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

2020-12-16 21:26江西省赣州市文清路小学刘德昌
小学时代 2020年28期
关键词:深度数学知识习惯

江西省赣州市文清路小学 刘德昌

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和改进,教师慢慢意识到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对于小学生阶段的学生来说不单单要提高考试的作答能力,更需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创新力和学习习惯方式等,只有培养学生自身的能力,才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数学,展示学习数学的意义和用处。教师要深度开发教学模式,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下意识形成正常的数学学习方式和思考方式,改善教学效率。

一、养成探究式学习,掌握学习思考方式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只有培养好学生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思想和思维,才可以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突飞猛进的提升。有了正确的学习习惯,学生自己会自主思考数学概念、搜集数学知识和拓展数学题目,并且对今后的数学学习也会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有正确的思考方式,如果学习习惯是死记硬背,那么这样的习惯学习效率不高。基于核心素养下教师可以采取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也能有效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同时有助于学生理解更深层的知识内容,使教学更加高效。

探究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亲身体验到分析数学概念的过程,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理论和概念的由来,有效代替机械性记忆知识的灌输,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研究习惯。比方说,在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内容中,教师一般会利用分解图来进行解释。但是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能力弱,一些学生无法将分解图与立体图区分不同之处,从而认为体积是所有面的面积之和,使学生无法清楚掌握这部分知识,降低学习的效果。这时,教师就可以使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来对学生理解知识进行指导,可以在讲解知识时,先设问正方体一共有几个面,学生都能说出6 个,让学生剪出6 个边长5cm 的小正方形拼成正方体,让学生自己验证是不是相同的。学生验证不难发现正方形的体积是125cm3,而六个面的面积是150cm2,这时教师再让学生自己分析出问题在哪,学生经过讨论后会发现两个答案的单位不一样,明白体积和面积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一个是空间概念、一个是平面概念,从而懂得体积的计算公式,再由正方形的探究转为长方形的探究。学生在自己探究解答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自己敢于探究的学习精神,而且产生成就感,提升学生探究的自信心。

二、开展多样性教学,改善深度教学方式

小学生正处于好动、爱玩的年龄阶段,因此,如果课堂不具备趣味性,学生常常会感到不耐烦而丧失注意力,导致学习不集中精神、不紧跟教师的授课步伐等问题产生。所以,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一定要具有多样性,只有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增加教学过程中的活动和互动,学生才会对数学学习产生好奇,从而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教师应结合新课改的理念,积极改善教学模式,使学生深度学习的方式更为多样,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发挥深度学习所带来的效益。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开展趣味性的教学模式并配合一题多解的题目,让学生在愉悦中深度探究解题方法,促进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游戏教学法是符合现代小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通过知识结合游戏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提升教学的趣味性。比方说,在讲解《小数的加减法》的知识时,单单讲解枯燥的书本文字内容,很难使学生产生深度学习的热情。教师就可以利用该知识内容举办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前面贴上1 角、五角和一元的图纸,教师说一个数,学生就要抱团形成这个数值。这个过程中可以形成多种计算方法,可以先让学生抱团成4.5 元,再让团体分离7 角,让学生观察前后的变化。通过不断的设置数值,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习到大量的知识内容,在愉悦的过程中自发的产生探究的欲望,从而使学生自主深入研究知识,在游戏中学生也能明白分数的计算思维。教师要注重教学的多样性,使教学的内容更加新颖和有趣。

三、创设层次性教学,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数学学习的起步阶段,是形成数学思维模式最关键的阶段。该阶段的教学要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的应用,以及题目中条件的变化与做题的想法和思路有什么关联,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度学习到数学的核心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要想学生深度掌握数学题目的变化思维,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式教学法,利用具有层次性的问题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从题目的不断变化中感悟并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分数计算》知识时,其核心是要学生根据题目的条件随机应变,根据固定的公式推导出不同条件下的答案。教师可以提出具有层次性的问题,让学生一步步深度学习。以苹果为例,先提问“将一个苹果分给甲和乙,每个人获得多少苹果”,学生可以快速答出1/2,再追问“如果甲再把苹果分给他的两个好朋友,每个人多少份”,再到“甲吃完自己分到的苹果的一半后又给了乙,乙再将自己的1/3 分给丁,请问乙分到多少苹果”“5/6 的苹果分给几个人,每人得到1/6,请问有几个人分享”,以此类推下去。通过难度的逐渐增加,学生在不断的计算中自然会理解分数计算的原理和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思考方法,领悟其中蕴含的规律,进而促进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发展实际性教学,加强解答疑难能力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培养讲究的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让学生在实践中能运用到数学知识,具备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深度学习数学知识的标准就是能在生活实际中灵活使用数学理论和概念。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忽略了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导致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只在乎成绩的提升,这样的数学学习只流于表面,学生并不能真正掌握数学知识的真谛。教师要利用课堂时间,开展有趣的实践性教学,将课堂主体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在讲解《长方形的周长》的知识时,教师可以以同桌为小组,让学生测量A4 纸和A3 纸的周长,总结长方形的特点。经过小组的讨论,学生可以发现长方形的两条长相等,两条宽也相等,并且用直尺测出周长。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总结计算周长的公式。通过小组实践动手测量纸张的大小,推导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对该知识的掌握,还使学生对A4 和A3 的纸张大小有了认识,方便学生的生活。教师要多开展实践性教学,提升学生数学的素养,引导学生将数学元素融入到生活当中去。

总之,小学生智力正处于发育期,深度的探究和学习对他们自身大脑的发育以及各方面素养的提升都会带来巨大的帮助。因此,基于核心素养下教师要不断学习和创新有效、合理的教学办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提升学生解答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应用能力、空间想象力等,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深度理解数学知识的逻辑和奥秘。教师要根据新课改的理念,开展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深度发展综合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深度数学知识习惯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上课好习惯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深度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