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罗汉松的修剪技巧及在园林设计中的作用

2020-12-15 15:53詹华山
农村实用技术 2020年4期
关键词:罗汉松枝叶盆栽

詹华山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渝北 401120)

1 形态特征与生态习性

形态特征:观赏罗汉松是属于常绿乔木,一般情况下能长到二十米高。枝叶生长比较茂盛,易于塑造造型,树冠的形状长势茂密,开阔明朗。观赏罗汉松树皮的颜色是呈现出灰褐色,形状有点似薄片的样子。叶子是以针的形状平铺在枝干上,呈现出螺旋的形状,底部则是楔形的,顶端像箭头一样,比较尖锐,两面的中脉凸出隆起,呈现出浓绿色,非常有光泽,背部则是淡淡的绿色,或者是铺上浅浅的白粉。观赏罗汉松叶子的形状各种各样,种类繁多,有短叶的、小叶的和狭叶的等类型的观赏罗汉松,具有极强的观赏性。观赏罗汉松的花期是在每年的五月份,一般是单生的,也有两至三簇生叶腋,雄球花穗状,有比较短的花梗。种子的成熟期是在八月到九月份之间,是单生叶腋,形状是椭圆形,颜色呈现出深绿色带有白粉。

生态习性:观赏罗汉松适合种植在温暖湿润的地区,最佳生长温度是十五度到二十八度之间。观赏罗汉松的适应能力非常的强,耐阴性极强,但是不抗寒,种植地不宜选择在过于寒冷的地区。不过观赏罗汉松对土壤的要求不严,土壤的选择仅仅只需要排水性较好的湿润砂质土即可,甚至在盐碱土壤中也可以种植观赏罗汉松。

2 管理养护

土壤:观赏罗汉松对土壤的要求并不多,基本上大多数土壤都是可以种植观赏罗汉松的。但是如果有条件的话,建议尽量选择比较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且具有良好排水性的微酸性土壤。这种土质有利于观赏罗汉松的生长发育,而且还可以延长观赏罗汉松的生长寿命。

浇水:虽说观赏罗汉松的叶子形状形似针,但是观赏罗汉松并不属于松科植物,所以观赏罗汉松并不耐干旱。事实上,观赏罗汉松比较耐阴湿,适合在阴凉潮湿的环境,因此在观赏罗汉松的生长期内,要注意浇水的频率和量,尽量多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但是不能有积水。甚至在夏季较为炎热干燥的季节里,除了增加根部的浇水量之外,还要常常往观赏罗汉松的叶子喷洒水,以保证观赏罗汉松有充足的水分,有利于维持叶子的鲜绿,促进观赏罗汉松生长。

阳光:观赏罗汉松的适应能力比较强,既可以接受强光的照射,也可以在阴凉的环境中生长,是属于中性偏阴性的树种,所以大体上,观赏罗汉松对光照的要求不是很高。例如在炎热的夏季里,光照强烈,温度偏高,大颗的观赏罗汉松基本上也不会受太大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在高温强光下,观赏罗汉松的枝条生长速度更加的旺盛,有利于维持树干的形态,因此在夏季也没必要对观赏罗汉松采取遮荫的措施。不过对于观赏罗汉松苗来讲,由于仍处于生长初期,组织比较幼嫩,则不可以长时间进行暴晒,需要移到阴凉处种植栽培。

温度:观赏罗汉松的种植温度相对比较高,最适宜的种植温度是在十五摄氏度到二十八摄氏度之间,对于我国南方来讲,大部分地区的温度基本上符合种植观赏罗汉松的要求。而北方地区,则需要进行移栽。通常是在室外温度较冷的时候,达到十摄氏度的时候,需要移栽到室内,避免观赏罗汉松冻死。

