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策略

2020-12-14 18:51苏良
读写算 2020年33期
关键词:师生互动初中化学策略

苏良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互动教学成为了教师备课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模式。师生一起参加到互动教学中去,对师生之间营造出好的互动交流环境是很有帮助的,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对学习的新知识进行快速理解掌握,推动学生知识灵活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养成。让学生在学习中强化主动观察与探究能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也将学生的潜能挖掘出来,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师生互动教学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本文以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为例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化学;师生互动;策略

中图分类号:D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33-0126-02

在化學课堂中运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时,可以将化学学科自身的特点融入其中,打造出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互动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好地将知识转化为技巧和能力。当然,由于各个班级的学习情况、学生学习能力也不完全一致,教师在课堂上的发挥状况和应变技巧以及学生状态的不同,即使是相同的互动内容和互动方式都可能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趣味实验调动学生积极性

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化学是新开设的学科,多数知识点的学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进行重复记忆和反复练习,有利于逐渐搭建起一个化学知识体系。教师可以通过做一些趣味性的实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淀粉葡萄糖”时,使用一封秘密信件作为引导,在上课前准备好淀粉溶液,在白纸上写了“加油”二字,晾干后字迹就看不到了。上课之前,对学生进行白纸加碘单质的展现,再加上激昂有活力的话语,送上祝福——“快乐学习!快乐成长!一起加油!”让学生猜测原因,使学生的积极性快速地调动起来,然后教师对于字迹被隐藏进行解答,即淀粉溶液与碘单质作用会变蓝色。

还例如,可口可乐和雪碧都是夏令时节学生最喜爱的饮料。可口可乐是淡褐色的液体,而雪碧汽水则是清澈透明的液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加入将“可口可乐”变成“雪碧”的小实验。教师先取可口可乐空瓶一只,将蒸馏水导入瓶内,占据瓶内体积的四分之三,将质量为50ml的酒精放入烧杯当中,同时将碘片放入其中。完成溶液配制以后,再将其倒入准备好的可乐瓶,加入的时候要一边振荡,一边加入,以溶液的颜色与可乐相似为止,此时便完成了“可乐”配制。教师把将瓶盖干燥处理以后,再将大苏打粉末放入其中,之后再粉末上覆盖一层糯米纸,在瓶盖位置紧紧扣住并拧紧。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让粉末掉落到瓶内,用力摇晃可乐瓶,将会获得无色透明的“雪碧”。这时候,学生将会针对于发生的化学现象展开分析,并做出各种猜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答案作出补充与修改。出现这种化学现象的原因是由于碘与硫化硫酸钠展开反应,使得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褪去颜色。

上述各项案例中,一个巧妙的实验穿插一句积极向上的祝福,进行问题的启发和引导可以更好地吸引和打动学生,不仅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也培养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并且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进课堂,对于原理理解起来更加容易,学生和教师产生互动,并能够对知识产生深刻的印象,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美化教室,打造绿色生态空间和学生“生态位”

若把学校作为一个大环境,那么一间间教室就是大环境中的小小组成部分。教室对于学生来说是大部分时间所处的场所。因此,教师要加强对教室环境的美化,营造出舒适的生态空间。学生在环境优美的空间中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发现学习和生活中的乐趣,也有助于教师和学生获得更好的情绪体验,在绿色生态空间中,提升学习效率,感受生活的美好。“生态位”就是课堂中学生在教室中座位的摆列形式。一般情况下是采用教师的讲台摆放的位置在教室的正前端,而学生的座位按照一行一列的规律进行排列。将学生座位这样排列,虽然可以使教师更便于控制课堂秩序,但是讲台高高在上,突出了教师的权威性,容易给学生营造出很大的压力感,学生产生自己十分被动的感觉。而且就互动而言,这种“生态位”十分不利于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就显得过于单一;就成长而言,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将座位排列改为小组式,更利于在生态课堂中进行互动教学。安排学生在小组中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生活实践,让学生把实践的活动展示出来,彼此探讨在实践中所收获的新知识,自主进行实践成果的展示。这样对于学生巩固知识点、学会灵活运用化学知识是非常有益处的,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有化学,从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该案例中,通过以小组式为单元的授课形式,帮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激发其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以及提高了自身的化学知识储备。

