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20-12-16 07:56王丽丽李建光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20期
关键词:古树名木保护对策

王丽丽 李建光

[摘要]古树名木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珍贵的瑰宝,是不可复制和再生的生物资源,是活的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生态、景观、旅游和科研价值。本文针对惠州市惠城区古树名木不良生长因素及其相关保护对策进行了初步分析阐述,以期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古树名木:生长因素: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 S788

[文献标识码]A

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珍贵、稀有的树木和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古树名木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珍贵的瑰宝,是不可复制和再生的生物资源,是活的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生态、景观、旅游和科研价值,承载着年代变迁的历史厚重感,也是许多当地人的一种乡愁情感的寄托。但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日益发展,古树名木的生长正在遭受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对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经认定的630株古树名木中生长不良的植株个体进行初步分析,总结生长不良原因,并提出相对应的保护措施,以期能够引起社会关注,并加大资金投入,增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

1 惠城区自然地理概况

1.1 地理概况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位于该省东南部,是惠州市的中心区,与深圳、香港毗邻。惠城区下辖8个街道办事处和5个镇办,截至2019年底,全区林地面积5.0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3.75%,森林蓄积量228.92万立方米。惠城区先后荣获“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区)”“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 “珠三角现代林业示范区”和“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2019年该区横沥镇黄沙洞村被绿色中国行活动组织委员会授予“国家森林乡村创建工作样板村”。

1.2 自然概况

惠城区属于粤东山地丘陵平原立地亚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貌类型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主要为东北朝西南走向,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因此受该区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影响,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热量丰富,年均气温约21℃。一月(最冷月)平均气温约28℃,极端高温天气气温约39℃。一年中雨量集中于4-9月,年平均霜期2-3天,年平均降雨量1700-2300毫米。

2 惠城区古树名木资源现状

2.1 种类分布

目前,惠城区现存古树名木共计21科36属38种,共计630株。从古树名木的种类分布情况来看,桑科和无患子科数量占全部数量的61:84%,其中桑科数量最多,共计229株,占总数的37.66%,数量排在其后的依次是无患子科、木棉科、漆树科、山茶科。其中一级古树11株,占总数的1.81%,二级古树33株,占总数5.43%,三级古树586株,占总数92.76%。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土沉香5株。

2.2 生长分布

从资源普查的情况来看,惠城区古树名木大部分处于散生状态,因此其分布较为广泛,大多数生长在村旁、路旁、学校、庭院以及寺庙等地,在村庄周围的小山以及河边也有部分分布。

3 古树名木不良生长原因分析

通过对惠城区各相关镇(街)的古树名木开展调查工作,调查结果发现,本区古树名木的分布较为零散,影响其生长的因素较多,随着古树名木年龄的增长,其生理机能逐年处于下降趋势,本身的抗逆性也逐渐降低。对影响古树名木生长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古树名木生长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自然因素,包括衰老、病虫害、极端气候、地下水等;另一方面是人为因素,包括人为破坏、工程建设施工、污染物等。

3.1 自然因素

3.1.1 自然衰老。每株树木都有生老病死的过程,因此,历经100年的古树名木自然会出现很多衰老的现象,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进程,当其衰老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死亡的现象,这是大自然中各种生物正常的生长进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环节。

3.1.2 立地环境影响。古树名木长期生长在同一个地方,土壤肥力有限,可吸收的营养又较少,加上常年经受雨水的冲洗,致使部分古树名木的根系裸露在外,使古树根基不稳,遇台风等极端天气极易发生倾倒而死亡。另外,古树名木附近的一些居民在它们周围堆放杂物和树枝等,这种做法不仅带来了极大的火灾隐患,而且也为病虫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对古树名木的生存也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3.1.3 病虫害危害。古树名木生长时间较长,因此它们本身就处于较为衰弱的生长状态,极易遭受病虫害等的影响,而白蚁就是影响古树名木生长的最为常见的一种。因此,有效消除白蚁对古树名木的危害是保护古树名木措施中的一个重要举措。

3.1.4 寄生植物的危害。古树名木在长期生长过程中,其根部、树叶、花果以及树皮等部位很容易遭到周围各种动植物的入侵。除了白蚁会啃食树木躯干等部位,还有其他动物会在树上打穴建等,这样都会对树木内部造成侵害,影响树木营养和水分供应等导致古树名木最终死亡。另外,一些常见的寄生植物,如无根藤、菟丝子、牵牛花和爬山虎等,都会和古树名木争夺养分,从而影响古树营养的正常吸收。

3.1.5 自然灾害影响。台风、雷电以及山火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古树名木一般生长都比较高大,较一般树木来讲更易受到雷电、台风等灾害的袭击,从而导致古树名木断枝,甚至被连根拔起,造成古树名木不可修复的损坏或者死亡。另外,其他极端天气,例如大涝、高温等天气,会致使古树名木树皮开裂等现象。因此,自然灾害也是影响古树名木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3.1.6 地下水位影响。南方是多雨水地区,因此,在多雨季节里,当地下水位上涨时,古树名木的根系比较容易浸泡在水中,长久时间的浸泡会致使古树名木根系腐烂;而当遇到高温少雨天气,地下水位会下降,古树名木又长时间受不到雨水的浸润,极易出现树干干枯等衰老现象。

