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研究

2020-12-17 13:13沧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王晓兰金会赏
营销界 2020年37期
关键词:沧州市实体深度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 王晓兰 金会赏 王 敏

沧州市的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19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较去年增长7%,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7%,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贡献率达到20%。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90家,新增140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16家技术创新中心。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的影响,沧州市坚持创新发展理念,稳步推进和落实“六稳”、 “六保”策略,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32.1亿元,位居全省第三。由此看来,沧州市的经济发展趋势稳步提升,高新技术引领经济发展的方向,不难发现,经济总量的数据增长一部分是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

2019年沧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们要落实国家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对小微企业和科技型初创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减免,降低用能和物流成本,清理和规范各种附加收费。我市的实体经济领域发展势头很强劲,特别是汽车制造、服装加工、石油化工、管道装备等优势产业在省内甚至国内居于领先水平,但是数字经济仅在消费端领域有了较大的进步,但在优势产业领域缺乏深入发展,也就是说目前沧州市的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融合程度还不够,应该适时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企业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有机融合,充分调动中小企业的积极性,带动经济的平稳、协调发展。

一、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的现状分析

数字经济平台在增加就业方面表现的较突出,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中小企业减轻负担,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体现数据资源的价值,还可以带来新增的就业机会。比如在疫情这个特殊的时期,有很多事没人干,同时还有不少人没事干,这是因为就业结构方面的不均衡,而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很好地调整就业结构,帮助缓解社会矛盾。用较低成本,把闲置的劳动力充分挖掘和调动起来,提高就业率和改善就业难的困境。

目前沧州一些企业已经开始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例如世窗信息、国网沧州供电公司、优远科技等沧州知名企业依靠自身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深入发展数字经济,在医疗卫生、用电管理、畜牧养殖等领域推出的高水平智能软件产品,目前已经形成一定的发展规模,发展前景不可估量。世窗公司根据自身优势领域深入发展数字产业,推出“免疫规划大数据决策与预警系统”,对数据进行采集、拆分、清洗和计算,使用机器学习的相关算法形成一系列的关联规则数据,实现精准数据的共享和应用。“小e云管家”是国网沧州供电公司采用各种新型智能感知终端,以物联网技术、5G技术、人工智能为基础,推出的一款智能化后勤物联网平台。河北优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也着眼于数字经济,根据用户需求将奶牛、蛋鸡等相关数据充分利用,为各类养殖畜牧中小企业提供一个交流和使用的平台。这些企业属于数字经济的产物,它们本质上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但是实体经济的企业涉足数字经济的却是少之又少。

二、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存在的问题

目前,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中存在的问题不少,而且企业投入资金,也无法在短期内看到成效。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大型企业没有汲取国内先进的经验,只注重线下的经营,错失了很多线上的资源。另外很多中小型企业本身资源有限,负担较重,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时间长了无法运营下去,导致很多劳动力无法就业。目前我们走访了沧州市几家大型企业和小型公司,了解了它们运营的优势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大多数的企业都有意愿推广线上经营,有的只是在初期收效甚小,有的还不知从何下手。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数字经济已经不是一个新兴的概念,而企业的数字化也经历了相当长的时期,但整体表现出来的特点是偏消费端,重视短期效果,忽略长远发展的眼光,缺乏完整的体系等。从整体上看,我国的数字经济发展没有形成完整的规模,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平台提供资源整合和持久维护。在未来,如果只是依靠企业自发的、小规模的、低效率的数字化经营,无法真正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有机融合。

还有一些中小企业已经展开了与数字经济的融合,但是融合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有些也只是开展了线上经营,没有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平台,更没有关键技术人员的指导,收效甚微。在疫情中,中小企业遭受的冲击最大,但是也有可能是受益者,因为它们和大型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如果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很有可能一鸣惊人。

三、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的契机、价值和重难点

面对上述分析存在的问题,我们对沧州市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仍需解决的重点及难点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总结出可以充分带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突破点。

