的新闻。

这样与众不同的深度报道风格,一定会吸引人们的关注。虽然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喜欢多样化,但是对于新闻事件他们最想了解它的真实内容,如果我们能做到对新闻信息的深度挖掘,那么就能成为众多报道中的真实性标杆,在提高记者自身的新闻编辑和辨别能力的同时,还能提高该新闻事业单位在社会上的声誉,有利于他们以后更好地发展。

(二)保持端正的就业态度

新闻记者作为新闻事件的主要报道者,作为社会舆论的主要引导者,必须要在工作中端正态度,要始终坚持我国的基本思想,要在报道中体现正确的三观,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新闻的采访、编辑和报道。在深入实地进行采访时,记者必须要秉持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清事件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我们要坚持公平公正的报道原则,不能受到当事人情感的影响,而将关注点转移到次要矛盾。同时,在新闻采访和报道中,我们不能掺入个人情感,否则就会使得整个报道出现情感偏差,不能保证整个新闻事件的报道客观性。我们在报道时,要始终维护中国共产党的形象,积极传播正能量,抨击社会不良现象,引导正确社会舆论。要始终坚持自己的工作原则、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这样才能保证新闻报道的准确性,才能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引导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社会竞争压力如此大的背景下,在新媒体冲击的时代下,新闻记者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和挑战。面对多样的新闻内容,新闻记者必须要秉持着实事求是的报道原则和自身的职业素养,对事件进行深度挖掘,不断探究事件背后的真相,要深入实地进行信息采集,要分清新闻的主次矛盾。同时还要坚持正确的采访原则,不能为了追求高收益而采取隐性采访,同时还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感,这样才能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才能引导正确社会风气的形成。同时还要结合新媒体资源进行新闻内容的整合和报道角度的创新,始终保持新闻记者在社会舆论引导中的主体地位,维持社会安定。

参考文献:

[1]宋菲.隐性采访中网站新闻记者对“度”的把握——以黑龙江网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20(14):168-169.

[2]赖雅琼.近代日本知识分子视野下的甲午战争——以新闻记者德富苏峰为对象[J].西部学刊,2020(12):115-118.

[3]李汉桥.近代新闻期刊与记者职业伦理建构——以《记者周报》为中心的考察[J].青年记者,2020(11):111-112.

[4]田志华.浅析新媒体时代如何增强电视台新闻记者新闻采编能力[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05):164+166.

[5]路鹏程,王积龙,黄康妮.徘徊在传播和动员之间:中国环境新闻记者职业角色认知的实证研究[J].新闻记者,2020(02):89-96.

[6]谭伟兴.用真情讲好新闻故事让传播更有“温度”——以《“我们就是她的腿!”》新闻连续报道为例[J].新闻传播,2020(02):83-84.

[7]连莉.试论记者走基层,接地气的重要性——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报道为例[J].传播力研究,2019,3(36):19.

[8]王铙.论“好记者讲新闻好故事”的必要条件——以《今日消费》周刊记者讲述无臂羊倌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9(11):84-86.

[9]胡凤.從健全职业到服务抗战:抗战语境下新闻记者自我教育的转向——以上海“记者座谈”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3(06):97-103.

[10]串珠.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采编能力提升路径探讨[J].科技传播,2019,11(20):20-21.

猜你喜欢
时代背景新闻记者新媒体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钢琴作品的思政融合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智能产品在居室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华丽追梦者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公示名单
我是新闻记者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