3.2 人為因素

3.2.1 土壤板结。由于古树名木长势优良,树形美观,又较为珍贵,所以其吸引了很多人的驻足观赏,另外有些地方为了让人们较方便观赏古树名木,因此在距离古树名木较近的地方铺设了地板砖或者进行了道路硬化,殊不知这种做法使古树名木周围的土壤严重板结,阻碍了古树名木周围土壤中气体和水分的交换,从而影响到古树名木的正常生长需要,导致古树名木衰老甚至死亡。

3.2.2 工程建设影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工程数量逐渐增多,包括修建房屋、修建路面等,在这些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对古树名木的忽视,甚至有的不惜私自砍伐树木。另外,有的在建设过程中,对古树名木周围进行道路硬化,从而影响古树名木的生长。即使在施工过程中未发生上述现象,但是这些建设工程却改变了古树名木长期适应的生长环境,也会对古树名木的生长产生不良的影响。

3.2.3 污染物影响。土壤中各种大量、微量元素是古树名木生长所必不可少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缺乏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在古树名木周围甚至古树名木本身倾倒堆放垃圾、生活污水等,从而破坏树木周围土壤的酸碱度,改变土壤中的元素组成,致使土壤出现恶化等现象,进而影响古树名木的生长。

4 古树名木保护对策

4.1 加强保护古树名木的宣传工作

古树名木是大自然赠予人们的瑰宝,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各地区应借助有影响力的媒体平台、报纸、书籍等方式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在此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对古树名木的宣传与保护,从而提高人们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

4.2 注重古树名木灾害预防

通过调查区域内古树名木的生长现状,从而制订防范古树名木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要定期、及时对管辖区域内古树名木的生长状况进行监测记录,力争做到“治早、治小、治了”。可通过利用物理防治与生态防治相结合这种无公害的方式,对古树名木进行保护。做好地下水调节,修建排水系统和修建护坡,既可以保证在干旱时期及时地对古树名木补充水分,又可以在水涝时期防止古树名木长期被水浸泡的问题。受极端天气的影响古树,要采取防雷、防台风等措施对古树名木进行保护;对一部分偏冠、偏心等古树名木要进行适当的修剪,也可降低台风对其影响;对长势较弱的古树名木,应遵循“一树一方案”的原则,通过采取地下土壤改良、树干涂白、树洞防腐修补以及树体支撑加固等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古树名木抢救性养护、复壮工作。

4.3 提升古树名木的管护技术水平

古树名木管理基层单位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技术水平缺乏科学性与系统性,包括对古树名木的长势、生长状况及其年龄都只能靠初步推断。而对古树出现的树洞、倾倒以及中空等问题,目前所采取的救治方法也急需改善提高。今后要多与古树名木保护与研究相关机构进行交流学习,以便及时了解掌握最新的古树名木管护技术信息,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适合本地古树名木管护和抢救复壮技术措施。

4.4 DNA条形码技术的运用

DNA条形码(DNA Barcoding)技术由加拿大科学家PaulHebert在2003年首次提出,该技术提出之初,是根据线粒体基因细胞色素C氧化酶( Cytochrome Coxidase subunit I,COI)基因的前部长约650bp的片段,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其具有储存便捷化,查询快速准确化等特点。DNA条形码作为一种新的生物学技术,涵盖了海量的序列信息、影像资料、实物标本、地理坐标、生态环境等数据,如果能够将其成功运用于古树名木信息管护平台,打造成集古树名木序列储备、信息检索和资源共享于一体的新型信息管理系统,那么DNA条形码技术必将成为古树名木这样的珍贵资源保护及监管等方面发挥强有力的作用。

4.5 建立健全古树名木管护体制机制

应不断的建立完善相关的古树名木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现行的《惠州市古树名木管理办法》对古树名木进行管护。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科技平台,不断完善提升本地古树名木信息管理平台,健全每株古树名木对应的信息,可通过签订管护责任书等方式,确认落实其管护责任主体,进一步明确相关权利和义务,对濒危的古树名木英爱及时组织专业的技术团队,制定可行性较强的养护复壮方案,及时对其进行抢救,切实提高对古树名木的管护水平。

4.6 加大古树名木管护资金投入

近年来,每年都有古树名木抢救养护复壮资金的投入,且对古树名木的管护起到了较为明显的作用,不仅保证了古树名木的健康生长,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并改善了古树名木周围的环境,营造了人们与古树名木和谐共处的良好氛围。但是,这些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除政府安排相关专项资金外,还要积极寻求和引导社会资金的注入,并且要积极鼓励单位和个人通过捐资、认养等方式参与到古树名木的管护中来。通过建立多元化古树名木管护复壮筹资渠道,为古树名木管护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5 结语

古树名木是珍贵的大自然遗产,承載了浓厚的人文气息,孕育了大自然优美的生态奇观,承载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乡愁情思。本文主要通过对惠城区古树名木的资源现状、生长不良原因以及相对应的保护措施几个方面进行初步阐述,阐明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对于保护自然与社会发展历史,弘扬先进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乡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罗民.古树名木衰弱原因及其保护、复壮措施[J].现代园艺,2017 (02).

[2]杜可远,张艳敏,姚金科等.古树名木生长不良的原因和保护措施[J].花卉.2018 (10).

[3]郑晓东,浅谈树木的抗虫性与提高途径[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7 (03).

[作者简介]王丽丽(1988-),女,硕士,林业工程师,研究方向:森林培育及林木遗传育种。

[通讯作者]李建光(1984-),男,硕士,林业工程师,研究方向:森林培育。

猜你喜欢
古树名木保护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东台市古树名木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