施肥:为了展示更加优美的观赏罗汉松形态,观赏罗汉松的种植栽培需要大量的肥料做为支撑,所以在日常的种植管理中,需要经常对观赏罗汉松施加充足的肥料。肥料施加的原则讲究薄肥勤施,尽量采取多次少量的施肥方式。这种方式既能保持土壤中含有充足的肥料,让观赏罗汉松能充分吸收养分,又不至于土壤的肥料储存过多,伤害观赏罗汉松的根部。观赏罗汉松施加的肥料主要是以氮肥为主,可以适量地添加黑矾,把黑矾制作成矾肥水。在观赏罗汉松的生长期里,施肥的频率大约是一两个月施加一次肥料,施肥的同时可以同步进行浇水,肥水的比例一般是1:9。

病虫害的防治:观赏罗汉松并没有太多的病害,受细菌的感染几率比较低,一般只有炭疽病和叶斑病的危害。对炭疽病和叶斑病的防治可以采取喷洒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的措施。对于观赏罗汉松来讲,自然抵御能力强,虫害也相对比较少,基本上只有红蜘蛛、蚧壳虫和大蓑蛾等虫害的危害。一般情况下,可以对患有虫害的枝条进行喷洒农药的措施。不过喷洒的农药需要注意用量,避免过多地使用农药,造成观赏罗汉松枝叶上的农药残留量太多,反而阻碍了观赏罗汉松的生长发育。

3 修剪技巧

在养殖栽培观赏罗汉松的过程中,虽说观赏罗汉松的适应能力非常强,日常管理可以不必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打理,但是仍旧需要进行一定量适当的修剪。如果观赏罗汉松长期不修剪的话,很容易造成观赏罗汉松的枝叶过于茂密,导致树干的养分被过度的消耗,甚至严重的话会引起病虫害的入侵,不利于观赏罗汉松的生长发育。况且,作为负有盛名的盆栽植物,如果观赏罗汉松在生长过程中得到了适当的修剪,那么则能更好的塑造出优美的观赏罗汉松造型。观赏罗汉松在修剪时,需要讲究几点技巧,以便能更好地展现出观赏罗汉松的形态。

对观赏罗汉松的修剪首先可以采取摘心的处理措施。摘心的好处在于能促进分枝的数量增长,促使观赏罗汉松的花芽开始分化。通常观赏罗汉松摘心的最佳时间应该选择在春季或者是秋季,因为在这两个季节里,观赏罗汉松正处于最佳生长期,及时对其进行摘心,有助于观赏罗汉松枝叶的生长。一般情况下是在观赏罗汉松刚刚抽出新的嫩枝时,渐渐开始出现了木质化之后,就可以开始采取摘心的处理措施了。在摘心的过程中,如果观赏罗汉松出现了开花的趋势,那么要连同花蕾一起摘除掉。把花蕾一并摘除,一方面是为了避免花蕾过多的消耗养分,节省出更多的养料,保存树干的养料;另一方面就是为了促进观赏罗汉松枝叶的生长,为后期塑造造型做好铺垫,促使造型更加的美观。

在观赏罗汉松长出茂密的枝条之后,则可以适时地进行枝条的疏剪。枝条的疏剪相对比较简单,只需要将观赏罗汉松基本的枝条修剪掉,把枯枝、病枝、交叉枝以及丫杈枝等等多余的树枝给逐一剪除掉。适当的修剪有利于保持观赏罗汉松的整通风性和透光性,反而能促进观赏罗汉松的枝条生长,使其生长得更加的茂盛。修剪的时候还要特别留意观赏罗汉松的发芽情况,通常观赏罗汉松的每一次发芽都需要进行一次的短剪。换而言之,也就是说在观赏罗汉松疏剪之后,可以对留下来的造型枝进行短剪的处理。短剪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观赏罗汉松的枝条回缩到比较短的状态中,这样枝条不至于徒长,能更好的把控观赏罗汉松的生长速度,尽量保持观赏罗汉松维持在一定的高度,有利于形成造型,让观赏罗汉松更具有观赏性。此外,在修剪的时候,还可以对观赏罗汉松多年生的枝条进行适当的缩减,也就是说把观赏罗汉松的枝叶给剪除掉,仅仅只留下了挺拔的骨架。之后只需要稍微刺激剪切口处的新枝,让其萌芽,这样就可以让大树变成小树,更加有利于盆栽的布景。

