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课作为教学效果的助力剂
——谈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12-17 15:51江苏省如东县袁庄镇先民初级中学杨建兵
数学大世界 2020年32期
关键词:利用微教学效果初中生

江苏省如东县袁庄镇先民初级中学 杨建兵

一、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首先,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的教学方法,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微课具有时效性高、针对性强、内容丰富、直观可视等特点,将其运用在数学教学中,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学困生在微课的带动下重拾数学学习自信。

其次,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利用有助于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可以让初中生在直接的观察中理解主要知识内容,看透数学现象本质。同时,可以让学生在直观的观察中了解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从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总结出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此外,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一种考验,教师需要不断地丰富自身的教学能力与信息技术专业性。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思考微课与常规教学方法融合的途径,让教师在教学行为的反思中不断进步,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二、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方法

1.利用微课情境导入,让数学课堂妙趣横生

课堂导入环节的优化,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直接的影响,在课堂导入环节利用微课创设趣味数学情境,可以让初中生在课堂伊始就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深入探索的欲望,让数学课堂变得妙趣横生,转变初中生的被动学习状态,在主动学习与积极思考中提升数学学习效果。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展示一个图片,图片内容是一个小女孩站在a 路与b 路的十字交口处,她询问小明如何去附近的音乐喷泉,小明告诉她:“音乐喷泉在a 北路西边50 米,b 西路北边30 米。同学们能不能根据小明给出的信息,帮助小女孩找到音乐喷泉的位置?”学生通过图片观察,主动思考问题,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状态活跃。接下来,教师利用微课将图片中的人物、线路一点点演变成数轴、原点,直观地看到平面直角坐标系形成的过程,为了验证学生找到的位置是否正确,教师利用微课演示出音乐喷泉的位置,让学生在数学情境中领会实际模型中的位置确定方法,在直观的感知刺激下易于接受、乐于接受新概念。

2.利用微课要点剖析,让数学学习轻松容易

初中数学教材中涉及很多抽象的知识,而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将数学知识由繁化简。但是,在采用数形结合教学模式转化抽象知识点时,难以顾及每一位学生,从而影响了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通过微课在重难点教学中的运用,为学生架起了图形与数字互通的桥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要点,提高初中生的知识转化能力与运用能力。

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次函数》的教学为例,教师鼓励学生尝试绘制函数“y=3x2+4x-2”的图像,在此之后,教师出示视频课件,演示二次函数转变为函数图像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二次函数“y = ax2+bx+c”中 a、b、c 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数形结合观察中更加深刻地了解二次函数的知识,轻松掌握二次函数问题的解答方法。

3.利用微课复习回顾,让数学学习回味无穷

微课具有存储功能,将其运用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记录教师的课堂教学全过程,将记录的教学过程在移动设备中再现,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理解与吸收情况有侧重地控制播放进度,对于不理解的知识点可以反复播放,让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在微课的作用下回味无穷。

以《全等三角形》的课后复习为例,很多学生虽然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讲解、自身的探究了解了概念性知识,但是在课后习题练习中无法灵活运用,这就是知识掌握程度浅薄的表现,需要学生课后复习巩固。例如,部分会出现“边角边”“边边角”概念混淆的问题,增加了学生在全等三角形判定中的出错率,此时学生可以利用微课回顾教师所讲述的全等三角形的概念、特征、判定方法、规律等知识点,在微课复习回顾中实现数学知识点的查缺补漏,从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总之,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以微课作为课堂氛围的调和剂,以微课作为教学效果的助力剂,让初中数学教学在微课的作用下实现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

猜你喜欢
利用微教学效果初中生
利用微课实现课前与课上、自主与点拨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案例研究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利用微课打造高效识字课堂
浅谈同学们如何利用微课来进行学习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