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12-17 04:52江苏省南通市小海小学
小学时代 2020年19期
关键词:情境音乐游戏

江苏省南通市小海小学 季 军

小学音乐教学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与陶冶情操等方面的特征优势,是其他学科教学不能比拟的。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音乐教学的地位不断提高,但教学中的学生兴趣低与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不能忽视。教师还需加强实践经验总结,积极引入游戏教学法,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效果。

一、开展音乐游戏教学的作用

1.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音乐游戏相比较于其他教学方式,更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音乐游戏具有活动性与趣味性等特征,迎合了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观能动性,促使其潜移默化地释放天性、热爱音乐。

2.加深理解音乐知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存在思维定式,理解能力差,对音乐理论知识不能快速理解与记忆,采取灌输式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知识结构体系的完善。在游戏中渗透音乐知识,能够丰富学生的体验,促使其直观地理解音乐知识,最终实现“玩中学”与“学中做”,更利于学生学习的质量提升与加深记忆。

3.加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知识教学不同,音乐的感染力与表现力更强,通过音乐游戏形式更能表现学科特征,从而丰富教学形式与内容,确保教学效果理想性。音乐游戏更能发挥学科陶冶情操的作用,创建开放性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和谐氛围中构建互动性学习模式与轻松学习知识,更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音乐游戏中鼓励学生自主创新,逐步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与创造能力,更利于教学活动顺利展开。

二、音乐游戏教学体现

1.情境表演游戏

音乐教学内容的情节性特征明显,教师鼓励学生参与情境编创与表演,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吸收。如在《鲁冰花》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扮演妈妈与孩子,在歌曲演唱中表演歌曲中孩子与妈妈相处的温馨情境,以及孩子离开母亲后的伤心表现。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讲述日常与母亲的相处模式,或是以讲故事的形式描述自己与母亲之间的趣事,让学生深入感受亲情与母爱,同时利用情境表演能够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歌曲内涵意义与主题内容,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小鸭子》与《黄鹂鸟》等关于动物的歌曲时,教师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动作及特征,并让其他学生来猜,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如在学习《码头工人之歌》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课件,让学生深入了解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与内容,再通过角色扮演,加强学生对作品的深入了解。

2.乐感训练游戏

通过游戏的方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深入学习,加深学习印象。如在音阶教学中,教师将音程比作为小袋鼠蹦跳,利用比喻性语言讲解音乐知识,能够带动学生形象思维向具象思维转变,从而直观地了解音乐知识。在节奏训练中,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节拍长短,教师可以用慢走或快跑等语言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或用房子格子形式,每个格子代表一个四分音符。在乐器知识介绍教学环节,以“抛绣球”的游戏展开,先讲解乐器相关知识,在游戏中谁接到绣球需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正确有物质与精神奖励。在讲解五线谱知识时,将各种音乐记号写在小纸条内,引导学生展开“探索空间”的游戏,学生摸到密封箱子内的纸条后,说出记号的名称与作用等相关理论知识。在节奏创编环节,可组织学生展开“击鼓传花”的游戏,乐器传到谁,谁就创新性地编创节奏。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跟着音乐律动拍手或跺脚,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3.作品理解游戏

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作品,用自己熟悉的乐器演奏乐段,并自主分成舞蹈组与打击乐组、钢琴组、口风琴等。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开展“传包裹”游戏,教师先介绍作品背景,让学生朗读与理解作品,在朗读中逐渐找对节奏。教师可以播放本课所要学习的音乐,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歌曲播放结束后开始传包裹,包裹传到谁手上,谁就需要对包裹中含有的该歌曲中涉及到的道具与乐器进行猜测。在听音乐作品时,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如用画画或情境诗词等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三、音乐游戏应用要点

1.注意游戏趣味性

有趣的游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带动学生的思维自然过渡,更利于学生产生倾向意识,以此带动主动性提升。如在训练学生反应能力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摸耳朵的游戏,根据教师说出的左右耳朵指令,学生快速反应并用手摸耳朵。先展开肢体活动游戏,活跃课堂氛围,再展开带有音乐知识的理解等类型游戏,能够实现思维与情绪的有效过渡,学生不会产生游戏抵触情绪。

2.注意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是音乐游戏展开的重要前提,教师应当注重音乐游戏实践性等特征,鼓励学生制定与遵守游戏规则要求等,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如在《放风筝》歌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制作风筝,拓展学生视野,实现课本知识的延伸。用多媒体介绍歌曲与风格种类等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用身体器官表现歌曲的动力,促使其深入感悟与掌握音乐知识,确保其参与积极性。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要提高学生自主评价与互评的地位作用,引导学生主观思考与客观评价,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与他人的优点,最终实现优势互补。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经常出现思想开小差的情况,学习质量停滞不前,引入音乐游戏活动,能够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教学中,积极为活动献计献策,突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注意良性竞争氛围营造

适当地引入竞争类游戏,能够调动学生的表现欲望与成功欲望,更利于情绪与学习动力的调动。教师可以开展男女生的合唱比赛,激发学生好胜与完美表现的心理,促使其产生学好音乐知识与合唱技巧的动力。在小组比赛中,学生会积极主动展开交流,通过思想碰撞与引导,实现思维活化与取长补短,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规范行为的意识。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法,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丰富学习体验,更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但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学习与性格特征等方面的观察,适时适当地引入游戏活动,辅助音乐教学活动顺利展开。除此之外,教师应当加强游戏模式与形式等方面的选择,明确音乐游戏引入的目的,在实践中加强教学方案的调整与学生管理,不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处于失控状态,实现音乐游戏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

猜你喜欢
情境音乐游戏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音乐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