在对观赏罗汉松进行修剪的时候,虽然修剪没有太多需要讲究的地方,但是修剪的时也并不能随意剪除,而是需要讲究修剪的方式和时机。一般情况下,对观赏罗汉松的修剪最佳时间应该选择在春季,有利于观赏罗汉松的新芽生长,能更好的掌控观赏罗汉松生长趋势。另外还要特别注意观赏罗汉松的剪切口,尤其要留意修剪过的枝条接口。接口处要做好防水的措施,避免接口处直接和水接触,防止观赏罗汉松枝条接口处的腐烂,否则会造成不可估计的影响,得不偿失,反而不利于观赏罗汉松枝条的生长。总之,在对观赏罗汉松进行修剪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剪切处的接口。在进行盆栽移植时,为了提高观赏罗汉松的成活率,移植的过程中要适当地把多余的枝条剪除掉,及时对观赏罗汉松的枝条进行截短、疏枝,给观赏罗汉松的生长留够足够的空间,避免枝条过密导致观赏罗汉松的不良生长。

4 园林作用

观赏罗汉松的树形比较优美,枝叶茂盛,易于被塑造造型,观赏性非常的强,再加上观赏罗汉松的适应能力极强,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种植观赏罗汉松,所以常常被广泛应用于园林的设计中。观赏罗汉松可以孤植,也可以对植,或者是作为树丛的点缀配置,还可以作为庭院中绿化的植被,或者是制作成盆栽,甚至也可以进行适当地修枝整形,裁剪成球形或者是塔形,作为景点的布景。对于观赏罗汉松在园林设计中的作用大体有以下几点:

景区的点缀:观赏罗汉松是园林设计中的标准配置,园林景观中的布景大多都会选择观赏罗汉松,这主要也是因为观赏罗汉松的树形健硕优美,能够展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自然风趣。在园林景观布景中,种植观赏罗汉松,其茂密的枝叶易于塑造造型,能展现出不同的姿态,往往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再加上观赏罗汉松的适应能力非常强,所以在观赏罗汉松的日常管理中,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去打理,因此十分适合做为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选材。

草坪的绿化带:观赏罗汉松可以修剪成球形或者是塔形,在草坪的绿化带中,错落有致地种植球形或塔形的观赏罗汉松,点缀在庭院中,造型独特,具有极强的观赏性,使观看者赏心悦目,非常受大众的喜爱。观赏罗汉松不仅能给环境添加与众不同的景观,美化环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观赏罗汉松还能净化空气,非常适合城市中的园林景观的布景。

盆栽的制作素材:观赏罗汉松因为造型古朴,树形优美,枝叶苍劲,而且观赏罗汉松的适应性强,易于塑造形状,有着非常高的观赏性,所以观赏罗汉松非常受盆栽爱好者的青睐。更重要的是观赏罗汉松的种类繁多,观赏罗汉松叶子的形状有各种各样的形态,例如有短叶观赏罗汉松、小叶观赏罗汉松和狭叶观赏罗汉松等不同的形态的叶子,因此对于盆栽制作来讲,观赏罗汉松是不可多得的素材之一,可以塑造出多种形态的观赏景色,盆栽造型的选择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制作成绿篱:由于城市的绿化土壤的土质较差,而观赏罗汉松对土壤的要求不高,适应性非常强,易于种植栽培,且观赏罗汉松易于修剪,因此非常适合制作成绿篱。观赏罗汉松在比较差的环境中也能较好的生长,病虫害比较少,寿命长,在种植栽培的过程中,仅仅只需要对观赏罗汉松稍加修剪即可。

猜你喜欢
罗汉松枝叶盆栽
晚风
枝叶
水果盆栽种起来
罗汉松 夏季管理要点
诗情画意
周家村 千年罗汉松
赣北罗汉王:1600岁
参禅罗汉松
杜甫:大唐枝叶压上眉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