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环境中,教师一直处于领导者的状态中。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将姿态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学会去倾听学生,要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到爱和尊重,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在课堂中释放自己的内心,做到敢问、敢想、敢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运用引导式的委婉语气对学生进行引导,目的是为了运用温柔的言语激发学生质疑和解答的能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从一个学习的被动者转变为学习的主动者。

四、创设问题环境开展课堂互动体验

教师应通过让学生多动手,从而让知识被学生更好地理解及掌握,正确运用互动课堂的学习场景,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在《燃烧和灭火》这一节课中,实验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烧不坏的手帕”实验,让学生主动思考烧不坏的原因,创造出问题环境,从而利于教师引导出燃烧需要满足一定条件这一知识。通过实验,打破学生的固有思维。

在应用情景教学模式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使用化学实验引入,这也是比较常见的课堂引入方法。在课堂开始之初,老师通过利用化学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对实验现象形成较为鲜明的感知,学生在解释化学现象的时候,若是不能用已知的知识做出科学的解答,那么便会发现全新的知识内容,并且提出自己的问题,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比如在开展“二氧化碳熄灭蜡烛”的化学实验室,学生在观看完实验现象以后将会心生疑虑,“为什么蜡烛熄灭的顺序是从最低处位置到最高处位置?”无形之中学生养成的发现问题的习惯。另外,在其他的化学实验中,学生也同样会根据观看到的化学实验而形成自己的初步判断,使得学生萌生寻找問题答案的欲望。

现如今,在科技发展领域、国民生产领域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化学的应用已经潜移默化,并且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学生在学习化学的时候,为对化学知识深入理解,可以立足于自身的对现实生活的认知以及身边常见的化学事实。当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时候,学生在理解的时候便会降低难度,同时还可以刺激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在生活与生产的实际活动中,学生所面临的知识更加容易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不再对化学知识进行排斥,也不会停留在教学知识书面活动的认知层面。通过这种方式教学,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深入感知新一轮学习的有用性,从而产生对深入学习的认知。比如,教师在教授《植物营养元素》内容时,可以从水华或者是赤潮问题着手;在讲解《硫酸和二氧化硫性质》的时候,可以从酸雨展开。

用化学故事,创设生动情境。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即是对身边所有新鲜的事物存有一定的好奇心,许多中学生爱好并且热衷于听故事。教师则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将妙趣横生的化学故事引入到化学教学中。通过利用小故事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出来,同时还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保证让学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之中。所以,在化学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创建有趣的故事将学生引入课堂,刺激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好奇心,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进而使得学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化学学习中。所以说,在化学教学中应用故事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例如,在初三化学《燃烧和缓慢氧化》的教学中,学生学习了燃烧的条件后,教师可引入英国战舰“欧罗巴”号失火事件。听完故事后引导学生思考“谁是纵火犯?”可燃物燃烧要达到一定的温度,要与氧气接触,船舱里有大量的空气,草料着火可能的原因是温度达到的着火点,那么,温度是怎样达到着火点的呢,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有人蓄意纵火;有人不小心将烟头丢进草料堆里;在海上行驶时,太阳管来不及散热,温度达到着火点才燃起来。通过学生的猜想、分析、讨论和教师的及时评价,可帮助学生理解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又增进了学生对化学原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利用一些相关的逸闻趣事导入新课。

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只有在真实情境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才能理解和掌握,才可能到真实生活或其他学习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只要教师合理地利用好实验,就能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的目的,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结束语

采取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的目的是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使学生不再被动学习,而是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并且,互动式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乐于学习、勤于思考、善于提问,发现学习中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运用能力。然而,一堂课中,师生互动不一定都能顺利开展,总会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和问题,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是动态生成的,因此,教师需要课后及时反思,根据实际情况随机调整互动计划,有利于更加有针对性地、更加积极地引导学生。

参考文献:

[1]王丽艳.“互动—探究”教学模式下的化学课堂教学实践[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20):5-6.

[2]符猛.学生在“互动·体验”教学中认识有机化合物[J].农家参谋,2019(17):255.

[3]杨传宇.探析初中化学生态课堂互动教学之实施策略[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7):159-160.

猜你喜欢
师生互动初中化学策略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