我们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与传统制造企业进行真正融合,目前很多中小企业目光不够长远,他们无法意识到海量数据资源可以帮助他们降低成本损耗和帮助产品决策,只注重引进工业设备而忽略了数字经济带来的软件红利,企业之间及各部门之间也缺乏数据共享的有效机制,数据价值无法体现。另一方面,大部分信息技术企业虽然认识到深度学习和数据资源共享的重要性,但是他们跨行业,不精通各部门的业务流程,所以很难满足企业相关部门的实际应用需求,加上数字经济领域的创新能力不高,缺少精准定位、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和复合型应用人才,发展模式落后。

搭建实用云服务平台很重要,数据平台能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大数据云服务平台是实现大数据产业应用的重要基础。但是现在沧州市缺乏中小企业需要的平台,因此对中小企业而言,它们缺少资金支持,没有平台就意味着无法实施真正的融合,最多也仅仅是停留在表面,这也是我们研究所面临的难点。

四、相关对策和建议

针对重点和难点分析,我们进一步提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改革措施,希望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发展。

第一,相关部门应该采取一些举措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开展线上经营。例如向成功企业汲取先进理念和经验。与过去的大型企业不同,类似阿里这样的平台企业,能带动一群中小企业往前走,产生了成熟、放大效应。线上经营完全可以做而且可以做好,能解决很多中小企业的难题,因此我们应该吸引先进、优秀的平台企业,适时的帮助中小企业放眼未来,不局限在眼前的利益,突破瓶颈,为它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在将来我们会去多研究相关案例,真正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实践经验。

第二,充分发挥沧州市的优势产业,可以在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管道装备、生物医药、服装加工等优势产业率先进行数字化升级,搭建统一的、合理的配套的大数据平台,在生产的各个阶段引入智慧制造,充分带动优势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实现优势产业的稳步提升。

第三,围绕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转型升级、智能产品制造等目标,部署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平台、人工智能制造业等基础措施,推进智能化、精细化改革,充分利用统一的智能平台整合线上和线下资源,推动共享经济从消费领域向生产、科技、人才等领域延伸,充分实现资源共享。目前互联网产业在消费端日益成熟,并且已经积累了相关的基础设施和资源链条,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成本已然降低,因此数据资源共享指日可待。

第四,加强与京津冀数字化多领域的合作,实现多领域一体化智能管理,共享共用政务大数据资源,实现京津冀数字一体化发展。充分合理利用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在工业、交通、医疗、体育、教育等领域进行创新性应用,努力成为“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等示范基地。

五、未来展望

目前,沧州市已经大规模开展“千企上云”行动,先后建成5个“互联网+先进制造业”重点跟踪项目,成立了10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标准数字化车间,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在大数据、云计算、深度学习等数字技术领域的研发和使用。另外沧州市政府大力支持大数据产业的建设和运营,斥资引进华为大数据云计算中心、中兴信息技术产业园等项目,推进5G通信网络建设积极培育5G产业及应用新业态。加快,积极筹建金融科技大数据服务平台,打造省级示范区。这些举措也都标示着政府对数字经济的重视和投入。

在疫情影响背景下,数字经济的消费优势日益彰显。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很多前所未有的人工智能领域已经开始探索商业利用的可能。线上研讨会议、远程诊疗、在线教育模式以及远程直播将更为成熟、相关资源将会配套齐全,这都将成为传统线下模式的重要补充力量。2010年7月,中国科协发起了“中小企业数字经济全球论坛”,该论坛主要关系中小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全程通过新媒体和网络线上举办,全世界约有一千万人的参与和互动,人们热切盼望着中小企业向新型数字化转型。因此,沧州市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需要积极响应《河北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继续开展深层次的数字领域合作,营造高水平的数字经济产业园区,逐步推进特色传统优势产业向数字化转型。

猜你喜欢
沧州市实体深度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我的新伙伴
我爱我的家乡
河北省沧州市北队小学学生书画作品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实体书店步入复兴期?
爷爷最爱我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